军长教我当团长一一悼念郑守增老首长/李建印撰文

绿拂晓 2025-03-28 04:39:22

军长教我当团长

一一悼念郑守增老首长

文/李建印

郑守增 中将

2025年3月26日20时40分,陪同孙女学习完英语,回到小区院子。孙子正与奶奶练习羽毛球,要我上楼取跳绳,准备完成锻炼任务。上到楼上,打开手机,微信里兰州一位老战友发来的消息,让我震惊、悲痛……。

郑守增中将18时30分因病抢救无效,告别人世。

我坐在书桌前,任思绪回到三十年前,回到担任团长前后。

我们师过去是军区直属单位,1985年调归21集团军建制,距军部1200多公里,领导和机关相互不大熟悉,我们基层人员更是一抹黑,加上我在装甲兵学院上了两年学,1986年毕业回到师机关工作。直到1988年4月初,总参装甲兵部要在我们师进组织“坦克师在集团军编成内反突击作战技术保障演习”,时任部长陈本梴到师里调查研究,确定方案。集团军分管训练与装备副军长郑守增由宝鸡赶来陪同。

这是我与首长第一次当面碰见。想一想,1983年参加兰州军区侦察参加集训时,还是两个大单位。同我一样担任区队长的孟军同志曾经向我介绍过他们师首长情况,一见果然不凡。

浓重的陕北口音,红红的脸膛,讲话大局把握,表述思路清晰程度,遇事慢慢道来,感觉上与远远超过他当时44岁年龄层次与水平。

这一次郑副军长来师里,恰好是兰州军区政治部在我们师进行干部制度改革试点,我荣幸的被作为全师53名优秀干部中,唯一提前晋职同志,去了坦克四十七团成为副参谋长。次年组织演习活动时,我参与了学术文章起草,也与其他同志共同完成了视频拍摄任务。与首长再无什么交集。

担任团参谋长期间,军长来视察部队,检查工作,大多数时间是团里两个主官汇报陪同,自己没有机会与首长见面或者接触。

1994年5月初,我担任坦克四十六团团长命令下达了,上任去时正好军长来师里检查指导工作,我搭乘常贵祥师长的车辆报到,可以说是军长与师长把我送到团里报到。在快二百公里路途中,常师长告诉我,你李建印有当团长的命。我不明就里,不晓得如何回答。师长才告诉我,原来师里意见是我提升担任团长,但集团军赵拴龙参谋长,要我去机关担任处长。是他们两个在集团军党委扩大会议期间,在招待所房间议论,被经过走廊的军长听到之后,马上进来提出当什么处长,担任团长可能更合适。这,我才清楚,与军长不熟悉,或者讲只是咱们见过首长,首长能够记住而且这样器重,让我深感关怀与关照。

到了新的团队,郑军长并没有对我进行长篇谈话,只提出扎扎实实好好干,不要急,把基础往好的打。抓住干部队伍这个关键,一定会走出落后局面。自己当时不知轻重,信心满满说了些表态的话。

转眼四个月之后,军长又来了,检查调研之后,交换意见时,军长讲话时全面讲评,尤其对我们团参加集团军训练考核,在装甲团队中成绩靠后,提出批评。自己一时感觉到脸上无光,压力比较大。但首长讲得“李建印,你对集团军考核重视程度不够”的言语,让我更是感觉到惭愧。离开团队之后,首长让秘书李永春专门打电话减压,告诉我,他讲重视不够,说明能力水平是有的,可能没有发挥好。

由此开始,到次年9月军长再来我们团视察,师里与集团军乃至军区组织的与我们团专业有关的比武竞赛,不论是作战分队还是保障分队,包括修理专业在内,第一名基本由我们团里包揽。军长特别高兴,我也放下了压力。吃饭时,我们按照集团军要求,只上当地土菜,没有上酒。也清楚军长不时不喝酒,酒量也比较小。但到了餐厅,军长坐到桌子上,问我,李建印,听说你们这河西的“皇台”酒不错?我们一时忙了手脚,临时让李广星副团长去找。多亏我们离县城近,派人去县城买了几瓶,算是应急。我这明确,首长喝酒是政治,你工作搞得好,首长要酒喝。本来首长不喝,也是为了给我们鼓劲加油。

晚上,军长又把我叫到团招待所,看着我们这破旧房间,告诉我和政委,你们的招待所是旧的,甚至比较破烂,我住着也高兴,因为你们工作进步了。他与我们两个一项一项分析,提出他的看法,让我们记住进步的好作法,清醒没有做好工作的问题出在那,坚持埋头苦干,真正把翻身仗打好。

这年底集团军党委扩大会议上,除过党委报告与首长讲话和纪委报告之外,只有一份参阅文件,就是军首长派人来总结我们团加强人才队伍教育培养,提升团队建设水平的经验。也让我们这集团军二十多个团队中,一直处于倒数一、二名的团队在这样大场合露了个脸。

过了不到一个月,师里通知,郑军长带队到各个大单位指导工作,其中一项内容是听取各个团年度工作思路。

接到通知,我与郭全印政委,组织党委反复分析研究,提出一个初步设想,然后我们两人分工,他准备党委班子建设、政治工作与基层建设问题,我准备战备训练、行政管理与后勤装备工作内容。写好后,由政委具体统一合成。

汇报会在师里招待所西楼三楼会议室进行,五个团主官进行汇报,军长逐个点评。按顺序我们团是第二家,郭政委汇报我们团的年度工作思路为“稳住管理,大抓训练,突出思想,打牢基础”和具体措施办法后,军长给了较高评价。最后军长对我们进行现场培训,教育我们,军委以及各级党委报告和首长们讲话,都是面对全局。各个团与上级比,你是局部,但就你们团队来说,你是全局。你们一定要学会吃透上级精神,分析自己实际,提出工作思路。不能上下一般粗,不能说大话,不能没有自己思路,一定得在结合上下功夫。这是当主官一门功夫。

会后,他又专门找我与郭全印同志谈话,对我们提出表扬。我自己清楚,这是对我们落后单位鼓励,也是给我们两个减轻压力。首长循循善诱,与我们两个具体分析团队多年来处于后进原因,推进建设应当采取的重点措施,进一步强调一定要把基础往扎实的打,按照《纲要》建设基层,不能有任何动摇。

郑军长对我讲,不要怕一时工作没搞好,吸取教训就是了,何况现在已经走上了正道。首长恳切地讲他自己当年担任团长情况,明确告诉我,当年“团长没当好,师长当的还不错”。说他当时年龄小,自己新兵时的营长担任副团长,自己没经验,没有什么方式方法。

我自己大致从这次首长谈话之后,才慢慢的体会到如何抓好一个团、一个师的工作。后来规范为“用会议理清思路,用文件明确任务,用帮带理清思路,用督导确保落实,用跟进解决困难,用成果兑现奖惩”的年度工作基本路子。当了几年团长,没有上动向上报过一份经验电报,上级转发一份经验还是机关来人,他们总结,反正我们自己坚持坐凉板凳,不怕上级不表扬,只怕基础出问题。也坚持“固强补弱打基础,求精求细抓落实”工作指导思想,在师里工作时,五年没有改变过,不提新口号,不出新点子,就是一门心思,抓落实,上台阶。

1997年,在集团军党委推荐与上级机关直至总政干部部考核后,我被选送到国防大学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后任团长董少雄与郭政委坚持抓住基层不动摇,在集团军组织的巡回观摩中,被首长们称赞,“坦克四十六团的基层建设堪称一流”,“到这个团,你们可以到处看,到处找,那里也没有死角”。经过几年努力,团里全面建设有了长足进步。在黄宝良团长与马智辉政委任上,被四总部表彰为“基层建设标兵团”,团队荣立集体二等功。

后来,军长提升到了兰州军区,对我们师里建设一直关注有加。

部队战备训练遇到难题,首长及时给予指导帮助,场地建设有困难,首长指示机关给予解决。军区组织“岗位练兵岗位成才”比武竞赛活动,首长分管训练,把试点任务交给我们师进行。我们师里不负重托,完成任务,在建制师里取得较好成绩,最后受到军区大会表彰,《人民军队》报头版上边刊登会议消息,下半版是我们师的经验。

总参在我们师组织《装甲机械化部队建设成果观摩》训练活动,首长具体指导,军区李乾元司令员到场,给我们师里撑腰壮胆。

总装在师里组织“立足现有装备,立足现有条件,提高打赢与保障能力”现场观摩活动,郑副司令员几次莅临指导,着眼提高部队作战能力,要求我们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不搞花架子,真正把部队往打赢建,把准备往前赶,把工作往实里做,把官兵往平安带。

首长退休了,与我们保持着联系,鼓励我们在岗位干好工作,在具体落实中履行好职责。不给我们出难题,那怕我在军区担任部门主要领导,首长没有讲过个人事情,没有让我们办过违规违纪事项。

我退休了,首长到西安不忘记叫我参加聚餐,鼓励我们退休了当一辈子好人。

永远怀念好首长!

祝首长一路走好!

2025年3月27日于西安杜城干休所

作者简介:李建印,1957年出生于陕西澄城,曾赴俄罗斯留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少将军衔。曾任解放军某装甲师师长,原兰州军区副参谋长、装备部部长。

1 阅读:111
绿拂晓

绿拂晓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