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史料中的中国故事:窥伺岭南大地的野心

凝旋谈历史 2023-05-08 00:47:03

《岭南摭怪》

越南志怪小说集,又称为《岭南摭怪列传》,越南古代书籍,用汉语文言文编成。内容以民间流传的神话故事为主。原作者不详,相传由陈世法所撰,而书中的神话故事早在李陈时期已经出现。到15世纪末,出现了武琼、乔富修订校正的两卷二十多篇故事版本。

最初的作者及编写时间等情况都不详。15世纪时,越南学者武琼对该书进行修订校正时,就对它的来源作出猜测:“盖其草创于李、陈之鸿生硕儒,而润色于今日好古博雅之君子者矣。”他认为,该书在李陈时代已出现雏形,再经后来的文人润色而成的。

另外,亦有说法指,该书较早时期的编纂者,是一位名叫陈世法的人。可是,陈世法生活在何时却不能确知,而他的《岭南摭怪》的原本也没有流传下来。

越南民俗传说

《岭南摭怪》里,包含了一些越南古代习俗及民间传说故事。武琼说,自上古时代以来的事迹,“其幸存而不泯者,特民间之口传耳。”不论这些故事所反映的事情有多古远,但或多或少地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保存下来,成为该书的取材之一。书中的《槟榔传》、《蒸饼传》等篇,就反映古代习俗及传说。

中国传奇及印度神话

《岭南摭怪》亦有相当大部份的内容,影响自中国传奇故事,如《越井传》取材自唐代、宋代时的《才鬼记》及元代吴来的《南海古迹记》;《金龟传》里的安阳王筑螺城情节,取材自中国巴蜀地区的传说;《鸿庞氏传》里的泾阳王取洞庭君之女的情节,则取材自《柳毅传书》;秦代阮翁仲威震匈奴的故事,则被搬入《岭南摭怪》里的《李翁仲传》。

另外,《岭南摭怪》的部份内容,是渊源自印度的神话,如《夜叉王传》提到的胡狲精国故事,就被学者认为是印度古代史诗《罗摩衍那》的越南版本。

《岭南摭怪》这个书名里的“岭南”,是指五岭山脉以南。中国学者戴可来指出,《岭南摭怪》中大部份故事都受中国影响或来源于中国,“大约正因为该书许多故事渊源于中国,广泛流传于五岭山脉以南的‘岭南’地区,所以就名之曰《岭南摭怪》。

裡面有各种关于中国的故事,阅後三观尽毁。这些故事曾经被当成史实,”对越自卫反击战“时中越学者对此还有过一番争论。兹节选原文展示。深红字样为编者所加按语。

《岭南摭怪》

鸿庞氏传

--按:越南最早的君主是神农氏子孙,炎帝王朝君主巡幸越南时被他吓跑,他却泡了炎帝的愛女(愛妾?),并建立北至洞庭湖、西至巴蜀的大国。这相当于是越南的三皇五帝上古开国传说,当然主角是鸿庞氏。注意,古代越南人明确认定自己是炎帝后裔,也算炎黄子孙吧。

炎帝神农氏三世孙帝明,生帝宜【此处根据《帝王世纪》,把“炎帝”描述成一个王朝,歷代炎帝的名字也是来自该书】,南巡狩至五岭,得婺仙之女,纳而归。生禄续,容貌端正,聪明夙成。帝明奇之,使嗣位。禄续固辞,让其兄。乃立宜为嗣,以治此〔北〕地;封禄续为泾阳王,以治南方,号为赤鬼国。泾阳王能行水府(一作入水),娶洞庭君龙王女,生崇缆,号为貉龙君,代治其国。泾阳王不知所之(一作终)。貉龙君教民耕稼农桑,始有君臣尊卑之等,父子夫妇之伦。或时归水府,而百姓晏然无事,不知所以然者。民有事则扬声呼龙君曰:“逋乎何在(越俗呼父曰逋)?不来以活我些!”龙君即来,其显灵感应,人莫能测。

帝宜传子帝来,以北方天下无事,命其臣蚩尤代守国事,而南巡赤鬼国。时龙君已归水府,国内无主。帝来乃留其爱女(一作妾)妪姬与众侍婢居行在,周行天下,遍览形胜(一作势)。见奇花异卉,珍禽异兽,犀象玳瑁,金银椒桂,石乳沉檀,山殽海物,无物不有。又四时气候,不寒不热。帝来乃爱慕之,乐而忘返。

南方之民,苦北方烦扰,不得安恬如初,乃相率呼龙君曰:“逋乎何在?使北之侵扰方民!”龙君倏然而来。见妪姬容貌奇异,龙君悦之,乃化作好儿郎,丰姿秀丽,左右前后侍从者众,行歌鼓吹,达于宫中,妪姬悦从龙君,藏于龙岱岩。

帝来还行在,不见妪姬。命群臣遍寻天下。龙君事神术,变现万端:妖精鬼魅、龙蛇虎象。寻者畏惧,不敢搜索,帝来乃还。

再传至帝榆罔,蚩尤作乱,轩辕率诸侯兵战不克。蚩尤兽形人语,勇猛有加。或教轩辕以兽皮鼓为令战之,蚩尤乃惊,败于涿鹿。帝榆罔侵陵诸侯,与轩辕战于板泉,三战而败。降封于洛邑,死之。神农氏遂亡。

龙君与妪姬居期年而生一胞,以为不祥,弃诸原野。过六、七日,胞中开出百卵,一卵生一男,乃取归而养之。不劳乳哺,各自长成。秀丽奇异,智勇俱全,人人畏服,谓其非常之兆。---所谓百越,从此而来,越南自诩百越之后。

龙君久居水国,兄弟母子独居,思归北国。行至境上,黄帝闻之惧,分兵御塞外。母子不得归,回南国,呼龙君曰:“逋乎何在,使吾母子寡居,日夜悲伤。”龙君忽来,遇于旷野。妪姬曰:“妾本北国人,与君相处,生百男。不同鞠育,使无夫无妇之人,徒自伤耳。”龙君曰:“我是龙种,水族之长;你是仙种,地上之人。虽阴阳气合而有子,然水火相克,种类不同,难以久居。今相分别,吾将五十男归水府,分治各处。五十男从汝居地上,分国而治。登山入水,有事相闻,无得相废。”百男听从,然后辞去。

妪姬与五十男居峰州(今白鹤县是也),自相推服,尊其雄长者为主,号曰雄王,国号文郎国。东夹南海,西抵巴蜀,北至洞庭湖,南至狐狲精国(今占城是也).......

----越南在统一之后对内部宣传上就以此为借口,宣扬越南国土“自古以来,越南的领土……西抵巴蜀,北至洞庭湖”。

董天王传

按:殷商侵略越南,被一个三岁小孩独自打败,殷王阵亡。这扶董天王的故事亦见于越南官修正史《大越史记全书》,是被当做正史的。

胡志明市的扶董天王像

雄王以天下之富,缺朝觐之礼,殷王将托巡狩以侵之。雄王闻之,召群臣问攻守之策。有方士进言曰:“莫若求龙君以阴相之。”王从之。遂筑坛,有金银币帛置于上,斋戒焚香,敬祷三日。天大雷雨,忽见一老人,高九尺余,方面大腹,须眉皓白,坐于歧路,谈笑歌舞。见者知其非常人,入告王。王亲行拜之,迎入坛。老人不饮食,不言语。王因问曰:“闻见北兵将来侵,胜负如何?有所见闻,事其佑我。”老人良久索取筵筹肃卜,谓王曰:“三年之后,北贼将来。当严整器械,精练士卒,为国威势。且遍求天下奇才,能破贼者,分封爵邑,传之无穷。若得其人,贼可平矣。”言毕,腾空而去。乃知其龙君也。

三年,边人告急,有殷军来。王如老人言,遣使遍求天下。行至仙游县董乡,有富家翁,年六十余,于正月初七日生一男,三岁不能言语起坐。其母闻使者至,戏之曰:“生得此男,徒能饮食,不能拿贼,以受朝廷之赏,报乳哺之功。”男闻母言,勃然言曰:“母呼使者来!”母大惊异,告邻人。邻人亦惊喜,即召使者来。使者问曰:“尔如小儿,方得能言,呼我来何如?(缺文)铁笠一顶,儿骑戴以战,贼必惊败,王何忧焉?”使者喜,驰回告王。王且惊且喜曰:“吾无忧矣。”群臣曰:"一人拿贼,如何可败?"王怒曰:“前年龙君之言,的不虚说。诸公勿疑。”命搜铁五十斤,炼成铁马、剑、笠。

.......及殷王兵至武宁邹山下,儿伸足而立,长十余尺(一作文)。仰鼻而嚏,连十余声,拔剑厉曰:“我是天将!”遂戴笠骑马【那会儿东南亚就骑马了?】,踊跃长呼,驰走如飞,瞬息间到王军前,挥剑前进,官军后从,进逼贼垒。贼众奔走,余党皆罗拜,呼曰天将,皆来降服。殷王死阵前。至安越金华朔山,乃脱衣骑马升天,时四月初九日也。留迹于山石上。

原雄王思其功,尊为扶董天王,立祠于本乡宅,赐田一百顷,晨昏享祭。殷世世凡六百四十四年,不敢加兵。后李太祖(越南独立之后,后李朝皇帝,974年—1028年在位)封冲天神王,庙在扶董乡建初寺侧,塑像在术灵山,仲奉享祭焉;迨黎淳帝(1442年—1497年在位)朝,扶鲁社女人吴芝兰工于书,喜属文,诗歌尤妙,游此山,题诗曰:

“术灵春树白云闲,万紫千红艳世间;铁马在天名在史,威雄凛凛满江山。”

好像是河内的董天王像,像是30岁的男子

其他故事包括:

《李翁仲传》:雄王季世,交趾慈廉县瑞香社人姓李名身,生而长大,长二丈三尺。骄悍杀人,罪恶至死。雄王惜不忍诛。后来他加入秦军大战匈奴,立功无数。

《槟榔传》:讲述关于传说中“槟”“榔”两兄弟的故事,及古时越南人婚礼使用槟榔的习俗。

《一夜泽传》:讲述越南前李朝赵光复在一夜泽地区称王的故事,以及关于一夜泽的神话传说。故事里的神仙助越南武将打败了中国南朝的陈霸先。

《蒸饼传》:以上古雄王时代为背景,讲述一位王子靠蒸饼而感动父王取得继位权的传说。

《西瓜传》:以上古雄王时代为背景,讲述西瓜传入的传说。

《白雉传》:讲述有关中国古籍中南方越裳氏的情形。

《越井传》:时代背景是任嚣、赵佗攻入越南期间,崔伟遇上仙人及到访“殷王城”的神仙故事。

《金龟传》:讲述赵佗攻打安阳王时,安阳王女儿媚珠被赵仲始欺骗,将“神机弩”交给赵佗而导致亡国的传说。后面提到了古蜀国王子在越南称王的故事。

《二征夫人传》:讲述汉代时二征起义的事迹及有关的神话传说。(故事里的汉朝大将马援形象可想而知很丑,但是被神化了,虽然他打败了二征,但越南人对他很服气)

《蛮娘传》:讲述汉末时期女子“蛮娘”身上的种种神话传说。

《南诏传》:其赵氏子孙,各散四方,后复归于神符、横山空闲无人居处,实繁有徒,造作船艘,时或过海突入境内,劫掠海滨之人,戮汉守令。其民畏服,呼为南赵。其后因讹为南诏,故龙爪号焉。

讲述古代南越国灭亡后赵氏遗族活动及有关他们演变成南诏的说法。(可能有部分南越人逃亡云南,但是这个故事多半是安南人牵强附会,强行想和南诏攀亲戚而臆造的,故事应该是唐朝时期出现的。)

总之,本书涉及的故事,大半和中国有关,越南先祖无疑是百越之后,对长江以南的大地视作他们的故土,千百年来念念不忘,虽然他们被华夏人一路赶到了最南边。

越南的历史文化和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谓扯不断理还乱的状态。

1 阅读:113
凝旋谈历史

凝旋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