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自乾隆后期就开始走下坡路了,整个国家漏洞百出,嘉庆年间勉强平定了白莲教和天理教起义,也算平安度过,到了道光皇帝时期,国家已经千疮百孔,鸦片战争爆发,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签订,中国沦为西方的半殖民地。
道光皇帝登基1820年七月,嘉庆皇帝病死于热河避暑山庄,皇次子绵宁继位,就是道光皇帝,即位的时候已经三十九岁了。
刚登基的道光很想有一番作为,想把国家治理好,他非常勤政,通宵达旦的批阅奏折,对于政事不管大小都要亲自过问。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efb8b35e5b5df59dd3c8e5b8e9e16c3.jpg)
道光皇帝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力图改变腐败的朝局,例如实行精兵简政政策,裁撤冗员,加强宗人府的管理,将一些宗室子弟送到边疆锻炼,限定案件的审理期限等等。
道光还对吏治进行了整顿,提出了考核官员的标准,处罚了一批官员,要求官员要敢于直言。而且道光帝非常重视人才,求贤若渴,通过各种途径选拔人才。
道光帝虽然重视人才,却不会用人,他最信任两个人曹振镛和穆彰阿,曹振镛最害怕自己提拔的人超过自己,所以有意提拔平庸的人,而且做人八面玲珑四面讨好,穆彰阿是个大贪官。重用这样的人,结果可想而知。
面对复杂的现实,道光皇帝还是太缺乏手腕了。
道光帝还有一个特质就是非常节俭,可以说是节俭的过了头,他是该省的省,不该省的也要省。
道光帝精打细算,将内务府的开支缩减了一半,他要求每餐不能超过四个菜,衣服破了打上补丁继续穿,皇帝生日不准举办庆典等等。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c434b8eb9138d81bf6131472e67341e.jpg)
皇帝以身作则,满朝文武也跟着学,纷纷穿上了打补丁的衣服,这些人表面节俭,私下还是挥金如土,节俭沦为了一场政治秀。
道光皇帝虽然励精图治,奈何能力有限,他治理国家的措施还是照搬过去的一套东西,面对内部动乱不断,外部虎视眈眈的局面,没有大刀阔斧的改革是行不通的。
烟毒泛滥面对闭关锁国的清政府,西方侵略者企图利用鸦片走私撬开封闭的大门,大量鸦片流入,导致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早在雍正七年,清政府就颁布法令,禁止走私鸦片,贩卖或者私开烟馆的人都会受到惩罚。
乾隆前半段时期每年约两三百箱鸦片进入,后段时间虽有增加,但也没超过一千箱,到了嘉庆年间,鸦片进入量猛增,鸦片不但没有被禁止,反而更加兴盛。
烟毒泛滥导致了严重的后果,损害了国人的身体健康,根据道光十八年的统计,吸食鸦片的人数达到了两百万以上,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都在吸食鸦片。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a2ffe10a1453af46eccd566d2188cac.jpg)
各级官员吸食鸦片,导致更加腐朽,军队的士兵吸食鸦片,疏于训练,导致毫无战斗力。
而且鸦片贸易,导致了大量的白银外流,拖垮了经济,鸦片已经成了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的一种工具。
林则徐销烟道光十六年,太常寺少卿许乃济上书,认为自乾隆、嘉庆以来,虽然实行了严格的禁烟政策,但是效果并不好,烟毒反而更加泛滥,严禁之后私贩盛行,他建议暂时松缓鸦片的吸食禁令,鸦片问题被正式搬上台面。
他建议按照药材对鸦片贸易收税,而且不能用银两购买,只能以货易货,他还建议允许内地种植罂粟。
道光皇帝让各级官员展开讨论,只有部分广东官员支持许乃济松弛禁令的主张,大部分官员还是支持继续严禁鸦片,弛禁论遭到严厉批判。
道光十八年,鸿胪寺卿黄爵滋上书,提出禁烟的根本在禁止吸食,是因为吸食的人太多了,才导致烟毒泛滥,主张重刑惩罚屡教不改的吸烟者。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5022288c0945e7c608d853ac2b4e15d.jpg)
道光帝将黄爵滋奏疏的抄本分发给各地的总督、巡抚,征求他们的意见,鸦片问题导致大量白银外流,国库空虚,吸食鸦片又让百姓丧失劳动能力,道光帝对鸦片深恶痛绝,决心整治,他需要一个有分量的钦差大臣。
当时担任湖广总督的林则徐上书说:鸦片不禁绝,则国日贫,民日弱,十余年后,岂惟无可筹之饷,抑且无可用之兵。还提出了具体的禁烟办法。
道光皇帝非常赞同林则徐,召他入京面圣,道光帝把禁烟相关事宜全权交给了林则徐,还把广东水师的指挥权也交给了他,派林则徐以钦差大臣的身份赴广东禁烟。
道光十九年正月,林则徐到达广州,由于钦差大臣不能直接与夷人接触,林则徐发了两道谕帖给公行,命令夷人于三日之内出具保证书,不准再夹带鸦片,如再查出判处死刑,另要没收全部鸦片。
接着他又颁布了严厉的禁令:贩卖鸦片者、开设烟馆者、吸食鸦片者,都要被判死刑。
夷人拒绝了由公行转交的谕帖,沟通无果后,林则徐下令外国船只停止买卖,禁止装卸货物,然后派士兵包围了夷馆,逼迫他们自己交出鸦片。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fa87f6876a3e389db850cf38cc88ebd.jpg)
在包围了不到两天后,英国人屈服,同意上交鸦片。
林则徐将接收鸦片的地址选在了虎门,这里方便接收,也方便后续将鸦片从水路运往北京。
为了体现天朝的慷慨,每上缴一箱鸦片,赏赐五斤茶叶。
总共缴获鸦片一万九千多箱和两千一百多袋,这么多鸦片运往北京,路途遥远,保不住中间会发生什么,道光皇帝发出上谕,令林则徐就地处理鸦片,要求官员百姓共同目击销毁。
林则徐在虎门将缴获的鸦片进行集中销毁,仅销毁工作就持续了二十多天。
鸦片战争尽管鸦片被没收并销毁了,英国驻华商务总监督义律还是拒绝在保证书上签字,义律带着英国人撤往澳门。
此后,英国与清军爆发了一系列小规模的海战,道光皇帝批示林则徐以强硬的姿态对待英国。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d98b2d127331f069da4c67c3b870f55.jpg)
义律在送回英国的报告中极力夸大清朝官员蛮横不讲理,渲染英国人的艰难处境,被驱逐出广州的鸦片商人,也在伦敦游说,要求出兵惩罚清朝。
英国政府收集到的情报显示清军不堪一击,海军实力更差。
1840年2月,英国政府决定出兵,当时的首相是威廉·兰姆,派出了驻印度的东方舰队远征军。
由于林则徐加强了广州的防御,英军绕开了广州,开往舟山,舟山定海守军两千人,几乎是用冷兵器跟英军战斗,英军很快就占领了定海。
之后,一部分战船继续北上,不久就抵达了天津大沽口,道光皇帝和大臣们没想到英国军舰会跑到家门口,都慌了,派直隶总督琦善前去交涉。
英国人向清政府提出了一系列要求,琦善说事情发生在广州,还是到广州谈吧,把谈判地址改到了广州。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f244ccad9ebfa56743ef9817ff89781.jpg)
这时的道光皇帝已经开始动摇,他将林则徐革职,派琦善为钦差大臣赴广东谈判。
琦善为了推动谈判顺利进行,一味的取悦英国,他一到广东就解散了林则徐组织的水勇,广东守军由一万人减少到八千人,而且大部分撤到了广州附近。
英国人提出了赔偿没收的鸦片价款和此次远征军费、开放通商口岸、割让一处岛屿或通商港口等一系列要求,就是让清政府全面投降。
琦善对英国人只是一味的让步,卑躬屈膝,关于割地的要求,他恳请英国人把明割改为暗割,不写在条约里,不让道光皇帝知道,遭到了英国人的拒绝。
而英国舰队从天津撤离后,道光皇帝又强硬了起来,他对英国的无礼要求非常生气,要求谈判中止。
1841年1月7日,英军以自己的要求被拒绝为由,进攻广东的沙角和大角岛,本来沙角有两千守军,结果被琦善减少到了六百人,英军以优势兵力很快就占领了两个阵地。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68ced588b455c174ad063eeac762417.jpg)
琦善口头答应了英国人的所有要求,包括割让香港,英国人这才停止进攻,不过琦善根本没有得到朝廷的批准,只好不断拖延签字时间。
2月26日,英军对靖远炮台发起进攻,这里只有两百守军,一触即溃,水师提督关天培曾向广州求援,但是琦善没有派兵救援。
琦善的欺瞒行为还是暴露了,被道光皇帝革职,然后道光帝派靖逆将军奕山和湖南提督杨芳前往广东。
杨芳是一员身经百战的老将,他听说英军的大炮非常准,就找军中巫师商量对策,巫师说肯定是英军中有人会妖术,用妇女的尿就能破除。
杨芳到广州后,就下令收集妇女的尿,将尿桶正对英舰,当然这是毫无用处的。
5月24日,英军再次进攻,广州城里驻扎着四万清军,但是他们只会欺压百姓,根本没与英军作战,眼看广州城要被攻破,在多次谈判中,终于达成了和议。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99431117f8e5a77d493076c7ccf9c53.jpg)
和议中要求清军撤到广州城外六十英里,清政府赔款六百万圆等等,奕山同意了英国人的所有要求,但是在给朝廷的奏报中,他谎称广州天气太热,士兵病倒很多,所以移驻到城外的白云山。
面对英军的残暴行径,清军又不作战,广州的两万百姓打出平英团旗号,拿起锄头铁锹来反抗英军。
当时正好下暴雨,英军的火枪无法使用,平英团在三元里包围了一千名英军,但是广州知府却来威胁说,如果不解除对英军的包围,赔偿款就由这些百姓出。
英国舰队继续进攻,占领了厦门,之后继续北上,不久就攻陷了吴淞要塞,面对英军的坚船利炮,清军不堪一击。
英军沿长江而上,向镇江发起进攻,镇江守军只有四百人,英军进入镇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镇江被攻陷,南京的门户大开,道光皇帝不得不批准了和议。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af14bf29c4e089014686eab6944557f.jpg)
1842年8月29日,中英双方在英军的军舰上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割让香港岛,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赔偿英国两千一百万圆,废除需由公行进行贸易的制度等。
条约虽然签订,但是道光皇帝心有不甘,为了挽回点颜面,他命耆英继续交涉,提出了十二项交涉内容。
谈判后,耆英与英国人又在虎门签订了中英虎门条约,这是又一项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失去了关税自主权、对英国人的司法审判权,英舰可以停泊通商口岸,还有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等。
以南京条约为标志,中外关系由天朝时代转入了条约时代,鸦片战争让天朝的威严荡然无存。
1844年7月,签订中美望厦条约,10月签订中法黄埔条约。
鸦片战争之后,道光皇帝的禁烟态度依然没变,仍然主张严禁,只是力度大不如以前,沿海的官员怕再挑起战争,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62f739264fa77ddd5607b40e9196863.jpg)
1850年2月,道光皇帝病倒了,2月25日,在圆明园去世。
道光帝在位三十年,继位后励精图治,出了一系列改革的政策,想要重振天朝雄风,奈何道光帝能力一般,又不会用人,前期信任曹振镛,而对林则徐始用终弃,禁烟事业功败垂成,之后爆发了鸦片战争,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从此沦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