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黑白间|(十五)《史晨碑》

翻蓁熙 2024-07-27 13:42:37

古代文献著录中有东汉碑刻七百余种,现存传世碑刻四百余座。

《史晨碑》作为庙堂汉隶中的佼佼者,“修饬紧密,矩度森然,如程不识之师,步伍整齐,凛不可犯。”(清万经《分隶偶存 汉魏碑考》)

西汉自汉武帝开始“独尊儒术”,儒学成为国家宗教一脉。东汉自光武帝开始便时常有君主亲赴山东曲阜孔庙祭拜孔子。

各地官员纷纷立碑记事,《史晨碑》的刊刻便是其中之一,它与《礼器》、《乙瑛》并称为孔庙三大名碑。

碑前后两面都刻有铭文,一石二碑,圆首,有额,额无字,高三十四厘米。碑身高一百七十三点五厘米,宽八十五厘米,厚二十三点五厘米。前碑是鲁相史晨向皇帝上书祭祀孔子的奏章,“出王家古,春秋行礼,以供烟祀”,提议由国家出资进行每年的祭孔活动。

正刻全称《鲁相史晨祀孔子奏铭》,又称《史晨前碑》(图一),俗称《奏铭》。碑文共十七行,满行三十六个字。

图一 【史晨碑前碑】

碑阴刻全称《鲁相史晨飨孔子庙碑》,称《史晨后碑》(图二)。碑文十四行,前八行三十六个字,后六行三十五个字。《后碑》则是记载了史晨如何以个人俸钱祭拜孔子的盛况,以及修饰庙宅,修通大沟等一系列活动。

图二 【史晨碑后碑】

立于孔庙的《史晨碑》刊刻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矩度森然”,既具备了成熟汉隶的基本特征,又和穆端庄。它改变了篆书点画的一笔,发展成为横、撇、捺三笔。

起笔轻重分明,裹锋隆起形如蚕头,收笔如燕尾,捺笔粗重且斜提。整个行笔过程中一波三折特别明显。在字体结构上,四周开放,中宫收敛,呈现中心放射式,字体取横式,字的重点落于中心偏上,呈现上紧下松的结体状态,自在多变,富有趣味。

《史晨碑》以圆笔为主,兼用方笔。有别于圆笔的《曹全碑》和方笔的《张迁碑》,虽然不如前者洒脱飘逸,也不如后者古拙可爱,但它端庄严谨,是典型的“汉代威仪”的代表,法乎情、止乎礼。

近代书法评论家杨守敬在《平碑记》中对此碑的评语说:“若人谓汉隶不皆佳,而一种古厚之气不可及,此种是也。”

现代书家费声骞评《史晨碑》曰:“此碑笔姿古厚朴实,端庄遒美,历来评定为汉碑之逸品。磨灭处较少,是汉碑中比较清晰的一种。《前碑》结字似略拘谨,《后碑》的运笔及结字比较放纵拓展。总体而言,《史晨前后碑》的字体规正,属汉隶中普通平正的书法,是当时官文书体的典型,宜于初学入门。”

此碑拓本甚多,仅明初至清中叶就不下百余本,最旧拓本为历史博物馆所藏明初拓本。“汉碑世无宋拓,其号称宋本者,皆明拓之古者。”

文章来源:

【蓁熙文化】微信公众号,敬请关注

更多内容也可搜索并关注:喜马拉雅、bilibili平台【蓁熙文化】

更多学习平台可搜索:小鹅通【蓁熙文化】

版权申明:

文中音视频作品及图片版权归【蓁熙文化】所有,未经正式许可或授权,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

0 阅读:0

翻蓁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