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雷登的英文姓名是John Leighton Stuart,中文通常译作约翰·雷登·斯图尔特。后来,司徒雷登给自己取了一个中国人的复姓“司徒”,加上他的英文名字的译音“雷登”,合起来就是他的中文姓名“司徒雷登”。
司徒雷登的家族来自西欧苏格兰。苏格兰以盛产正宗的威士忌酒而著称,其北部高原则以湖泊众多和崇山峻岭之地貌而名闻天下。另外,苏格兰多古堡,这些古堡主人的归属可以视为是苏格兰盛衰兴亡的象征。
历史上,苏格兰曾经是独立的国家。1707年,苏格兰与英格兰、威尔士、爱尔兰(1921年以后是北爱尔兰)组成了联合王国通称英国,不过它仍具有高度的自治权,其宗教、法律、法院、地方行政、银行、货币、大学学制等,都与英格兰相异。以宗教为例,苏格兰的宗教是长老会,信徒对海外传教活动十分积极,而司徒雷登的家族恰恰具有这个特点。
司徒雷登家族的历史可以上溯至公元12世纪。他的苏格兰祖先是“征服者威廉”的忠实追随者,得到了苏格兰大卫一世国王(1124-1153)赐予的苏格兰世袭贵族地位。1371年,家族中的罗伯特·斯图尔特成了苏格兰的国王,即罗伯特二世国王,这一年也成了斯图尔特家族最显耀的一年。
1603年,具有英格兰王室血统的苏格兰国王詹姆斯(James)六世,在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去世后,继位成为英格兰国王詹姆斯一世。苏格兰与英格兰正式统一,詹姆斯一世加冕成为英国国王。在其统治时期,由于宗教信仰的原因,时为苏格兰伯爵的安德鲁·斯图尔特(Andrew Stuart)受到宗教迫害,不得不于1619年举家迁往北爱尔兰。
他的后代、出生于北爱尔兰伦敦德里的阿奇博尔德·斯图尔特则因参加了反抗宗教迫害的起义,失败后与两个兄弟戴维和约翰被追逃亡到北美大陆,先后定居在宾夕法尼亚州和弗吉尼亚州等地。阿奇博尔德遂成了斯图尔特家族在美国的祖先,
司徒雷登的曾祖父叫罗伯特·斯图尔特(Robert Stuart,他与家族中的那位苏格兰国王恰巧同姓名),是一位教育家和传教士。曾祖母汉娜·托德(Hannah Todd)是美国总统林肯的夫人玛丽·托德(Mary Todd)的姨母。
司徒雷登的祖父戴维·托德·斯图尔特(David Todd Stuart)是林肯夫人的表兄,子承父志,也是位教育家和传教士。他的弟弟即司徒雷登的叔祖父约翰托德·斯图尔特则与林肯是执律师业时的同事。
司徒雷登的外祖父古斯塔夫斯·霍顿(Gustavus Horton)是一名法官,曾出任过美国莫比尔市市长,并是该市现行教育制度的倡导人。
司徒雷登的父亲约翰·林顿·斯图尔特有一个中国姓名叫司徒尔,他是斯图尔特家族在北美大陆的第五代传人。
1954年,司徒雷登的回忆录由纽约著名的兰登书屋(Random House)出版。书中是这样描述他父亲的:
我的父亲约翰·林顿于1840年12月2日出生在谢尔比维尔,先后就读于宾夕法尼亚州的华盛顿-杰弗逊学院和肯塔基中央学院,并于1861年毕业于该中央学院。他教了四年书以后,又进普林斯顿神学院攻读,于1868年毕业,正是在普林斯顿时,倪维斯博士从中国写来了令人兴奋的信,促使他把心思转移到了国外传教事业上。1868年,新建立的南长老会海外执行委员会将他和另外两位同伴作为第一批传教士派往中国。他们取道纽约,经巴拿马地峡到了旧金山,从那里再往上海,一路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
南长老会是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长老会一分为二的产物。其海外传教的第一个基地是浙江省的杭州,以后沿京杭大运河逐步向苏州、嘉兴、江阴、南京等地扩展。
约翰·林顿·斯图尔特开始在杭州工作。杭州在上海的西南边,与该市相距一百二十英里。斯图尔特四十六年的传教生涯一直是在那里度过的。后来,他的妻子、三个儿子及儿媳也成了南长老会的传教士。
司徒雷登的母亲玛丽·露易斯·霍顿受其父的影响,对教育有着浓厚的兴趣,而在19世纪中叶,教育与传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司徒雷登写道:
我的母亲曾许配给联邦军一位海军军官,后来这位军官在莫比尔湾的战斗中阵亡了。这也许就是我母亲不顾朋友们的劝告决定到国外当传教士的原因,尽管当时他们认为她这是一种狂热的念头,常和她通信的教会海外部执行干事约翰·雷登·威尔逊牧师建议她出席总务委员会会议,去见一位刚从中国回来的青年传教士,说他可以向她提供布道工作的第一手资料。她接受了威尔逊博士的意见,未料,她这样做正好促成了威尔逊博士为那位独身传教士所作的婚姻安排。
司徒雷登的母亲对平静生活感到厌倦,她希望过一种全新的生活。所以,当司徒雷登的父亲将自己在中国杭州传教五年的经历告诉她时,她被深深地打动了。她决定嫁给他、随他一同远赴中国杭州,以传布基督福音作为自己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