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一生好 色,明媒正娶的妻妾就有几个,一句玩笑话,袁世凯从此与原配于氏不再同房,六姨太叶氏在进袁家前,本以为嫁给袁二公子,没想到,洞房花烛夜,竟是一个满嘴胡须的老者
袁世凯一生好 色,17岁便结了婚,元配夫人是于氏。
于氏是河南乡间人,于鳌的女儿。于家土地多得不得了,挂过“双千顷牌”。于氏虽是大家闺秀,可不怎么识字,对于规矩礼法,粗通而已。
俩人婚后,感情还算好。到了第二年,于氏便生下一子,即长子袁克定。于氏一生只有这么一个儿子。然而袁世凯没多久,便与于氏因一句笑话而反目了,以至冷淡相处,于氏成了“主妇”的牌位。
有一天,袁世凯看到于氏系一条红色绣花缎子的裤带,觉得好玩,就和她开玩笑说:“看你打扮的样子,就象个马班子。当时河南人称ji女为“马班子”。于氏颇为恼火,就反唇相讥地说,“我不是马班子,我有姥姥家。”
于氏说的这句“我有姥姥家”,即有娘家,是明媒正娶的大太太。而袁世凯的生母是姨太太,袁世凯认为她有意揭自己的短,给他难堪。一生气,从此再也不跟她同房了。
所以,于氏在生下袁克定之后,就再没有其他子女。袁世凯做官以后,她也一直住在项城老家。直到袁世凯做了山东巡抚,接他母亲到济南,她才一道来到袁世凯的任所。
袁世凯从接于氏到任所,直到后来入京做了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只承认她是名义上的夫人,既不让她管家,也不和她同房。不过,这样一来,他们夫妻之间却非常客气。清末,宫廷封于氏为一品诰命夫人。
袁世凯就任大总统,入主中 南 海 之后,于氏也随从住进来。在 怀 仁 堂 延庆楼后面,有一个三进的大院,叫福禄居。于氏和克定的妻子儿女们就住在这里。于氏住在前院,克定夫妇及孩子们住在中院,后院是仆人们的住所。
那时候,袁世凯按照历来的习惯,每隔三天五天的,就去于氏房中坐一会儿。他俩见面的时候,袁世凯一定先问一句:“太太,你好!”于氏答一句:“大人,你好!”接着,俩人随意聊上几句家常话,就结束了这照例的会见。
有一次过阳历年,各国公使暨夫人按礼仪到总统府给总统贺新年,随后照例要给总统夫人贺年。这样,袁世凯才不得不让于氏出席仪式。
这一天,于氏穿着红外褂、红裙子的礼服,接受外宾们的祝贺。不料,仪式正在进行当中,忽然有某国的公使走上前一步,到于氏面前,要和她握手。于氏不懂什么握手礼,大为惊慌,立刻把身子一偏,嘴里发出“嗯”的一声,将双手缩回背后去了。这时公使一看总统夫人脸色有变,动作不同寻常,不由得僵在那里。最后只好同夫人匆匆退了出去。
袁世凯听到这些情况,就规定以后凡遇接待宾客,需要于氏出场的时候,由次女、三女儿陪同出场,并在旁代为照料问答。不让于氏再说一句话,也不让她有什么特殊动作,以免再出现其他笑话!
袁世凯年轻时几次乡试,都没有成功,百无聊赖,便去上海游逛。那时候,他一个人住在旅店里,寂寞难挨,就去逛ji院。由此,结识了一个苏州籍的名ji沈氏。这就是后来袁世部娶进的大姨太太。
袁世凯与沈氏相识之后,情好日密。沈氏就劝袁世凯及早离开上海,另谋出路,并且资助盘费,鼓励他早日成行。
行前,沈氏备酒钱行。席间对袁世凯说明,在他去了之后她也自己出钱赎身,搬出ji院,以望袁世凯努力功名,不负旧情。那一席话,使冷落寂寞中的袁世凯,倍受感动,指天发誓二人酒泪而别。
后来,袁世凯到朝鲜站稳脚跟以后,果然将沈氏接往汉城做了袁世凯的大姨太太。
在朝鲜12年,袁世凯增加了3位朝鲜籍的如夫人。袁世凯在朝鲜12年,开始仅是一个不足轻重的小官吏,但到后来,便成为“钦命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大臣”,位同“监国”,与朝鲜国王关系十分密切。朝鲜国王将一个王妃表亲金氏送给袁世凯做妾。在金氏嫁过来的时候,还带来两个陪嫁的姑娘,闵氏和吴氏。袁世凯就一并收她们为姨太太,并按着她们年龄的大小,排定吴氏为二姨太太,金氏为三姨太太,闵氏为四姨太太。并让大姨太太沈氏担负教导她们的责任。
金氏本以为是嫁过来做“正室”。不料,过门以后,她不但不是“正室”,她的陪嫁的两个姑娘反倒被袁世凯一并收为姨太太。同时在她头上,还有一个被袁世凯当作“太太”看待的大姨太太,内心十分痛苦。
金氏当时才是一个十六岁的女孩子。在那样的环境里,她除了逆来顺受以外,不可能有什么其他出路。由于精神苦闷的重压,使她成为一个性格古怪的人——一方面,似乎脾气很好,对家里所有的人都很和气,也从不和人争长论短;另一方面,在不高兴的时候,却会因为偶然的原因,一语不合就闹起气来,甚至闹到了难以收拾的地步。
有一次,金氏就因为一言不合,居然把和袁世凯对坐下的时候所用的棋盘、棋子,都给扔到水里去了。又有一次,金氏和五姨太太在中 南 海内一处角落里对着喝酒。大约两人都喝得有些醉意了,不知道为了几句什么话,两人吵起嘴来,先是动口,接着就动了手,直打得不可开交。
金氏这种古怪脾气,也表现在对女儿和丫头们的责打上。她还有“重男轻女”的思想,所以对待女儿就比对待儿子更厉害一些。她有时毒打起丫头来,那就那加厉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