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汤,“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践行者

智慧史海寻岸 2024-03-31 09:31:12

谨以此篇致敬开疆拓土、扬威域外的先辈!

汉元帝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一队人马出敦煌向西而行。为首的两个人,一位是汉朝西域都护骑都尉韩延寿,一位是副校尉陈汤。二人骑在马上匆匆而行,无暇欣赏大漠孤烟和长河落日。因为他们知道此次出使西域,风险重重,无数未知的艰难险阻在等着他们。但血脉中涌动的大汉民族建功立业的豪气,让他们义无反顾勇往直前!他们将为后世留下“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言壮语,他们将因此青史留名、彪炳史册!

郅支单于骄狂自大,自绝于汉朝,走上了不归之路。

匈奴是中国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他们逐水草而居,随草畜牧而转移,不耕种田地也不建造城池。史书记载他们“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苟利所在、不知礼仪”。各部族之间互相攻伐,掠夺水草丰茂的土地和人口牲畜等。每到秋季,经过一个夏天休养的匈奴人,总要到中原王朝来劫掠。也难怪,他们不种地、不会生产,牛羊肉以外的生活物资全靠中原王朝输入。靠贸易是一条途径,但需要成本等价交换。所以,抢劫来得最快,虽然粗暴,但简单,不需要成本和讨价还价。只要我看上的,就是我的。

匈奴成了历代中原王朝的心病,都要拿出相当大的精力来应对。对付匈奴的方法无非是软硬两种,软的就是和亲、安抚,把公主嫁过去,每年再给东西,只要不来抢劫就行。如汉元帝将王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那样。硬的就出兵打,一般是在春天,经过了一个冬天,匈奴人、畜都处于极度虚弱之中,而且春天是动物繁育的季节,这个时候攻击匈奴,他们的抵抗力抵,怀孕的母畜和刚出生的幼畜无法快速跟随人群撤退,损失巨大。在春天发起对匈奴的攻击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史记》《汉书》记载的卫青霍去病等打击匈奴大部分都是在春天进行。

到了汉宣帝时,大草原上有五个强大的单于互相争霸。逐渐的,呼韩邪单于打败其他部族,强盛起来。不曾想,他的哥哥左贤王呼屠吾斯背叛了他,自立为“郅支骨都单于”,并且打败了呼韩邪单于。

被打败的呼韩邪单于率领部族迁徙到汉朝边境,向汉朝臣服寻求保护,并将自己的儿子送到长安做人质。同时,自己亲自到长安朝拜汉朝皇帝,以表诚心。

汉宣帝当然是欣然接受。给予呼韩邪单于极高的礼遇,重重的赏赐,派遣长乐卫尉高昌侯董忠和车骑都尉韩昌率领一万六千军队护送呼韩邪单于出朔方鸡鹿塞,命令董忠留下来保护呼韩邪单于,帮助他诛杀不服从的人。

郅支单于也把儿子送到了长安做人质。他看到呼韩邪单于住在了汉朝边境,并受到汉朝的封赏和保护,认为呼韩邪单于因虚弱降汉不能回来了,就把呼韩邪单于的地盘占为己有。又觉得自己也向汉朝派出使者并且把儿子送去做人质,但汉朝对他的待遇不如呼韩邪单于,就将汉朝的使者江乃始扣留。

初元四年(公元前45年),郅支单于派遣使者带着贡品来到长安,向汉朝表示也愿意向呼韩邪单于那样归附汉朝,并请求将单于的儿子带回去。

汉元帝想派卫司马谷吉把单于的儿子送回去。对于这件事,汉朝内部起了分歧。御史大夫贡禹和博士匡衡认为郅支单于没有经过教化性格残暴多变不讲信用,何况离汉朝的路途遥远,一旦出了关门,谷吉等人就处于孤立无援的极度危险之中,所以,送到边境就可以了。

使者谷吉却不这么看,他认为汉朝应该以德服人,我们已经抚育他的儿子十年了,恩德深厚。如果只送到边境,显示我们没有诚意,这十年的恩情不就付之东流了吗?得不偿失。以前的使者江乃始是因为没有应对的办法,缺乏智慧和勇气,所以才被困受辱。我现在出使,做好了准备,就是我不幸被杀死,匈奴得罪了我大汉王朝,他一定知道后果,就得逃得远远的,从此也不会再危害我们的边境。因此,死了我一个人,保得边疆安宁,也是值得的。

谁不热爱自己的生命?但为了民族大义舍生忘死,谷吉的气节实在令人敬佩!谷吉的名字并不为人所熟知,但正是这些有名的无名的烈士舍生取义的精神,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魂魄,成为世代楷模,应受到万世景仰!

谷吉判断对了,他见到郅支单于后,被杀了,郅支单于当然明白这下子彻底得罪了汉朝,又听说呼韩邪单于在汉朝帮助下日益强盛起来,向西逃奔到了康居,由于路途遥远,只有三千多人到达了康居。

康居在当时的乌孙国以西,今天的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湖与咸湖之间,距离西安近万里之遥。逃得够远了吧?吓坏了,本以为逃得这么远能保住性命了。

康居王想借着匈奴人的势力胁迫周边小国归附于他,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郅支单于,郅支单于为了感谢康居王收留之恩和为了加强相互间的感情,也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康居王。这辈分怎么排?所以用“苟利所在,不知礼仪”对他们评价是恰如其分的。

为了感谢康居王的收留,郅支单于还真卖力气,没多长时间,就替康居王打败了乌孙。胜利后的郅支单于渐渐地骄狂起来,就不怎么拿康居王当回事了。

康居王当然不高兴,慢慢疏远怠慢郅支单于。郅支单于露出本来凶狠面目,杀了康居王的女儿和康居王全家人,夺取了康居王地盘。随后又命令周边的小国阖苏、大宛诸国都要向他纳贡,这些小国打不过他,只得按他的要求行事。郅支单于又征发老百姓用了两年时间筑了一座城池。

在这期间,汉朝派来三批使者讨要谷吉的尸体。郅支单于不但不给,还把汉朝使者扣留并侮辱他们。

人作有祸,天作有雨。就在郅支单于自认为汉朝拿他没办法时,他的骄狂进入了倒计时。

英雄出使西域,留下激励后人的千古名言。

堂堂大汉王朝岂能咽下这口恶气!汉元帝派出了两个狠人再次出使西域。

为首的甘延寿,是西域都护骑都尉,是汉朝西域都护府负责统领骑兵的将领。他出生在北地郡郁郅县(在今天的甘肃庆阳),他年轻时因为善于骑射加入羽林军。他的投石和跳跃技能没人可比,又因为徒手搏斗的功夫厉害,被提拔为期门。期门是掌管天子卫队的负责人,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干得了的。因为勇敢深受重视,曾被派往辽东任太守。后来被罢免了官职,车骑将军许嘉推荐他任郎中谏大夫,以西域都护骑都尉身份出使西域。

陈汤的命运远不如甘延寿那么好。他从小喜欢读书,学识渊博,通达事理,志向远大。但家里穷,借钱度日,经常因为无法按时还钱被人视为没节操,被人看不起。来到长安谋求官职,开始是一个太官献食丞的小官,几年后,富平侯张勃看他有才华,向朝廷举荐了他。

机会好容易来了,陈汤正在等待安置时,他父亲去世了,他没有回家奔丧,司隶弹劾他不守孝道,被下了监狱。富平侯张勃是陈汤的推荐人,因为推荐了品行不端的人,承担失察责任,被削去二百户封户,死后被赐谥号“缪侯”,缪者错也,让你犯的错跟你下地狱。

这说明汉朝时对官员的道德品质要求是十分严格的,同时也有个好传统,就是对官员举荐他人承担责任。举荐了贤才,他立功你跟着受奖励,举荐了庸才祸或者违法犯罪的,举荐人跟着受罚。

出狱后被推荐为郎,是比较低级的官职。陈汤事业心很强,数次要求出使外国。过了很久,机会终于来了,以副校尉身份和甘延寿一起出使西域。

陈汤和甘延寿一路西行,非常注意周围的地形,时不时的登高瞭望。每遇到从西来的过路人,打听收集西域的一切信息。越往西走,收集的信息也越多、越详细,陈汤的心情也越沉重。

根据收集的信息,陈汤大致了解了郅支单于这些年在西域兴风作浪,掀起血雨腥风,西域各国敢怒不敢言,只能按时朝贡。这样一来,使得郅支单于越来越强大。

陈汤心里明白,现在的郅支单于实力强盛,他们捧着汉朝的使节去,结果是和前几任使者一样被杀或者被扣留。别人看到的是危机重重,但陈汤却认为是建不世之功的大好机会。就和甘延寿说:“这些少数民族惧怕服从强大的部族是天性,现在郅支单于不断地征服周边小国,势力越来越大。用不了几年,那些拥有城池不随畜牧迁徙的国家就危险了。现在虽然郅支单于离我们万里之遥,但他为人彪悍好战,一旦在这里站稳脚跟,将来势必还会东进危害我国。”

韩延寿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问道:“咱们得采取什么措施解除危险?”

“想要一劳永逸,当然是杀死郅支单于。”陈汤斩钉截铁的说,“我们联合乌孙等西域各国,加上屯田的士卒,直接攻到郅支城下,郅支城没有那么坚固,他有没有足够的强弓硬弩守城,所以他想守守不住,又没有地方逃亡,我们一战即可成就奇功伟业!”

“有道理,就这么干!”甘延寿一听马上赞同,“我立即写奏折向皇上请示。”

“那可不行。”陈汤阻止了甘延寿,“你写的奏折到朝廷,一来以往耗费时日,郅支单于得到消息就得来围剿我们,就我们使团这几个人,怎么能打得过郅支单于大队人马呢?皇上的旨意还没到,我们先被消灭了。”

“再说了,我们向皇上汇报情况,国家的事情就得交由公卿大臣商议讨论,他们在朝堂之上怎么能决断得了万里之外的事情?一定会坏事的。”

甘延寿对这事还在犹豫,可巧,他病了,卧床一段时间。

陈汤抓住这个时机,矫制(就是假借朝廷的命令)集合了城郭诸国和在车师屯田戊己校尉的屯田士兵,组成了四万人的军队。没有得到允许,私自组建集合军队,这是历代王朝哪怕现代各国的大忌,这不是造反吗?这可是重罪,轻者杀头,重的要灭族。但陈汤顾不了那些,若建奇功,必出奇策。

等到甘延寿病好了,陈汤的军队已经集结完毕。甘延寿还想阻止,陈汤急眼了,手按剑柄大声斥责:“现在军队已经集结完毕,你小子还想阻止?”是啊,我陈汤已经矫制集合军队,即使我现在停止,也是违法,是死罪。只有带领军队杀死郅支单于,才能立功弥补罪过!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甘延寿一听,也是这么回事。何况他俩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一旦朝廷追究责任,他也逃脱不了干系。更重要的是,他甘延寿也不甘寂寞的人,骨子里大汉民族那股建功立业的劲头,面对这千载难逢的建立奇功的机会,岂能放过!

于是,俩人意见统一,共谋奇功大业。将胡兵和汉兵四万人合在一起,设置了杨威、白虎、合骑三个校尉,由他俩共同率领。同时,共同上疏给皇上,陈述矫制起兵一事,先自己承认错误并自我弹劾。

他们将军队分为六队,三队走南路,越过葱岭由小路到达大宛。另外三队由他们俩亲自率领从温宿国走北路进入赤谷,穿过乌孙国,到达康居边界,在阗池以西驻扎下来。阗池就是今天中亚吉尔吉斯坦境内的伊塞克湖。

他们刚驻扎下来,就赶上康居的副王在赤谷城东抢掠乌孙国,杀了乌孙国一千多人,抢走大批的牲畜。

陈汤人狠话不多,指挥军队直接冲杀过去,将康居军队一千多人杀了一半,把被掠走的老百姓还给乌孙王,牲畜用作自己军队给养。进入康居境内后,命令军队不得掳掠当地百姓,军纪严明。

康居国内也不是铁板一块。陈汤暗地里联系了一个贵族叫屠墨的,向他陈述了汉朝的威严和诚信,屠墨表示愿意与陈汤结盟,帮助陈汤打败郅支单于。

有了内应,陈汤将军队前进至距离郅支城六十里的地方扎营。通过屠墨联系对郅支单于不满的人,了解更详细的情况,同时壮大自己的力量。

当陈汤的军队行进到距离郅支城三十里的时候,单于坐不住了,派使者前来问陈汤等前来的目的。这不是明知故问吗?你杀了谷吉扣留了其他使者,以为跑得远了,汉朝管不了你了?

陈汤很沉着地答复了使者:“郅支单于曾经说自己日子过得困难,想归附大汉王朝,结果跑这么远。现在我是奉了皇上的旨意,前来接单于和家人回去。”

这是大白天说鬼话,郅支单于当然不会相信。过了两天,陈汤又通过使者给单于带话:“我大老远的为接单于而来,结果单于连个贵族都没派来,这也不是待客之道啊。更何况我们走了这么远,补给跟不上,眼看就要断粮了,希望和单于协商下一步计划。”

单于有点相信了,告诉陈汤:“那就来谈谈吧。”

于是,陈汤率领人马到了离城三里的地方扎下大营,列开战阵。来到城下一看,郅支城的城墙是用沙土夯实筑成的,城墙外面有一层木栅栏作为外城,起到保护的作用。城头上插着五彩旗幡,数百士兵列阵。城门口一百多骑兵和步兵来来往往的正在操演战阵,分明是在向陈汤的胡汉联军示威。

等到陈汤率军一到城下,城上的士兵高喊:“不服来打一仗。”一百多骑兵立刻以攻击队形向陈汤队伍疾驰而来。陈汤马上命令“弓弩准备。”

骑兵一看那在太阳下闪着寒光的箭尖,马上退了回去,随后和步兵一起退入城门。陈汤命令将城池围困起来。

陈汤哪来的这么多军队?汉朝对西域的各国一般采取怀柔态度,尽可能少用兵,所以这些有城池的有固定领地的国家和汉朝关系都挺好。郅支单于来了之后,对这些国家采取武力征服,听我的给我进贡,不听我的,开打。这几年,这些国家被欺负得憋着一股怒气。听说大汉皇帝派人来剿杀郅支单于了,一共有十五个国家派出军队助阵。

单于站在城上一看,城下四万人,还有各国的军队不断地涌来,将郅支城围了一个水泄不通。这哪是来接我呀?第一个想法是好汉不吃眼前亏,赶紧跑路。可是往哪跑啊?很明显,乌孙康居等国都已经加入汉军阵营了,平时把周边的小国欺负个遍,谁能收留他?

容不得郅支单于思考下一步,陈汤的胡汉联军开始发动进攻。没有办法的郅支单于只好把包括自己的夫人孩子在内的所有人武装起来上城抵抗。

陈汤指挥的攻城军队杂而不乱,挖壕沟的、堵塞城门的、举着盾牌的列队在前、手持弓弩的紧跟在后,持刀戟在最后,各司其职。

第一波弓箭如雨点般射向城头,没多一会儿,单于的夫人们全被射杀,他自己的鼻子也被箭射伤,赶紧跑下城墙。

城外的攻城部队在弓箭掩护下,点燃了城外的木栅栏。到了半夜,木栅被彻底摧毁。天刚蒙蒙亮,在震耳欲聋的战鼓声中围城军队从十余处攻击城墙,互相呼应。

在攻城部队中,汉军训练有素,武器精良。他们推着巨大的盾牌从四面一步步攻到城下,撞开城门,士兵们如潮水般涌入内城。

单于和仅存的人赶紧退入屋内,准备负隅抵抗,无奈汉军在外面放起大火,只得出来搏斗。面对士气高涨的联军,没多一会,战斗就结束了。单于被杀死了,军侯假丞杜勋幸运地割下了郅支单于的头颅。

不管是多少个人把单于杀死的,谁得到头颅谁是首功。

打扫战场时,找到了以前几任使者和谷吉等人所持的帛书。在战斗中谁得到的物资就分配给谁所有。这一战,杀死阏氏、太子、名王以下一千五百一十八人,俘虏一百四十五人,投降的士卒有一千多人。彻底地铲除了郅支单于这一支匈奴部族。

汉元帝在收到甘延寿和陈汤自己弹劾自己的奏疏后,龙颜大怒。这还了得!这俩小子居然敢假冒皇上的名义组织军队,简直没把皇上放眼里,这是要造反的节奏啊!大臣们随风附和“一定要严惩不贷,以儆效尤”。

君臣正在商议怎么处理这俩小子呢,第二封上疏到了,随着上疏而来的,还有郅支单于的人头。

“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昔有唐虞,今有强汉。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藩,唯郅支单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也。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通于天。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天气精明,陷陈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县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两千年后的今天,读起这封奏疏,仍然感觉荡气回肠、热血沸腾、振奋人心!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是国家强大的象征,是强大国家展现出维护自己权益的能力和霸气、给予国民的自尊和安全承诺!

正是陈汤这样的先辈不惧艰难险阻展现出无畏的民族气节,打出了大汉民族的威严,让人们记住了大汉民族这个称号!

我是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留言,一起徜徉于历史的海洋,探求历史的启示。

0 阅读:0

智慧史海寻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