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时期著名画家李东《雪江卖鱼图》传世经典书画作品赏析

香萱看文化 2023-02-19 02:27:09

南宋时期著名画家李东《雪江卖鱼图》传世经典书画作品赏析

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古人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古画中出现的那些生活用品、山川河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水平,结合古画年代背景的记载,赏画更是别有一番趣味。

西方画应该是西方之文明物,中国画应该是东方之文明物。我们都应该好好的,用心的去感受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灿烂文化,这些都流淌在我们每个人的血液中,舍不得也割不断。

——题记

南宋(公元1127年-公元1279年)是中国古代上承北宋下启元朝的朝代,由赵构创立,定都临安,与北宋统称为宋朝,共传5世9帝,享国152年。

南宋初期不断与金交战,绍兴和议(公元1141年)后,南宋放弃淮河以北地区,双方形成对峙局面。在宋孝宗时期有过数次北伐,都无功而返。后期蒙古崛起对南宋进攻,南宋抵抗多年后最终于1279年被灭。南宋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繁荣,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王朝,其灭亡的直接原因是漠北游牧民族对宋朝先进生产关系的毁灭性打击。

宋代绘画是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高峰。南宋退至杭州以后,宗室子弟也随之退至杭州,宗室子弟多具艺术兴趣、禀赋、修养。南宋虽偏安江南,但在绘画上却依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宫廷绘画仍是当时绘画发展的主流,江南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使南宋绘画别具自己的特色。山水画从北宋全景式的大山大水及松石,变成了用笔简括、章法谨严、高度剪裁的边角特写。人物画着重挖掘人物的精神状貌及动人的情节,注重塑造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花鸟画努力进行形象提炼,有着高度的写实能力。而千姿百态的西湖画更显示了南宋画的特色。此时的文人士夫画在主观的表达和笔墨效果的探索上亦有较大的贡献。夏圭、马远、李唐和刘松年并称南宋四大画家。以及扬无咎、林椿、李嵩和梁楷等四位大画家绘画赏析。今天我们欣赏李东等画家作品。

南宋李东画家绘画作品有:《雪江卖鱼图》与其有关系图分析:《雪桥买鱼图》《雪江卖鱼图》《雪溪卖鱼图》《柳岸雪渔图》《寒江钓雪图》《写生秋葵图》《捕鱼图》《雪山楼阁图轴》等

下面我们一起欣赏南宋著名画家李东绘画作品

李东,宋理宗赵昀(1225-1264)时期民间风俗画家,生卒年不详。《图绘宝鉴》卷四谓“理宗时常于御街鬻其所画《村田乐》《常酣图》之类,仅可娱俗眼耳”。所作受院体画影响,师法马远、夏圭,用笔简练遒劲,构图别致,富有浓厚生活气息。李东是一位擅长民俗题材的画家,风格与画院追求精丽的趣味迥异。

南宋著名画家李东《雪江卖鱼图》赏析

南宋著名画家李东《雪江卖鱼图》绢本,设色,墨笔,纵23.6厘米横25.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图绘冬日江边酒店中人向小舟上的渔夫买鱼之场景。着墨不多而生活情趣跃然纸上。

李东,画史无传,据说他以卖画为生,专画民间风俗情调作品。此幅画深冬时节,白雪皑皑,江上寂寥,一老渔翁撑船至水庭前,一手持桨,一手持箩,将鱼递与店中老板。老人身披蓑衣,头戴斗笠,微驼的背影显示了他生活的艰辛。画中构图简洁达意,用笔潇洒豪迈,不失为南宋山水小品佳作。

很可能是一幅晚于南宋的作品,但其基本的图像配置依然延续了李东《雪江卖鱼图》的特点。时间是在大雪纷飞的寒冬,地点是在远离城市的山野江村。人物分主角和配角,主角是买卖鲜鱼的文士和渔夫,配角是一位出现在画面边缘,肩挑两个大罐状物品的人。这个人和画中的渔人打扮有些相似,同样都身披蓑衣、头戴斗笠。他的身份不太容易确定,他可能是另一位渔人,挑着鱼篓上岸寻找买家,也可能是挑着酒瓮卖酒的人,还可能是挑着东西冒雪归家的村民。他的出现让雪江卖鱼的场景显得更有真实感,同时也更加强调了大雪严寒的郊外的静谧与冷清。

李东 《江雪卖鱼图》 

江天大雪白茫茫,玉色千山暮影长。

一棹渔蓬临水阁,簑衣卖得鲤鱼香。

南宋 佚名《雪桥买鱼图》赏析

南宋 佚名 《雪桥买鱼图》 扇面,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26厘米,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大雪纷飞的寒冬,远离城市的山野江村,一文士在小童陪伴之下走向渔舟买鱼。船上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人,以及岸上挑着鱼篓寻找买家的渔人,他可能是挑着酒瓮卖酒的,或者是挑着东西冒雪归家的村民。雪中的草堂,静谧安祥!

《雪桥买鱼图》很可能是一幅晚于南宋的作品,但其基本的图像配置依然延续了李东《雪江卖鱼图》的特点。时间是在大雪纷飞的寒冬,地点是在远离城市的山野江村。人物分主角和配角,主角是买卖鲜鱼的文士和渔夫,配角是一位出现在画面边缘,肩挑两个大罐状物品的人。

这个人和画中的渔人打扮有些相似,同样都身披蓑衣、头戴斗笠。他的身份不太容易确定,他可能是另一位渔人,挑着鱼篓上岸寻找买家,也可能是挑着酒瓮卖酒的人,还可能是挑着东西冒雪归家的村民。他的出现让雪江卖鱼的场景显得更有真实感,同时也更加强调了大雪严寒的郊外静谧而冷清。

我们在欣赏这两幅画的时候,发现一个现象。在宋代雪景山水的发展过程中,曾出现一个有趣的主题:“雪江卖鱼图”。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和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分别藏有一幅精巧的团扇画,均是雪天的卖鱼场景为中心,前者名为《雪江卖鱼图》,后者名为《雪桥买鱼图》。买卖活鱼为何会成为精雅的卷轴绘画的主题?在画面的背后是否有更深的意义?

鱼在古人的味觉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因此上升到思想的高度。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鱼是“鲜”的基础。孟子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可是,鱼虽好吃,要吃到也并不容易。

《雪江卖鱼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为南宋后期的画家李东所作,他活动在宋理宗时期的杭州,大约是1240年前后。画史记载,他擅画一些滑稽的民间生活题材,然后拿到最繁华的御街去卖。粗看起来,《雪江卖鱼图》也延续了他的这种特点,所画是当时的生活。

《雪桥买鱼图》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此画中没有画家名款,历来被认为是南宋绘画。两幅画主题相同,画面构图却各有特色。两幅画的名字,一个是买,一个是卖,买卖其实是一体的。李东《雪江卖鱼图》中,画面有比较明确的前景、中景和背景。中景是主体。大雪笼罩之中,江边有一个水榭,一个戴着头巾、文士打扮的人坐在露台上,正伸出左臂,准备接过小船里身披蓑笠的渔人递上来的一条鱼。这个交接的过程正是画面的核心。卖鱼的渔人画得比卖鱼的文人更清楚。

相比之下,《雪桥买鱼图》的构图要显得细碎一些。李东画面里用以衬托水榭的高耸雪山,在这里变成了低矮的丘陵。尽管仍然分出了前、中、后的不同景观,但前景成为画面最复杂的地方,不但有巨大的山石,文士在小童陪伴之下向渔舟卖鱼的场面也在前景。买鱼的文士比卖鱼的渔人画得更加清楚,交接鱼的瞬间尽管也画了出来,但其效果比李东的画要弱了不少。

明代著名画家朱邦《雪江卖鱼图》赏析

明代著名画家朱邦《雪江卖鱼图》纵163.5厘米横101厘米,安徽省博物馆藏。

元代佚名《雪溪卖鱼图》赏析

元代佚名《雪溪卖鱼图》团扇,绢本 设色纵25.2厘米横24.6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明代佚名《柳岸雪渔图》赏析

明代佚名《柳岸雪渔图》绢本 页 设色 纵26.5厘米横30.5厘米,耶鲁大学艺术博物馆。

北宋范宽(传《寒江钓雪图》赏析

北宋范宽(传《寒江钓雪图》台北故宫博物院。旧题范宽的《寒江钓雪图》。据李霖灿研究,画幅左侧的崖石上有“李东”二字签名,墨色深入绢内,不似后添,应为李东真迹。而不是范宽作品。

宋代李士忠《写生秋葵图》 赏析

宋代李士忠《写生秋葵图》 册页、绢本、设色,纵24.2厘米,横26.9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幅出自故宫藏《宋元集汇册》第26开,是李东作品中少见的花卉小品。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旧题为李东的《写生秋葵图》实为李士忠画。清代《石渠宝笈》编辑人的疏忽,原是三个字的名字,签在画幅左边花叶之下,却被他草草匆匆看成了“李东”二字。经过博物院人员用放大镜一看,认为是“李东画”三个字的,如今分明是“李士忠画”四字。于是从前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谓的唯一“李东”,就此被摈出了李东研究范围之外。记录在这里的理由,是为了“周全”,一经认明是李士忠画,这就与李东一点也不相干了。

北宋李成(传)《捕鱼图》赏析

北宋李成(传)《捕鱼图》绢本 册页 浅设色纵23.3厘米横25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图绘雪江平阔,江岸古松矗立,上有松萝迎风,江中渔夫放罾。此幅旧题李成作,细观其一江两岸的图式和抒写性用笔,则更接近元代朱德润画风。

有趣的是,宋代以后的画家也对雪江卖鱼的题材颇有兴趣。比如上海博物馆所藏元人《雪溪卖鱼图》团扇,以及安徽省博物馆藏明代朱邦《雪江卖鱼图》挂轴,耶鲁大学艺术博物馆明代明代佚名《柳岸雪渔图》团扇,台北故宫博物院北宋范宽(传《寒江钓雪图》团扇,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北宋李成(传)《捕鱼图》团扇。然而由于画家时代的差异,南宋画中那种于天寒地冻、万籁无声中,文士与渔人默默交接的气氛很难再复现。

北宋范宽《雪山楼阁图轴》赏析

北宋范宽《雪山楼阁图轴》,北宋,绢本设色,传范宽,纵182.4 厘米,横103厘米。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

雪江卖鱼的主题究竟有怎样的含义?

从存世的作品来看,“雪江卖鱼”的题材有可能早在北宋已经出现。波士顿美术馆藏有一件高近2米的《雪山楼阁图》巨帧,传为北宋初年的范宽所作,实际上可能是北宋末、南宋初的作品。

画面一片白雪皑皑。背景是高山,高山脚下是临江的山村。山的最深处是一座宫殿,而半山处则是一座文人的草堂,一位文士正在里面往山上张望。画面下部的近景处是江岸,一艘篷船正停泊岸边,戴着斗笠的渔夫站在船尾,冻得瑟缩着,他手中提着一串鱼,正在递给岸上走来的一个人。这个人打着伞,戴着头巾,手里拿着东西,应该是一串铜钱,正递给渔夫,用来交换渔夫的鲜鱼。

他的衣衫和渔民差不多,看起来很有可能是山腰草堂里那位文士下山卖鱼的家仆,买好鱼之后他将会拿回去做成美味的佳肴,供文士在天寒地冻的深山中享用。而交易完成,渔夫也将立即躲进温暖的船舱,他的妻子正在船头架着火炉做饭,船舱的窗户口还可以看到他们的小孩。这是一个温馨的渔人之家。与山腰的文人草堂形成呼应,同时又与江岸两位天寒地冻中行旅之人形成对比。买卖鲜鱼是画面的一个重要线索,让画中的雪景平添了许多生趣。

作为大挂轴的一个局部,《雪山楼阁图》的卖鱼场景与《雪江卖鱼图》团扇有很多不同,但基本的图像因素仍然传承下来。团扇绘画消减了其他的因素,只保留下最核心的几个图像:雪景、渔船、文士草堂。复杂的山水景物、行旅之人,以及深山中的宫殿,统统被删去。使得画面只是关于渔人和文士之间的鲜鱼买卖。甚至于人物的具体描写也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的身份。

实际上,“雪江卖鱼”是关于两种人的绘画,文士和渔夫。李东《雪江卖鱼图》的中心是文士的住所—一个临水的水阁。这种建筑在宋代绘画中十分常见,是一种南方的建筑形式,而《雪桥卖鱼图》藏美国大都会中,文士的居所换成了更简朴的三件草屋,但它依然是画面的重点。住在这样的草堂或水阁中,暗示出画中文士过着隐居生活,这里是郊外乡村,使他在这里远离俗世的名利和欲望,一切都仿佛被大雪所净化。

但再怎么纯粹的隐士也是要吃饭的。他们究竟该吃什么?有趣的是,中国绘画中几乎不表现文人隐士吃饭的景象。他们很少有豪华的夜宴,顶多在雅集时诗酒尽兴。这一方面是因为乡居生活少有丰富的物质,另一方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在乎。但是“雪江卖鱼”似乎暗示出,他们喜欢吃鱼,即使是在漫天大雪中,他们也要亲自跑到江边买鱼,或者是在水阁的露台上等待渔夫的到来。

用吃鱼来表达思想,《诗经》中的“衡门”一篇大概算是相当早的:“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必齐之姜?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取妻,必宋之子?”吃鱼不需要一定吃最好的鲂鱼和鲤鱼,娶妻不需要一定要绝世美女。朱熹将之解释为“隐居自乐而无求者之辞”。对于宋人来说,另一个文化偶像苏东坡也喜欢吃鱼。他的《后赤壁》中“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在乔仲常《后赤壁赋图》中得到极好的表现,苏东坡提着鲈鱼与酒,正准备去夜游赤壁。

实际上,传统的隐士象征,与其说是水阁中的文士,不如说是打渔的人。在诗词中,作为隐士的渔民常是诗歌吟咏的对象,在他们的生活中,卖鱼是重要的工作。比如北宋郭祥正《渔者》诗:“从来生计托鱼虾,卖得青钱付酒家。一醉不知波浪险,却垂长钓入芦花。”打鱼卖鱼、喝酒买醉,是理想的渔人的状态。南宋徐侨的《咏渔父》诗也是如此:“占得江湖汗漫天,了无乡县挂民编。卖鱼买酒醉日日,长是太平无事年。”乘着小舟打鱼卖鱼无拘无束的渔人,过着令人艳羡的自由生活。

《雪江卖鱼图》中挑着两个大酒瓮一样的东西行走的配角,可不可以理解为卖酒之人?倘若如此,当渔人与文士之间的鲜鱼买卖结束后,即将开始的是渔人与酒家的交易。天下渔夫千千万,难道个个都是隐士?也不尽然。真正的隐士隐藏在普通人外表之下,需要我们自己去判断。比如北宋孙卖鱼的故事,他能够预言未来之事。孙卖鱼或许过于神奇,那么来看看蔡京在乘船贬官途中遇到的一位乘着小舟卖鱼的渔人,他即便是多收一文钱也要还给蔡京。

于是乎,我们在《雪江卖鱼图》中看到了两种隐士的会面:一方是逍遥世外的渔夫,一方是归隐乡野的文士。在许多宋代绘画中,他们各行其是,没有交叉,而在《雪江卖鱼图》中,鱼成为在寒冷的冬季,把他们联系在一起的媒介。鱼不是商品,而是共同的理想和精神寄托。

中国古代绘画发展到宋代,可谓登峰造极,宫廷画、文人画、民间画百花齐放,扬无咎极简的画风,画出的梅花可谓在当时独树一帜,他用简练的笔墨传达出了丰富的情感和内容,从而把写意画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使时人耳目一新。

0 阅读:19

香萱看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