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晚年坦言:此生最不后悔的是西安事变,最后悔杀了杨宇霆

法只必行 2024-11-26 12:12:38

1936年,张学良与杨虎城联手发动了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同意抗日合作。

事变后,张学良本意将蒋介石送回南京,却反被蒋介石监禁长达半个世纪。

1988年,蒋经国去世后两年,张学良终获自由,之后他到美国探访并定居,一直到逝世。

晚年的张学良多次回忆他的一生,他说一生做了3件错事:错过一人,错杀一人,错下一命令。

其中错杀的一人就是杨宇霆,在1934年的日记中,胡适提到:“如果杨宇霆未死,东北决不会这么容易失陷。”

张学良

那么,杨宇霆为何如此关键?张学良为什么要杀害他呢?

奉系军阀的小诸葛

杨宇霆,东北人,辛亥革命前从日本陆军士官学院毕业。他与著名军师徐树铮关系良好,被徐推荐成为张作霖的谋士。

杨宇霆

1916年,在东北政治动荡中,杨宇霆帮助张作霖排除异己,巩固权力。他晋升为奉天督军公署参谋处长、参谋长,成为张作霖的左右手。

1917年,在直系和皖系争斗时,杨宇霆策划“秦皇岛截械”事件,劫取冯国璋的军械,极大增强了奉系的军事实力,让奉系成为北洋军阀中的重要力量。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奉军因训练不足和将领无能而失败。张作霖任命杨宇霆整顿军队,成立东三省陆军整理处。杨宇霆裁撤旧将,引入新血,改善训练,迅速提升了军队战斗力。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奉系大获全胜,张作霖乘胜南下,扩张势力至上海江苏。这次胜利标志着奉系的巅峰,也是杨宇霆在张作霖心中地位的高峰。

但杨宇霆任江苏督军不久即遭撤职,失去江苏。郭松龄的叛变进一步削弱了奉系。

除了在战场之外 ,杨宇霆更有出色的管理和外交能力。

杨宇霆到东北的第一个大饭碗就是担任东三省兵工厂厂长,该厂尚小不足与巩县、太原兵工厂相提并论,但在他的整顿下,此厂迅速成为国内产量最大、种类最全的兵工厂。

1928年时规模已达2万人,拥有8000台机器,年产枪支超6万支,大炮150门。"九·一八"事变时,仅落入日军手中的枪支就达50万支,显示出其强大的生产能力。

杨宇霆的外交技巧同样不容小觑。他深谙日本内情,有效利用这一优势在复杂的中日关系中巧妙斡旋。

张作霖通过赊账与日本建立联系,获得其经济政治支持,每当日方施压,杨宇霆总能巧妙应对,长期保持东北的相对独立和完整。

张作霖

著名学者蒋廷黻曾在东北考察时了解到杨宇霆的对日策略:避免与日本公开冲突,让日本从他的企业中获益,同时确保东北的发展速度超过日本。

杨宇霆的政策是,每当日本进一步,他便进两步,促使中国内地大量民众迁移到东北,强化教育和农业发展,以时间换空间,逐渐增强中国在东北的影响力。

面对这样一位既有远见又有执行力的忠诚将领,张学良为何选择割舍杨宇霆,自毁长城?这成了历史上一个难解的谜。

少帅与总参谋长的恩怨纠葛

杨宇霆在张作霖遭遇皇姑屯事件后,公开支持张学良成为东北三省的最高长官。但张学良对杨宇霆心怀不满,这种嫉恨源于他的老师郭松龄的死。

皇姑屯事件

郭松龄曾是张学良的提拔者和老师,但在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张作霖升迁了杨宇霆而非郭松龄,导致郭松龄反叛并企图杀害杨宇霆,失败后被处决。张学良将杨宇霆视为此事的主要责任人。

虽然张学良刚掌权依赖杨宇霆的辅助,对杨宇霆表面上还算尊重,甚至试图与杨宇霆结拜,但杨宇霆以辈分为由拒绝了这一好意。

郭松龄

张学良因此对杨宇霆产生了更深的警戒心。在杨宇霆母亲过寿时,张学良亲自到场却被冷落,加深了他的不满。

最后,杨宇霆曾强行将张学良从床上拉起来处理公务,使张学良下定决心要排除杨宇霆。

另外,张学良成为东北领导人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是否在日本庇护下保持东北半独立,还是与南京国民政府统一。

张学良不愿与日本合作,而杨宇霆则更务实,支持与南京和日本都保持关系,以获得最大利益。张学良因对日本的厌恶,在不久后宣布东北改旗易帜,完成了形式上的南北统一。

杨宇霆在重要场合中不合作,激怒了张学良,也使日本方面忧虑,认为杨宇霆难以控制,更倾向于较易被操纵的年轻张学良。日本的策略在两人关系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杨宇霆被除,东北局势被控

1929年1月10日,杨宇霆和常荫槐前往帅府,提议设立东北铁路督办公署,并推荐常荫槐为督办。张学良希望推迟决定,但杨宇霆坚持立即签署已准备好的提案。

杨宇霆和常荫槐

不悦的杨宇霆和常荫槐告辞,决定饭后返回讨论。当他们返回时,张学良已经安排好了伏击。他们被高纪毅和几名卫兵迎接,高纪毅宣布根据张学良的命令,因妨碍国家统一,两人将被立即处决,随即执行了死刑。

这一行动在全国引发巨大反响,造成了极大的震动。日本人对此结果感到欣慰,因为他们看到了一个强劲对手的消失。

此后,张学良牢固控制了东北政局,无人敢公开与他对抗,无论是新派的杨宇霆还是老派的张作相。

知名评论家陈布雷对杨宇霆的评价是:“才智深沉,为国家栋梁之材,却成为军阀争斗的牺牲品。”

媒体也强调了杨宇霆在对日外交中的关键作用,张学良的决定被看作是一种策略上的失误,预示着更大的危机。

杨宇霆的死距“九一八”事变仅三年,他的缺席使东北的防卫能力大为减弱。

结语:

杨宇霆之死不仅是权力斗争的终章,更是东北动荡前夜的深刻伏笔。张学良为稳定局面,不惜铲除异己,但他在失去杨宇霆这样的强硬之才后,东北的应变力和对日防线也随之削弱。

此事昭示了内部纷争对国家安全的潜在危害,提醒后人:若缺乏团结与远见,任何内部权斗都可能为外敌渗透打开缺口,引发更深重的民族危机。

参考信源:

中国知网:[1]书剑为酒.国家干城之材终为军阀制度之殉张学良为何突杀杨宇霆[J].坦克装甲车辆,2018,(22):53-55.DOI:10.19486/j.cnki.11-1936/tj.2018.22.010.

中国知网:[1]温相.奉系智囊杨宇霆[J].同舟共进,2016,(03):39-44.

0 阅读:4

法只必行

简介:法只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