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建之后还有多少房企会步其后尘
看到网上文章说,中科建破产的事,哪个中科建?看了文章还真是这个中科建,从第一财经获悉,中科建是中科建设开发总公司简称,中科建这个公司信息显示是中国科学院系统的下属企业,隶属科学院办公厅。但是,这个开发企业在地产圈的影响并不大,或者可以说没有什么影响力,大多数人都不了解这个公司做过什么项目。
资料显示,中科建主体业务是建筑商,而不是开发商,是以建筑起家,这个情况并不少见,借助着科学院系统的资源优势,建筑的任务是不会少的,拿地也不难,北京即使每个区都有科学城,全国就更多了,配套建设的任务也少不了。
但是,为什么这么一个资源优势的公司,突然就破产了呢?第一财经认为,这与其大举向外投资张不无关系。房地产公司因为对外扩张破产,这个情况并不多见,我们看到的地产公司问题,都是借款太高,负债率太高,从而导致发生债务危机,最后,不得不破产。
房地产公司还对外扩张,这种情况太少了,因为,这些年是中国房地产发展的黄金时期,各行各业的实体企业都在往地产挤。为什么中科建自身业务还没做好,就向外扩张?这个是不是太贪心了?或者是贪心的有点早了?其他地产商,扩张的业务也大都与地产相关,比如万达的院线系统。
只是在这几年,地产转型的时候,才有地产商涉足其他商业,包括养猪,做机器人、做新能源汽车等等。数据显示,以中科建为主体的直接投资数量高达73起,而其直接或间接持股的企业竟达418家。中科建370多亿元的债务中,有相当部分由这些挂靠公司对外融资而来,负债最高时近700亿元。
据称,从2014年后,中科建在资本市场上以央企身份大举融资,几乎涵盖了所有可能的融资方式,包括银行贷款、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PPN)、售后回租、债权转让回购、融资租赁、信托、私募、P2P。。。这看起来,也疯狂了!
看了中科建的债务分析,让人感觉到很多都是小儿科的错误,但是,又是很普遍的问题,比如借债,堂堂的大央企,向私人借高利贷,你说,这不是钻进来庞氏骗局是什么?还有挂靠问题,这是建筑业的一个普遍现象,挂靠实质上就是出卖资质证,让其他没有资质的企业或者是个人,拿着自己的资质证书参加投标,承揽工程。
这个危害是很大的,国家规范资质的目的就是要求,有什么条件干什么事情,现在,你堂堂的特级总包公司,把证书转让给一个没有任何资质的个人去承揽工程,国家搞这个资质管理还有什么用处?有的以分公司、项目部的名义承担工程建设,其实就是收钱卖证书。
这个问题涉及到很多方面,一是,承揽工程的个人,可能会采取非法手段承揽工程。二是在项目投标阶段弄虚作假,因为本来就是假的。三是,工程建设都是草台班子,从管理到质量都没有保障。如果是重点项目,危害就太大了。四是,挂靠人以公司名义进行工程承包,自然也就以公司的名义参加社会经济活动。出了问题,都要总公司承担最后法律责任。
中科建的问题,就反应了这个情况,下面的分公司干的事情太多了,而挂靠的人也是什么情况都有,真正负责任的还好。如果只是认为国企的资源不用白不用,这就坏事了,他们打着国企的牌子,行个人那些私利之目的。那么这个挂靠链条连就很难控制了。中科建应该就是这个问题,失控了。按说,央企根本不需要向个人借高利贷。那么这些乱七八糟的借贷就应该是这些下属公司形成的债务。
这就很危险了,我们知道,这种情况,其实并不少见,很多大公司都存在这个问题。中科建暴露出来的问题,虽然也是开发公司的问题,但是,实际上是另一个方面的问题。【本文由“马跃成”账号发布2020年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