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海军和海上能力:新的作战动态【上】

幼萱解析 2024-03-20 08:37:06

亚太地区的海军和海上竞争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更加激烈的阶段,将对战略平衡产生影响。在中国海军能力达到新水平时,美国及其盟国也加大了对自身能力的投资,并正在以重要的方式调整其行动态势。不断调整的海上舞台尽管乌克兰战争被普遍认为是一场陆地战争,但也有重要的海上因素,就技术变革以及海军和其他海上力量海上活动的能力和行动发展的规模和范围而言,亚太地区仍然是一个在“不断调整”的海上舞台。

机动优势。亚太地区的能力发展对海军提出了新的作战要求和活动模式。这些新的要求和模式本身就具有战略影响,增加了未来几年管理海军竞争的复杂性。亚太海上悖论?中国海上力量的增长令人瞩目,而且仍在继续。然而,美国及其盟国和合作伙伴可能正在夺回一些重要优势--中国海军可能因此而调整自己的雄心和计划。

亚太地区正在进入海军和海上。竞争的新阶段。2022年最引人关注的地区海军发展是6月17日中国第三艘航母“福建”号下水,是中国第一艘完全自主设计的航母。该航母的能力也将大大超过中国解放军海军现役的前两艘航母。因此,这艘新航母表明中国海军在整体能力和目标转型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当“福建”号开始服役时--可能是在2024年或2025年--很可能会发现自己所处的区域海洋环境正处于重大转变之中。除了中国海军和中国其他海上力量的持续快速发展,也许同样重要的是其他地区国家的海军和海上能力和态势也在逐步变化。尤其是自2021年至2023年,各国之间的互动、互操作性甚至一体化程度都明显提高。因此,一些人认为海军平衡似乎正不可阻挡地向有利于中国的方向转变,但美国及其盟国和伙伴可能正在重拾优势。

然而,评估这些动态是如何发展的--以及如何判断它们对地区稳定和亚太战略平衡的影响--目前还很难得出明确结论。尽管2022年2月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导致欧洲-大西洋地区地缘政治风暴肆虐--以及从随后的严峻冲突中吸取的教训,包括海军领域的教训--但从长远来看,中国的崛起仍然是战略风向标。2022年10月公布的最新版《美国国防战略》继续将中国作为美国国防部的“步伐挑战”。同样,亚太仍是“不断调整的海上舞台”。这不仅体现在潜在的高强度对抗方面,也体现在武装冲突之外的竞争。与此同时,快速的技术变革和不断变化的战略态势使日益复杂的地区海域更加难以预测。这些动态正在产生新的和具有挑战性的能力要求以及新的作战模式。中国作为竞争对手和潜在对手的崛起,给美国带来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从未经历过的结构性挑战,

特别是因为在重要领域--如造船基础设施--中国可以超越美国。因此,美国海军的未来之路仍然是华盛顿激烈讨论的主题。美国盟友和伙伴的作用很可能会改变海洋领域的游戏规则,因为这些行为体会重新调整其政策和计划,并寻求与美国和其他行为体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过去,华盛顿对与盟友和伙伴合作的概念有时只停留在口头上,有时则相反。然而,美国国内有一种新的认识,即这些伙伴关系现在至关重要,尤其是与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的伙伴关系。此外,这三个国家也有同样的认识,而且它们之间的关系正日益密切。美国官员断言,这种合作可以提供不对称优势(不过目前仍在努力争取这种优势)。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之间的战略能力协议或许是美国重振地区合作方面最主要的新工具。该联盟于2021年9月成立,

其核心内容是为澳大利亚皇家海军联合提供核动力潜艇能力。还有第二个合作支柱--关键新兴国防技术,其中许多技术对海事领域的行动至关重要--最终可能证明其重要性至少不亚于潜艇。在面临重大挑战和潜在摩擦时,这些日益可互操作、甚至可互换的盟友和伙伴能在多大程度上团结在一起,将对未来几十年的地区海军和海上平衡至关重要。在此背景下,区域外的参与者,尤其是欧洲强国,也可能会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可能是几年前无法预料到的。整个地区以及华盛顿和北京的预期是,中美之间的竞争将会加剧。与此同时,拜登政府于2022年10月公布的新国家安全战略称,世界正处于“决定性十年”的初级阶段。鉴于海军采购历来具有长期性和进展缓慢的特点,意味着海军和海上能力发展更加紧迫,对包括地区国家在内的各国都是一个重大挑战。

在几乎不可避免地变得更加复杂和高度紧张的海洋环境中,管理不断变化的海军平衡也可能变得更具挑战性。

不断调整的海上舞台。乌克兰战争给欧洲-大西洋地区内外带来了深刻的安全冲击。也许最值得注意的是,俄乌战争促使人们对重新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的看法发生了范式转变。俄乌战争还带来了重要的行动教训,这些教训正在全球范围内,包括海军和海上领域进行分析。尽管人们普遍认为这场冲突主要是一场发生在欧洲家门口的陆地战争,但其海上方面也非常重要。海军和海运方面的教训包括强调全球贸易体系的相互关联性及其对海上交通动脉或海上交通线的依赖性,以及海军封锁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围绕封锁乌克兰谷物出口的国际关注就证明了这一点。2022年4月俄罗斯黑海舰队旗舰“莫斯科”号的巨大损失--尽管部分原因可能是某些非常特殊的作战环境造成的--提醒了海上力量(包括主要国家海军)在沿岸地区作战的风险,

因为相对较小但精确的反舰系统和瞄准这些装备的手段会带来极大风险。这种能力仍然在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中扩散,包括亚太地区的一些行为体。同样,乌克兰于2022年10月29日使用无人驾驶飞行器和无人驾驶水面舰艇对黑海舰队塞瓦斯托波尔基地进行打击,在世界海军界敲响了警钟,即使这种方法只是利用了新兴技术的不对称战术。更广泛地说,除了人员损失之外,乌克兰战争还提醒人们高强度冲突在物质方面的代价--关键平台和装备不可避免的损失和损坏、高昂的武器装备开支以及巨大的维持和供应需求。所有这些显然都适用于亚太地区,尤其是海上领域。尽管从俄乌战争吸取了各种教训,但亚太地区的海上竞争步伐仍在加快。无论是在能力发展的规模和全面性上,还是在可威胁海军编队的精确系统的覆盖范围上,或是在技术变革的速度上,该地区都在树立标杆。

最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一直在发展反舰弹道导弹能力,即DF-21D和DF-26B系统,估计最大射程分别为1500公里和3000公里。国内还部署了一系列其他远程反舰装备,如YJ-18巡航导弹,该导弹可装备水面舰艇、潜艇和飞机。与此同时,由于多年来美国及2021年10月29日,在位于珀斯的澳大利亚皇家海军斯特灵海军基地,一艘澳大利亚“柯林斯”级潜艇及其身后来访的英国“机敏”级核动力攻击潜艇。

其盟国和伙伴的大部分注意力都转移到了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上,因此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一直在追赶这一军事技术领域的发展。包括天基系统在内,日益全面的情报、监视和侦察(ISR)网络不断部署,由此带来了更强大、影响更深远的瞄准能力,再加上将人工智能应用于系统和数据分析的可能性,意味着能力更强的反舰导弹将对海军编队,特别是前沿部署的海军编队构成越来越大的挑战。对于海上部队来说,在作战效果和所涉及的风险之间确定最有效的平衡变得越来越困难。这些发展可能至少会改变未来海上对抗时初期交火的性质。事实上,这些发现已经引发了一场讨论,即前沿部署的海军部队所面临威胁的杀伤力和范围是否变化太大,以至于各国现在需要一套不同的能力才能在海上取得优势。这种争论甚至延伸到海军部队本身是否是最有效的手段(至少在任何对抗的初始阶段),

或者替代手段--如远程陆基空中力量--是否可以成为主要的解决方案。新型高超音速武器能力的出现及其对海军构成的威胁加剧了这些挑战。据报道,2022年4月,中国海军新型055型“仁海”级巡洋舰进行了首次高超音速武器试验,预示着新作战环境的到来。美国海军方面已确认,将继续推进改装朱姆沃尔特级巡洋舰的计划,以便从2025年起安装高超音速武器,并从2029年起在“弗吉尼亚”级核动力导弹潜艇上部署高超音速武器。在更快、更精确、更机动和射程更远的反舰武器扩散的同时,越来越多地使用无人或自主系统,包括在蜂群战术中使用这些武器也是大势所趋。这些武器尤其可用于竞争日益激烈和重要的水下和海底空间。中国正在建造一系列无人和自主系统,包括“滑翔”潜水器,以收集海洋环境的信息,但也越来越多地用于监视,

作为可部署和固定传感器系统网络的一部分。在这方面,中国在一定程度上追随了美国的脚步,美国也一直在发展基于无人潜航器的能力。除中国和美国外,澳大利亚、印度、日本和韩国等其他国家也在开发或考虑开发日益先进的无人潜航器,以应对日益增长的威胁感和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新技术。这一趋势与潜艇能力的持续发展相辅相成。这些发展彰显了水下领域在地区海军和海上计算中日益重要的战略意义。亚太地区不仅在高端海军能力发展努力和对抗方面,而且在武装对抗门槛之下的灰色地带行动方面,一直引领着挑战的步伐。此类行动旨在施加渐进的胁迫性影响,以改变海上现状,尤其是在南海。这种活动一直在考验海上安全部队的理论、行动和战术方法,以便能有效应对。这也推动了能力需求的变化,同时技术变革也在这一竞争领域发挥着作用。

当然,亚太地区并不是一个铁板一块的地区,这一点在海事领域与其他任何地区一样真实。并非所有地区国家都从大国竞争日益加剧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邻国,或者至少仍在努力避免选边站,而更倾向于寻求以地区为导向的解决方案。许多国家对关键安全优先事项的看法大相径庭。对一些地区国家而言,首要的安全问题与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有关。亚太地区是受这一挑战影响最大的地区之一。美国情报界和许多分析家和评论家认为,太平洋地区的小岛屿国家非常脆弱,在海军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发展和作战任务方面,亚太地区将走在前列。这些能力将包括救灾支持平台,这些平台能够在更极端的条件下运行,符合环境和排放目标,其船员配备和任务越来越注重环境响应。应对气候和环境挑战及其影响也将为加强国际合作提供机会。

2022年1月汤加海啸的国际应对措施提供了一个案例研究,体现了竞争所带来的挑战、不足、合作机会和风险。

不断变化的海军平衡。亚太地区主要是一个海上战场。这种观点可能不是所有地区国家对威胁的看法,也不总是反映在海军在国家军事机构中的地位上。然而,自1945年以来,正是在亚太地区,国家之间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可能在海军和海洋领域爆发摩擦。因此,地区海军平衡及其发展的重要性与日俱增。2022年1月26日,在汤加努库阿洛法,澳大利亚皇家海军阿德莱德号停靠在武纳码头,以运送海啸后的援助物自本世纪初以来,亚太海军发展经历了两个不同的阶段,现在已进入第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海军投资和能力发展显著增加,尤其是中国,全球海军力量的重心也决定性地向亚洲转移,而经济实力转移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这一过程。2014-15年前后,随着中国海军引人注目的能力发展开始趋于成熟,

中国自信心也日益增,2022年1月26日,在汤加努库阿洛法,澳大利亚皇家海军阿德莱德号停靠在武纳码头,以运送海啸后的援助物资。

活动一直在考验海上安全部队的理论、行动和战术方法,以便能有效应对。这也推动了能力需求的变化,同时技术变革也在这一竞争领域发挥着作用。当然,亚太地区并不是一个铁板一块的地区,这一点在海事领域与其他任何地区一样真实。并非所有地区国家都从大国竞争日益加剧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邻国,或者至少仍在努力避免选边站,而更倾向于寻求以地区为导向的解决方案。许多国家对关键安全优先事项的看法大相径庭。对一些地区国家而言,首要的安全问题与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有关。亚太地区是受这一挑战影响最大的地区之一。美国情报界和许多分析家和评论家认为,太平洋地区的小岛屿国家非常脆弱,在海军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发展和作战任务方面,亚太地区将走在前列。这些能力将包括救灾支持平台,

这些平台能够在更极端的条件下运行,符合环境和排放目标,其船员配备和任务越来越注重环境响应。应对气候和环境挑战及其影响也将为加强国际合作提供机会。2022年1月汤加海啸的国际应对措施提供了一个案例研究,体现了竞争所带来的挑战、不足、合作机会和风险。

不断变化的海军平衡。亚太地区主要是一个海上战场。这种观点可能不是所有地区国家对威胁的看法,也不总是反映在海军在国家军事机构中的地位上。然而,自1945年以来,正是在亚太地区,国家之间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可能在海军和海洋领域爆发摩擦。因此,地区海军平衡及其发展的重要性与日俱增。2022年1月26日,在汤加努库阿洛法,澳大利亚皇家海军阿德莱德号停靠在武纳码头,以运送海啸后的援助物自本世纪初以来,亚太海军发展经历了两个不同的阶段,现在已进入第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海军投资和能力发展显著增加,尤其是中国,全球海军力量的重心也决定性地向亚洲转移,而经济实力转移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这一过程。2014-15年前后,随着中国海军引人注目的能力发展开始趋于成熟,

中国自信心也日益增强(尤其是在南海岛礁开发和加固方面),该地区的国家间竞争进入了第二个更为激烈的阶段。澳大利亚、印度、日本、韩国和美国加强海军能力的计划也开始取得成效,使地区海军的平衡不断发生变化。海军发展的第三个也是最新的一个阶段大约始于本世纪初,美国和包括澳大利亚和日本在内的其他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国防战略文件,其基调发生了变化,该地区的计划和态势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中国海军继续在扩充舰队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新型高能力水面舰艇和其他重要平台相继服役。中国海军的潜在能力似乎也将迈上一个新台阶,包括作为一支成熟的蓝水力量部署到岛链以外的地区,最初的重点可能是印度洋。与此同时,面对更加激烈的政治和外交环境,美国及其一些重要盟国和伙伴也增加了海军投资和作战准备。

此外,他们的努力正在以有利于他们的方式促进海军平衡的转变。与此同时,所有主要角色的部署和行动都变得更加自信,使得预测该地区海上事件如何演变变得更加困难--尤其是在部署、海军近距离相遇的可能性增加以及(尤其是在南海岛礁开发和加固方面),该地区的国家间竞争进入了第二个更为激烈的阶段。澳大利亚、印度、日本、韩国和美国加强海军能力的计划也开始取得成效,使地区海军的平衡不断发生变化。交”可能升级等方面。也许至少部分出于预算方面的考虑,美国国防部现在经常称解放军海军为世界上最大的海军,至少在舰艇数量上是如此。国防部在2022年11月向国会提交的中国军力报告中称,中国舰队拥有约340艘“作战力量”(航空母舰、驱逐舰和其他主要水面作战舰艇、潜艇、两栖舰艇、水雷战舰和舰队辅助舰艇)。

与此类似,美国海军目前拥有约294艘舰艇,但这些舰艇往往比中国海军的同类舰艇更大、能力更强--不过舰龄也更长。报告还称,预计到2025年,中国海军的战舰数量将增至400艘,到2030年将增至440艘。然而,与舰艇数量同样重要的是,解放军现役部队的质量和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人们普遍认为,对中国海上力量进行评估必须考虑到中国海警和海上民兵。中国发展反舰弹道导弹及其他反舰导弹以及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为航母在未来高强度对抗中的作用,以及美国海军航母(或其他国家的航母)在涉及中国的重大场景中的作用方面,激发了大家的讨论。因此,中国海军目标就是对航母航空力量的投资。【未完待续】请继续关注下一期。

0 阅读:2
幼萱解析

幼萱解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