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爆发后,斯大林为何希望战争多打几年,规模再大一些?

俊德谈历史 2023-06-11 02:09:09

朝鲜战争爆发后,毛主席就是否参战问题与斯大林进行过反复磋商,最终决定出兵,于1950年10月19日派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并取得最终胜利。

三年抗美援朝,我国因战牺牲18万人,战争直接消耗约62亿元人民币,另欠苏联13亿美元,合人民币约34亿(1953年汇率:1美元=2.617元人民币)。苏联在战争中也给予了中朝两国有力的支持。

然而,在战争结束的几十年后,俄罗斯《独立军事评论》刊发文章,披露了斯大林与朝鲜战争的不少内幕,其中最让人惊讶的,莫过于“斯大林曾想让朝鲜战争多打几年”的想法。

战场不在苏联境内,苏联也不是直接参战方,打再长时间,对苏联都不会有太大影响。但斯大林为何希望多打几年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斯大林会有这种想法的底层逻辑。

战争爆发前,从1948年到1950年,金日成针对半岛统一问题给斯大林拍发了几十封电报,寻求斯大林的支持。

斯大林最终决定支持平壤,于1950年1月底致电苏联驻朝大使,要他向朝方转达:愿意接见金日成,也可向朝鲜提供帮助。

斯大林的表态让金日成非常高兴,赶到莫斯科与斯大林进行多次秘密会晤。

斯大林承诺,苏联会在危急时刻出兵相助朝鲜,但前提是“确保华盛顿不会介入”。

金日成则保证“美国人不会冒险卷入”,并信心满满地表示,朝鲜人将依靠自身力量取得胜利。

斯大林同时提醒金日成:应取得精通亚洲事务的毛泽东的帮助。

金日成遵照斯大林的叮嘱,派朝鲜人民军政治部主任飞赴北京,向毛主席、周总理等人通报了与斯大林的会谈结果。

5月13日,毛主席在中南海接见了金日成,提醒他说,美国人可能会介入军事行动。但此时的金日成信心满满,对主席的忠告并不在意。

相反,斯大林的承诺给了金日成无比的信心,在朝鲜战争前期取得一系列胜利,大有一旦苏联出兵,即可统一半岛之势。

但是在这紧要关头,斯大林却耍了个手腕,让金日成“美国人不会冒险卷入”的保证化为泡影。

1950年6月25日,联合国安理会就朝鲜“入侵”韩国召开会议,讨论谴责朝鲜的决议案。

可是在当日凌晨,斯大林突然命令苏联驻联合国代表雅可夫·马利克缺席当天的会议,理由是安理会拒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常任理事国地位。

新中国成立后,苏联与我们和衷共济,为新中国进入联合国做着努力,从1950年1月起就以此为由抵制安理会会议。

但是在联合国安理会投票表决谴责朝鲜的关键时刻,拥有一票否决权的苏联缺席会议,导致在当天的会议上,在美国及其盟国的主导下,通过了谴责朝鲜的决议案。

之后,斯大林再次授意雅可夫·马利克缺席安理会紧急会议,让美国再次操纵联合国,通过了诬称朝鲜为“侵略者”的议案,许可在必要情况下,可以出动国际武装力量“制止朝鲜人民军的侵略”。

1950年7月7日,以美国为首、有15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军”组建完毕,并很快开赴朝鲜。

斯大林从1924年执掌苏联,有着高超的政治智慧,连着两次缺席安理会会议将意味着什么,他自然很清楚。可是他为何在这关键时刻撒手不管,让美国有机会上下其手,达到出兵朝鲜的目的呢?

直到多年后,人们才通过一些解密文件得知斯大林的想法。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斯大林认为朝鲜战争对苏联有利。

比如,一份由斯大林本人草拟的文件称,我们暂时退出安理会,出于四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向世界显示苏联与新中国精诚团结;

第二,鉴于美国拒绝让新中国进入安理会,此举可以彰显美国外交政策的愚蠢和荒谬;

第三,两个大国(指苏联和新中国)的缺席,足以使安理会通过的决议丧失法律效力;

第四,可以使美国不受约束地利用其在安理会的多数优势,多干些蠢事,这样美国民众就能认清政府的真实面目了。

斯大林还认为,美国一旦被困远东,并把中国拉入朝鲜战争中,那么,美国将无法战胜武装力量强大的中国,不得不全力投入到战争中去。如此一来,美国就无力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为欧洲共产主义的发展巩固赢得时间。并且,中美之间的战争将在整个东亚地区掀起革命浪潮,从全球力量平衡的角度来看,这对我们(苏联)是非常有利的。

斯大林在文件中强调,“如果战争不可避免,那就让它现在到来吧!”

战争爆发后,中国不得不作出反应,这正是斯大林所期待的。

但是毛主席给斯大林发报称,中方参战不仅会造成美中对抗,还可能把苏联卷入战争,引发极其严重的后果,因此建议暂缓派兵增援。

斯大林却回电说,我们不应该对此后果感到惧怕,如果战争不可避免,就让它来吧,而不是等到数年后,等到美国的盟友日本恢复了元气,美日在亚洲有了韩国这个桥头堡之后……

在斯大林的坚持下,毛主席最终决定出兵援朝。

当战争进入僵持阶段后,交战双方均牺牲巨大,有停战的意愿。可是,是战是和,是打还是谈,苏联与我国意见始终不一致。

从1951年6月至1953年7月,交战双方共进行了158轮艰苦的谈判,才最终签订停战协议。而在这个过程中,斯大林始终坚持要“打下去”。

1952年8月,斯大林在莫斯科会见到访的周总理时说,美国人很清楚,战争对他们很不利,希望快点结束。而我们需要继续坚持、忍耐……美国现在已哭声一片,如果战争规模再大一些呢?所有人都该哭泣了。

斯大林想要美国所有人哭泣,可是到那时,中国人和朝鲜人难道就不哭泣了吗?显然,斯大林不仅不想让战争结束,反而希望战争打得时间再长一些,规模再大一些,以此来拖垮美国,赢得美苏争霸的胜利。

但是,战争符合苏联的利益,却不符合中朝两国的利益,并让两国付出沉重代价,与我国急需一个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以集中力量搞经济建设的愿望背道而驰。

可是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各方面都需要苏联支持,很多时候不得不考虑斯大林的意见。

直到1953年3月5月斯大林去世,周总理去莫斯科参加葬礼,向苏联领导人马林科夫、贝利亚和赫鲁晓夫转达中国政府主张加快朝鲜和平谈判的立场时,苏联领导人才表示赞同。

不久,苏联部长会议作出决议,否定了斯大林继续朝鲜战争的主张:“继续那个路线是不对的……”这样,交战双方才在1953年7月回到谈判桌前,签署了停火协议。

1 阅读:16

俊德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