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人们谈论较多的除了新冠,还有一个现象就是新冠自检是阴性,但又咳得很厉害,有的小孩中招后,整天整夜睡不着,非常难受。
从临床描述症状看,很可能是一个新对手和新面孔——“百日咳”。
百日咳是一个古老又狰狞,嚣张又低调,熟悉又陌生的呼吸道传染病。
古老:我国早在隋朝就有记录,中医巢元方记载是“长时咳”,欧洲十七世纪记录并命名为“百日咳”。
狰狞:在很长时间里,百日咳是不治之症,几乎和伤寒、肺痨、中风等疾病齐名。
嚣张:一旦感染百日咳,整日咳不停,生活完全打乱,甚至咳得背过气去,危及生命。
低调:病症来临前非常平静,很难察觉,尤其是喜欢向儿童、婴儿下手,令人头痛。
熟悉:很多老一辈人都受过百日咳折磨,年轻一辈是从小接种百日咳疫苗而知道病名。
陌生:这个病近几十年被疫苗和药物压制得死死的,多少年没听说过了。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是一种可传染、可致死的呼吸道疾病,在我国列入乙类传染病管理。该病在20世纪由比利时科学家从实验室分离出来,大约3—5年流行一次,收割一批生命。
随着抗菌药物研发和应用,百日咳病菌的“好日子”到头了,从不可一世变成可治能治的一般疾病,随着百日咳疫苗的成功应用,百日咳成为现代医学发展的“垫脚石”。
我国从1950年代起研制成功百日咳疫苗,1978年纳入儿童免疫计划,为国民免受百日咳侵袭筑起了防护屏障。
但这两年,百日咳有“卷土重来”的趋势,我国疾控中心负责人在本月16日“2024疫苗与免疫大会”强调,要对百日咳引起重视。从我国疾控中心官网权威发布的数据看:
今年1月份、2月份,全国报告确诊的百日咳32380例,有13例死亡,病例数是2023年同期的23倍。今年前2个月的病例数,就接近2023年全年数的85%。
百日咳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其病程可长达3个月,一直咳不停,易反复,还可能出现并发症,发展有3个阶段:
一个是初期,可表现为持续1周的感冒症状,流涕、喷嚏、发热、咳嗽等,此阶段可传染他人。
一个是痉咳期,持续约2—6周或更长,先出现阵发性咳嗽,然后来一个深吸气性哮鸣声,咳嗽伴有呕吐,呼吸道有大量黏稠分泌物。
一个是恢复期,持续2—4周的咳嗽下降期。
在痉咳期,可伴有多种并发症,包括结膜下出血、鼻出血、尿失禁、气胸、无法入睡、脑病、肺高压、肾衰竭、肺炎等等。
百日咳对所有人群易感,但特别喜欢袭击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尚未接种或未全程接种疫苗,未建立有效防范屏障的婴幼儿。
那是不是接种过百日咳疫苗,就可高枕无忧了?并不是。因为疫苗的“保护期”只有5年左右,随着时间推移,抗体水平下降,需及时加强免疫。
而且,有的幼儿患病,很可能是大人传染的,同样的病症,大人可能不算太严重,但作为脆弱的婴儿,就比较揪心了。
如何确诊百日咳中招了?由血常规、血清检查和百日咳杆菌核酸检测可确认,其中白细胞偏高、淋巴细胞大量升高,意味着感染了,而且核酸为阳性,就可知结果。
百日咳的治疗已有比较成熟的方案,如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百日咳诊疗方案》(2023版),就有明确的办法,但在病情初期患者或家长一旦误判,可能会让病情迅速加重。
常见的错误操作是:“公式化”般地服用止咳药,这是不对的,不祛痰就止咳,是比较危险的。
那么,确诊百日咳,咳得难受,该如何治疗?国家发布的诊疗方案,有2类西药,5个中药。
西药类:
1、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等。但国人有个特殊情况:不少病人平时滥用抗生素,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
2、如果存在耐药情形,或者明确的用药禁忌症,可口服复方磺胺甲恶唑,但可能会出现结晶尿、肾功受损、皮疹等副作用。
对于2月龄以下的婴儿,可使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等药物除菌。所有病患,越早遵医嘱对症合理使用药物,病情受控越早。
中药类:
1、发病初期:
轻症用“甘桔汤”,出自《小儿药证直诀》,全方由甘草、桔梗2味药组成,可加荆芥、防风、黄芩、升麻、前胡、羌活等药物。
重症用“麻杏石甘汤”,出自《伤寒论》,全方由麻黄、杏仁、生石膏、甘草4味药组成,可加桔梗、黄芩、瓜蒌、浙贝母等药物。
2、痉咳期:
轻症用“宁嗽汤”,出自《仁斋直指方论》,全方由桑白皮、紫苏子、细辛、五味子、桔梗、甘草等12味药组成,可加麦冬、知母、百部、款冬花、芦根等药物。
重症用“苇茎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全方由苇茎、薏仁、桃仁、瓜瓣4味药组成,可加杏仁、白茅根、紫菀、知母、甘草等药物。
3、恢复期:
可用沙参麦冬汤,出自《温病条辨》,全方由沙参、麦冬、玉竹、甘草等7味药组成,可加桔梗、茯苓、陈皮、川贝、知母、桑白皮等药物。
使用中药,一定要遵医嘱,辨证使用,不可乱用。而且,如果是小孩喝中药,需要用一些法子让他们乖乖喝下去,很考验家长智慧。
除了正确合理用药,生活中饮食调理也可有效缩短百日咳病程,包括4条:
1、防止吃干燥类食物,如面包、饼干、油炸食物、干吃面等。
2、防止生冷食物,不喝凉水、冷饮、冷牛奶,不吃海鲜、冷冻食物等。
3、防止太过甜腻的食物,如点心、糖果、奶油、红薯等。
4、防止油腻食物,如红肉要少吃,不吃鸡肉和飞禽,火锅要暂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