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时期著名禅僧画家若芬玉涧四幅传世经典书画作品赏析
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古人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古画中出现的那些生活用品、山川河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水平,结合古画年代背景的记载,赏画更是别有一番趣味。
西方画应该是西方之文明物,中国画应该是东方之文明物。我们都应该好好的,用心的去感受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灿烂文化,这些都流淌在我们每个人的血液中,舍不得也割不断。
——题记
南宋(公元1127年-公元1279年)是中国古代上承北宋下启元朝的朝代,由赵构创立,定都临安,与北宋统称为宋朝,共传5世9帝,享国152年。
南宋初期不断与金交战,绍兴和议(公元1141年)后,南宋放弃淮河以北地区,双方形成对峙局面。在宋孝宗时期有过数次北伐,都无功而返。后期蒙古崛起对南宋进攻,南宋抵抗多年后最终于1279年被灭。南宋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繁荣,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王朝,其灭亡的直接原因是漠北游牧民族对宋朝先进生产关系的毁灭性打击。
宋代绘画是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高峰。南宋退至杭州以后,宗室子弟也随之退至杭州,宗室子弟多具艺术兴趣、禀赋、修养。南宋虽偏安江南,但在绘画上却依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宫廷绘画仍是当时绘画发展的主流,江南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使南宋绘画别具自己的特色。山水画从北宋全景式的大山大水及松石,变成了用笔简括、章法谨严、高度剪裁的边角特写。人物画着重挖掘人物的精神状貌及动人的情节,注重塑造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花鸟画努力进行形象提炼,有着高度的写实能力。而千姿百态的西湖画更显示了南宋画的特色。此时的文人士夫画在主观的表达和笔墨效果的探索上亦有较大的贡献。夏圭、马远、李唐和刘松年并称南宋四大画家。以及扬无咎、林椿、李嵩和梁楷等四位大画家绘画赏析。今天我们欣赏南宋著名画家若芬玉涧等画家作品。
下面我们一起欣赏南宋著名禅僧画家若芬玉涧绘画作品
若芬玉涧(生卒年不详)天台宗僧人,在宋末元初的画坛中,以“玉涧”为名号的僧人,有莹玉涧、若芬与彬玉涧三人。其中彬玉涧生平不详;而莹玉涧根据《图绘宝鉴》的记载,为西湖净慈寺禅僧,师惠崇画山水;若芬玉涧根据《松斋梅谱》的记载,则为金华曹氏子,是天台宗僧人,曾任天竺寺书记,善画云山。经过日本学者铃木敬的考证,现在学界多半认为若芬玉涧就是《庐山图》等作品的作者。
根据相关学者研究:若芬,俗姓曹,字仲石,号玉涧,9岁出家在宝峰院,后为杭州上天竺寺书记,除赞扬佛事外,以书画寓意,声誉颇高。晚年于家乡山涧苍壁之胜地,建造一亭,自称玉涧,又面对芙蓉峰建一楼阁,自号芙蓉峰主。据当地宗谱排行推论,疑其父为瓘,行千十六,生二子: 讳孝恩、讳孝则。孝恩字仲永。孝则字仲谋,过继给叔叔。而玉涧若芬字仲石,却没有记载。瓘与玉涧若芬(字仲石)是否父子关系,其生卒都需要进一步考证。
若芬玉涧传世主要绘画作品有《庐山图》(冈山县立美术馆蔵)、《庐山瀑布图》(冈山县立美术馆蔵)、《潇湘八景图》(现仅余三副,《山市晴岚图》东京出光美术馆藏、《远浦归帆图》名古屋德川美术馆藏、《洞庭秋月图》东京国立博物馆藏)等。
从南宋到元代初,玉涧等画家有彬玉涧、玉涧若芬、莹玉涧,原来孟玉涧的名字是众所周知的。其中玉涧若芬的想法比室町时期更有力,但也有比当时更为莹玉涧的见解,现在也没有解决。玉涧若芬是浙江省金华出身的天台宗僧人,字为仲石,是上天竺寺的书记,周游各国晚年隐居在故乡,除了墨梅、竹石之外,还描绘了西湖、潇湘等山水。相传莹玉涧是杭州西湖净慈寺的禅僧。均生卒年不详。
玉涧玉管。(13世纪·年代不详)中国南宋末至元初画僧。与日本美术史上著名的《庐山图》、《潇湘八景图》的作者相比,天台的僧人?玉涧若芬。浙江金华人,字仲石。据说他成为杭州上天竺寺的书记,之后回到家乡,在“涧”之意的溪流附近的景观地上建了一个亭子,号为“玉润”,与文人交游。
南宋著名禅僧画家若芬玉涧《庐山图》赏析
南宋著名禅僧画家若芬玉涧《庐山图》13世纪,著名画家,日本冈山县立美术馆蔵。原本是京都广隆寺的什物(宝物)。这幅图在佐久间将监真胜(1570--1642)收藏时,为了茶会中悬挂之便,于1653年被截为三幅,目前所见的是右段。只有二分之一。
该画是一幅绢本水墨画,画面布局只有二分之一在左下角绘三个层次的山峦,前、中、後三个山头墨色浓淡分明,在山间有飞瀑泻下。在右边留下一大半空白,玉涧并题“过溪一笑意何疏,千载风流入画图,回首社贤无觅处,炉峰香冷水云孤”。这一幅画的意境很明显的,是写东晋时代慧远在庐山办莲社,弘扬佛教净土法门。同时亦涵盖慧远法师立誓发宏愿,终年在山办道,以溪为界不下山,而有“虎溪三笑”的故事。诗中,玉涧使用了两个与庐山有关的典故,一是以陶渊明、慧远、陆修静为主角的“虎溪三笑”的传说;一是慧远、刘遗民、宗炳等十八人结“白莲社”,所谓莲社十八贤的故事。
再看若芬玉涧的《庐山图》,乍看画面简单,细读又极为复杂。画家以浓淡干湿粗细各不相同的笔触画出动势不一的三座主峰,让人联想到苏轼的《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中画里,均富含哲理禅思。画面右方题云:“过溪一笑意何疏,千载风流入画图;回首社贤无觅处,炉峰香冷水云孤。”余城亦云:“是知所画明为庐山香炉峰,暗喻晋慧远、陶渊明和陆修静的“虎溪三笑”故事。”因此,所画虽为山,实另有所指,已入“见山不是山”的境界。显然南宋禅意画,形而上的感性思维已成为画面的主体,所描绘的客观物象已沦为寄情之客体。
南宋著名禅僧画家若芬玉涧《庐山瀑布图》赏析
无图
南宋著名禅僧画家若芬玉涧《庐山瀑布图》此幅图表现庐山瀑布,但作图构思中怕是也少不了石梁飞瀑的印象吧。冈山县立博物馆藏玉涧的《庐山瀑布图》,是自宋以来中国水墨画的一个题材,它也影响了日本水墨画,成为日本水墨画的一个题材,或直接使用原潇湘八景,或转化成日本各地的八景,甚至在一些庭园里出现了八景和八景亭等景物或建筑,尽管有的是指日本之景。若芬玉涧的潇湘八景图的传入日本及保存,对此影响功不可没。
南宋著名禅僧画家若芬玉涧《潇湘八景之山市晴峦》赏析
南宋著名禅僧画家若芬玉涧《潇湘八景之山市晴峦》纸本墨笔 纵33.30厘米横83.3厘米。东京出光美术馆藏。题跋:雨拖云脚敛长沙,隐隐残红带晚霞。最好市桥官柳外,酒旗摇曳客思家。
山市晴峦图为潇湘八景图卷之一。玉涧此作,纯用水墨绘制,笔法粗简恣率,画风近牧默。《山市晴峦》一景最能表现玉涧个人大胆运用水墨的风格。画中水墨淋漓,下笔极为快速地'涂抹’出前景的野桥、岩块,写实,浓墨挥扫,景中有景,实中有虚。中景行人与笼罩在雾气中的山村,物象俱残缺不全,既即兴而又抽象,中景取神,寥寥数笔深墨勾写, 山市人物,腾云驾雾,神采逸出。远山取势,粗笔淡墨,云山烟起,远观之下却又与王洪较为详细的描绘呈现着一致的结构。他与王洪的最大差异在于完全不对水面进行描写,也缩减了在画面上的比例,这似乎与牧溪的图式简化有异曲同工之处。 墨色近深远浅,空间层次变化,极有韵致。画后题识“雨拖云脚敛长沙,隐隐残虹带晚霞。最好市楮官柳外,酒旗摇曳客思家。山市晴峦。”
南宋著名禅僧画家若芬玉涧《潇湘八景之远浦归帆》赏析
南宋著名画僧若芬玉涧《潇湘八景之远浦归帆》纸本墨笔 纵30.6厘米横77厘米。名古屋德川美术馆藏。题跋:无边刹境入毫端,帆落秋江隐暮岚。残照未收渔火动,老翁闲自说江南。远浦归帆。此幅是玉涧绘“潇湘八景”的远浦归帆一景,用禅意笔调画出了云水迷离、烟霞吞吐的潇湘山水 。
南宋著名禅僧画家若芬玉涧《潇湘八景之洞庭秋月》赏析
南宋著名禅僧画家若芬玉涧《潇湘八景之洞庭秋月》纸本墨笔,东京国立博物馆藏。题跋:四面平湖月满山,一阿螺髻镜中看。岳阳楼上听长笛,诉尽崎岖行路难。玉涧的这三幅作品都有七言绝句与标题写在左方意指水面的空白之上。我们在下方传为夏珪所做的《洞庭秋月》上也可看见题诗,画面上方是惠洪的题诗。整个作品风格属于13世纪之作。由此可见,诗画合璧是作为八景图的一种模式在13世纪存在。
中国古代绘画发展到宋代,可谓登峰造极,宫廷画、文人画、民间画百花齐放,扬无咎极简的画风,画出的梅花可谓在当时独树一帜,他用简练的笔墨传达出了丰富的情感和内容,从而把写意画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使时人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