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聊聊CXO行业。
CXO这几年饱受宏观经济和地缘冲突困扰,以药明康德为例,上一轮股价高点是165元,历经三年多的漫漫熊途,直到37.3元才见底,跌幅高达77%。
但是,最近这半年以来,药明A股从最低点已经悄悄上涨了86%,出乎很多人意料吧。真是应了一句老话,“牛市在悲观中诞生,在怀疑中成长”。我想,现在的CXO就处于怀疑阶段,大家的分歧越大,股价弹性却更有爆发力。
借着药明康德发布2024年年报的机会,本篇文章想弄清一个问题,CXO行业到底边际改善了没?现在是否有投资价值?
康德2024年报的亮点啰里啰唆的财报常规数据我就不说了,重点说说我关心的一些指标。
自由现金流:2024年84亿,2023年78.7亿。增加。
净现金:2024年123亿,2023年75亿。增加。
有息负债:2024年60.8亿,2023年62.5亿。有息负债率也从2023年的8.5%降到7.6%。改善。
扩张性投资:2024年11亿,2023年46.4亿。这是2018年以来的最低值。
股东回报:2024年度现金分红和回购累计58.35亿,占归母净利润的62%。
预收款:看下图。由于CXO行业属于订单前置型,预收款的变化能一定程度反应公司的经营信息。可以发现,预收款增速的绿色低位区域刚好对应公司股价的低点。

业绩:毛利率悄摸摸的已经连续增长3个季度了。扣非EPS同比增速也已经由负转正。2024年度末的在手订单同比增加47%。公司表示,根据手上订单情况,2025年营收增速估计有10%-15%。

综上,无论从业绩,还是现金流、股东回报、负债端、供给端来看,药明康德都是往好的方面发展。CXO龙头有好转迹象,后面的小弟们估计也能喝碗汤。
CXO行业的客户结构与影响还是以药明为例,管窥全豹。
2024年,持续经营至年末的活跃客户数为5500家,其中新增1000家。即2024年增加了约22%。
大药企占比:服务全球前20大药企客户的收入是166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42%。
地区占比:美国、欧洲、中国的营收占比约为3.5:0.7:1。
由此可见,美国依然是CXO行业的最大客户,那边的宏观经济变化确实与CXO行业息息相关。
美国方面,一是生物安全法案未纳入2025年国防授权法案,CXO行业开始估值修复。二是其高利率注定是不可持续的,美国要摆脱高债务和通胀的唯一出路是降息加缩表,2024年已经降了2次息,2025年即便减慢降息节奏,大趋势也是处在降息通道中。而CXO行业的下游客户非常依赖融资,降息通道开启就意味着新一轮周期的开始,只是前进的道路未必是平坦的。
中国方面,医保支付改革深化(如创新药豁免DRG)、商保扩容、创新药出海加速(如ADC药物License-out金额超500亿美元)都是有利于创新药的。创新药企发展前景好,作为卖铲人的CXO也会收益。
再从供给端看,药明近四年的产能扩张度是5.5→5.2→2.2→1.3,基本完成产能出清。
所以从以上基本面看,看好CXO迎来新一轮上升周期。
筹码和行情以药明康德A股为例。
估值:综合百分位17%。
k线:20周线上穿50周线,且两者的趋势都是拐头向上。已进入右侧。
筹码:100日前的成本占比已经从极低区域回归正常区域,说明大户正在吃货。
股东人数:上一轮顶峰股东人数18.7万。随着股价下跌,散户蜂拥而至,在股价最低点高达50.1万。随着这一轮的反弹,估计很多人解套走人了,现在只有21万户。从股东人数看散户的操作手法和情绪,还是挺直白的。
只是有个常识大家应该知道:行情下跌需要3年乃至5年,那么它一旦回升,不会仅仅几个月就结束了。要相信趋势的力量。
PS:本人自2024年末持有CXO相关个股,利益相关,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
永不言弃
年报上讲机构预测这行业到2028年复合增长率达近12%,就看龙头公司能吃掉多少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