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带着我8岁的侄子去看了他人生中第一部迪士尼电影,由其旗下子公司皮克斯(Pixar)推出的最新动画片《疯狂元素城》(Elemental,2023)。在拥挤的电影院里,电影银幕被迪士尼的经典标志所占据:那是一个巨大的童话城堡,壮丽的烟花交相将其映照。“奇妙百年,奇遇有你(100 Years of Wonder)”的标语闪闪发光,昭示着今年是迪士尼的一百周年纪念。那一瞬仿佛真的有魔法一样。我的侄子从小着迷于科学世界,在没有迪士尼和流媒体的环境中长大,但于此情此景,他仍不由自主地说了一声:“哇。”
《疯狂元素城》剧照
然而,就在那天晚上,这部电影正式成为一场灾难。《疯狂元素城》创造了皮克斯历史上最糟糕的票房纪录:2950万美元;而这部电影的预算为2亿美元。对于迪士尼来说,这只是接踵而至的坏消息中最新的一个:此前,迪士尼票房下跌、股价不稳、迪士尼+(Disney+) ¹ 用户量连续两个季度下滑。与此同时,佛罗里达共和党州长、总统候选人罗恩·德桑蒂斯(Ron DeSantis)还一直致力于把这个经典美国品牌塑造成国家内部的敌人。他抱怨迪士尼将自己视为一个独立的国家,这并非空穴来风。尽管华特·迪士尼(Walt Disney,迪士尼公司创始人)本人非常爱国,但在他的奇幻王国中总有一些分裂主义的东西。
《疯狂元素城》开映前,出现了一段刻画迪士尼百年以来种种经典时刻的蒙太奇片头。《幻想曲》(Fantasia,1940)的片段、年轻的华特·迪士尼速写的情景与漫威电影、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的《阿凡达:水之道》(Avatar: The Way of Water,2022)和哈里森·福特(Harrison Ford)出演汉·索罗(Han Solo,《星球大战》中人物)的片段交织在一起。不论是对一个八岁小孩还是一个完全不懂这些公司间收购门道的人来说,从米老鼠的诞生到《星球大战》幕后的思想,都在眼前连成了一条清晰的迪士尼发展脉络。
忆往昔:迪士尼商业模式何以维系
但从实际的历史上来看,这个片头的概括有点笼统。《星球大战》和《阿凡达》直到2019年才被迪士尼收购,当时同时被迪士尼收购的还有鲁珀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的21世纪福克斯公司。除了“华特叔叔”的画笔,同时应被奉为功臣的还有艾格(Bob Iger,迪士尼前董事长)所签署的合同,是这些合同让迪士尼在收购福克斯之前就拥有了大量的知识产权。皮克斯在2006年就被收购了,漫威则在2009年,卢卡斯影业(Lucasfilm)在2012年。这些都是非常高明、有远见的交易,值得被纪念。
但我是说:一座城堡?纯粹的壮观也许是它作为迪士尼标志的一部分原因。(我们先不提它的灵感来自于德国巴伐利亚(Bavarian)的新天鹅堡(Neuschwanstein)这种怪异的暗示,毕竟这座城堡是二战期间纳粹储存其所掠夺的艺术品的仓库。)但这个标志也暗示着城堡的设计目的,即城堡是一种能够将所有内部不欢迎的力量拒之门外的手段。
迪士尼大发横财的时代是从1920年代末到1930年代的这一段时间,彼时,华尔街崩盘,阿尔·卡彭²横行于世,法西斯主义兴起。对这样的世界,迪士尼回应以卡通片与童话故事。这些孩童纯粹的快乐是不容置疑的。
尽管迪士尼动画制作师创造了许多黄金时刻,但他们却从未以自己的名号赢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这也是事出有因。对于许多电影爱好者来说,迪士尼的所作所为——将事情幼稚化、刻板化——一直是无益于电影业发展的。
华特·迪士尼于1966年去世后,迪士尼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默默无闻。最终,在迈克尔·艾斯纳(Michael Eisner)的领导下,迪士尼推出了《小美人鱼》(The Little Mermaid,1989),开启了“迪士尼复兴”时代。就像艾格的收购一样,艾斯纳所监制的那些时髦、聪明的影片(比如《狮子王》(The Lion King,1994)和《阿拉丁》(Aladdin,1992)等等)带来了巨大的利润。但背后,事情正在起变化。在荧幕上,像《黑神锅传奇》(The Black Cauldron,1985)这样被扭曲的童话故事像是被重新加入了一大勺糖。而在荧幕后,随着数字动画开支的削减,很多著名的影片纷纷不动声色地做起了续集。
《黑神锅传奇》剧照
这些电影也成为了迪士尼各种商品的原型来源。而这种(电影+商品的)商业模式造就了迪士尼历史上的决定性时刻,比如迪士尼1991年上市的决定。此闻一出,迪士尼立刻被奉为娱乐产业的领袖。但在同年,它没有一部电影进入美国电影票房前十名。就算是1991年最成功的电影《美女与野兽》(Beauty and Beast,1991)也没能成为当年最受欢迎的家庭电影。
但这并没有打破迪士尼的传统。与那些好莱坞大亨不同,华特·迪士尼花在电影上的精力有限,反而是迪士尼乐园的巨型火车占据了他的注意力,迪士尼的电视连续剧也很快收到观众的欢迎。这种与电影保持一定距离的传统由艾斯纳接手,后又延续到艾格手里。在2010年代,随着漫威电影被授权进入多厅影院³,作为漫威母公司的迪士尼持续向私人家庭中的小荧幕市场倾斜。《冰雪奇缘》(Frozen,2013)就很快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最畅销的蓝光碟片。
沿着这个逻辑理下去,你就能明白为什么迪士尼在迪士尼+项目上押下如此大的赌注。此前,网飞(Netflix)的迅速崛起给传统的好莱坞电影公司巨头们带来了不小的震撼,对于网飞这种流媒体公司来说,院线只是其传媒平台的其中之一。福克斯被收购后,2019年似乎成为了迪士尼终结这个游戏的一个辉煌年度:当时,迪士尼推出了一个庞大的、内容广阔的资源平台以供私人家庭使用。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几部电影都聚集在这里了,而皮克斯、漫威也正源源不断地制造新的爆品。此时,迪士尼的城堡似乎完满了。
看未来:流媒体时代路在何方
然而,在历经一场浩大的疫情后,迪士尼+损失了650万用户。此时,院线电影更是岌岌可危——一旦其他皮克斯电影被直接通过流媒体平台发行出来,为什么人们还要去电影院看《疯狂元素城》呢?漫威也已经在创意上极尽其所能,它还能创造出多少新的传奇系列呢?而苹果和亚马逊又会像鲁珀特·默多克那样,被轻易击败而撤离这个市场吗?
到目前为止,事态都在预料之中:自艾格去年回归以来,迪士尼解雇了7000名员工。在前往伯班克(Burbank)的路上,他还将看到正在进行的好莱坞编剧抗议活动。
陷入困境的劳资关系不无讥讽地击中了迪士尼近期另一个痛点:罗恩·德桑蒂斯将其攻击为左翼组织。但实际上,这种对于迪士尼管理层玷污了迪士尼政治清白的设想可能是错误的。早在20世纪40年代,该公司的创始人曾是一名狂热的右翼分子,他的世界观对其电影不无塑造作用。相比之下,现代的迪士尼则拥有强大的包容性,以至于成为了平平无奇的大多数,而这只是其寻求影响力最大化的方式罢了。
但在2023年,这足以引起战争。最近,由黑人女演员哈莉·贝瑞(Halle Bailey)主演的真人版《小美人鱼》在网上引起一阵负面评价。不过,在迪士尼电影关注度不足的今日,这部电影在美国观众中还算受欢迎。
但这部电影的创作背景又给艾格提出了另一个问题。对迪士尼来说,过去的百年历史也许能够证明那些古老的童话故事总能拯救世界。但在历经这么多次与失败擦肩而过后,新想法的缺失已经使公司的传统运营成为了一场赌博。历史总是会不断地重演自身,此话不假,但时不时地,笑到最后的赢家也许会另有其人。
【名词解释】
1、迪士尼+( Disney+)
Disney+是影视娱乐巨头华特迪士尼推出的OTT流媒体服务,旨在对标Netflix、亚马逊等流媒体。
2、 阿尔·卡彭(Al Capone)
美国黑帮成员,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于1925-1931年掌权芝加哥黑手党,使芝加哥黑手党成为最凶狠的犯罪集团,阿尔·卡彭也成为20世纪20-30年代最有影响力的黑手党领导人。
3、 多厅影院(multiplex)
指同一屋顶下有多个电影放映厅同时运作,于上世纪末迅速取代大礼堂式电影放映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