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治疗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世界上,最好的药,无非是阳气二字。
因为什么?老祖宗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而阳气,恰恰是正气的典型代表。
现在, 我给你说一个真实的医案故事。这是我们从前,在学习中医古方再造散的时候,听老师讲过的验案,我记忆深刻。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子,年62岁。
这个人,身体素来就不好,经常感冒,一旦感冒就头痛,而且恶寒、肢体疼痛,手脚不温。
想要让感冒好起来,对他来说太难了,常常要折腾好久,才能缓过来。每年,这个情况得发生好几次。
有一回,他又感冒了。症状还是和从前差不多。
这回,他慕名,请一位医家来诊治。这个医家,叫做赵鹤梅。这是湖南地区的一位老中医前辈了。
刻诊,见患者脉象浮缓而弱,舌苔白。细问得知,小便清长。
当时,赵师还看了一下之前患者服用过的方药,是九味羌活汤。
了解到这些以后,赵师挥笔写下一张方子。但见——
黄芪16克,党参16克,桂枝12克,制附片12克,羌活9克,防风9克,川芎9克,白芍9克,细辛5克,煨姜10克,红枣10克,甘草5克。
所有这些,水煎服。
结果如何?你说快不快?患者一剂下去,病势好了大半。第二剂下去,身体完全康复。
这可比从前快多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跟你说,这患者,缺少的是阳气。
阳气,我开篇提到了,它是最好的药啊。有阳气,就意味着有正气。有了正气,邪不可干。别说没病了,有了病,你也好得快。
医案里这个患者,你看,就诊当时,舌苔白,脉象虽然因为外感而浮,但是细细感觉,却缓弱。小便清长。之前,他每一次犯病,都是四肢发凉,恶寒体痛。这一看就知道,是典型的阳虚,对吧?
既然你阳虚,风寒之邪当然就容易伤你啊。而且,你想要把体表的风寒散出去,也没有足够的力气。所以说,这个患者每次感冒,都要折腾好久。阳气不足的人,面对疾病,就是这样不堪。哪怕你用一些驱散风寒湿邪的药,也无济于事。所以说,患者之前用的九味羌活汤,无效。而且说实话,这九味羌活汤用下去,还会伤患者的正气,让本来就虚弱的他,变得体表更加疏散,易受风寒。
这个时候怎么办?就得补阳气,然后散风寒。这就是中医所谓的助阳解表了。
来看看当时医家用的配伍——
黄芪16克,党参16克,桂枝12克,制附片12克,羌活9克,防风9克,川芎9克,白芍9克,细辛5克,煨姜10克,红枣10克,甘草5克。
这个配伍,就是再造散的化裁应用了。
再造散,源于《伤寒六书》,基本组成就是黄芪6克、人参3克、桂枝3克、甘草1.5克、熟附子3克、细辛2克、羌活3克、防风3克、川芎3克、煨生姜3克。
它能干啥呢?就是助阳益气,发汗解表。专治那种阳气虚弱,感受风寒的人。表现出来,就是感冒不爱好,容易犯病,一旦感冒就头痛身热恶寒,无汗肢冷,倦怠,面色苍白,语声低微,舌淡苔白,脉象沉而无力,或者浮而无力。
其中,黄芪、人参、附子、煨生姜,这些是专门用于补阳气的。桂枝、细辛,通行阳气。防风、羌活,用于发散风寒。总之,此方的目的在于扶正解表。
上文医案里的患者,根本问题就在于阳虚外感,那好,恰好可以用再造散。所以,医家在原方基础上,加白芍和红枣,用于养血合营。白芍配桂枝,还能调和营卫,模仿桂枝汤。
其实,感冒这个事儿,虽然看似平常,但是困扰了很多人。有些老年人,一年到头反复感冒,不知道怎么回事,感冒了以后不爱好。这时候,我觉得,应该考虑,人家是不是阳气不足,属于阳虚外感。这类病人一旦反复发散,容易伤正气,导致体质越来越差。而中医在这方面,是有很好治疗办法的。只不过,它们有一些古老罢了。
这就意味着,我们专业的中医人,要大胆应用它们,不断学习温习这些古方。普通的读者朋友,也应该好好理解其中的道理。上文医案里用的配伍,我们可以作为借鉴和参考,在专业中医师的辨证指导下来及借鉴、应用。非专业读者,切勿盲目尝试。
好了。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吧。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其实无论什么类型的感冒,都可以用中医中药治愈,并且见效快,还能提高身体免疫力,打点滴是损伤阳气,降低身体免疫力,所以应该提倡中医治疗。
中药有神奇的疗效。
中药有神奇的功效,但缺少的却是好的中医。
文老贼,又胡言乱语了,哎!
这个[得瑟]
桂枝加制附还所发汗吗?[笑着哭]
以前有个同事一感冒发烧就拿老母鸡炖当归、北芪,她说一吃必好。当时觉得她的药方真不可思议。现在看来应该同此药理。
[点赞]
中医衰败从书本主义者开始。
[点赞]
感谢文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