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环环有房”的第187篇原创。
在传统的乙方呆久了,回过头来看,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乙方不仅仅是甲方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传统下线,受尽层层盘剥加心力憔悴。而且,还源源不断地为甲方输送着人才。
这不,又有旧同事发出了邀请。多年不见,也少联系。这几天突然热情起来。原来才知道,某美女离开公司这些年,先是去了几百公里外的某一线城市,时间不长,又返回这座同样是一线城市的地方,不断地换着公司,兜兜转转,进了现在的甲方。
这甲方在地产圈里不算太优秀,规模上也排不到TOP的前五十,最多在TOP100的后三十名里打转,但做产品颇有些个性。去年以来,拉了一家本土房地产智库做过一轮顾问服务,随即高调宣布进军特色小镇。其实是一头雾水地进,至今,仍然是一头雾水地在摸索。
旧同事就是在这间甲方公司的研究机构里做工,研究的业务领域当然是传统房地产以外的东西,比如养老,产业,教育,医疗等。这些年房地产商有传统住宅开发的“基本盘”,探索新业务自然不计成本,在延揽人才方面就相当地不拘一格,总之,能够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
说回旧同事。
甲方的研究机构里呆着,终究是要出成果的,否则光拿高薪也不叫个事儿。再者,地产圈说大也大,说小也小,无论如何,老东家这些年为他人做嫁衣所付出的努力还是看在眼里的。于是,通过微信,联系上了。很快,促成了不到一周时间里登门拜访。
名曰交流学习,其实无非是掏点料,开开脑洞,全是务的虚。我领导的判断是正确的,因为很快在交流过程中一一得到验证:人家根本没有带着项目合作的意向过来。美其名曰整合资源。
不过在交流过程中也让与市场有点距离的乙方更多的了解到甲方的处境,这里单单从拿地说起。
以前拿地的主流渠道,不用多说,是招拍挂,土地市场上公开的招拍挂。地王大战的记录不断被刷新,刺激得市场像打了鸡血。就连地产圈外面的普通购房者都忍不住围观过来。仿佛全社会都在消费一场又一场土地的盛宴。
不过这都是过去式。这一轮调控以房住不炒为基调,许多环节的生态竞争环境渐渐发生着变化,土地供应也在其列。政府推地时会另外搭一块地给开发商做产业,就像买猪肉强搭猪下水一样。住宅商业可按原来的思路开发,该限价限价,该限购限购,产业这块地就没那么好了,别想着给多少年大产权的美梦,因此,想抵押融资是不容易的,甚至根本没有可能。这样就是逼着开发商做产业。
也能理解。地方政府与开发商虽然传统意义上是同饮一江水共建一座城,属同一战壕,但毕竟开发商想赚的是盖房卖房的钱,地方政府总得为国计民生考虑,不能再像早些年那样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
开发商做产业,难在哪里?难在不懂,没资源,同时也没人才。但开发商最不缺的是钱,尽管用钱的成本其实一直非常高,但与其他行业相比,仍然是大门大户,这一点郁亮可是说过的。人家都承认,找不到一个和房产赚钱前景相当的行业。
前面说过,开发商被逼做产业,做房地产+,又不懂,又不想从零开始学,所以只剩下一条路,花钱买。高薪买高人,用钱砸资源。于是,传统的乙方里的人才往甲方奔也就不奇怪了。通常情况下,乙方的人才成长路径是这样的:招实习生带着做项目,三两年成熟一过,飞了。乙方用人的关键就是这三两年,成本极低,能干活,留则留,不留则走,再校招去。随便到甲方公司总部里看一看,做产业做新业务的,大多数就是这样招安进来的。
至于做产业,这些年眼见得开发商一个热点一个热点地追:特色小镇、休闲农业、养老地产、体育产业、文创产业,试来试去,发现并非想像的那么美好。试出来一地鸡毛。最终才明白,自己熟的还是盖房子卖房子。再说,习惯了赚大钱,小钱也瞧不上。特色小镇被玩得溜溜转,最后只见房子不见特色产业。
比如前面说的那位旧同事,据她私下说,这几年在甲方,关注的产业不少,委托的乙方不少,交的学费和冤枉钱也不少,确实没搞出啥名堂出来。某些知名房企喊得响,但利润贡献不及传统住宅开发的一个零头。如果想看到转机,估计得到开发商传统的路子走不通的时候,才会在产业上嫁接出若干种模式来。而现在,市场不又开始热起来了吗?寻找产业,还是慢慢来吧。
房地产市场里看到这些匆匆而过的寻找产业的,也算一大风景。不知道今年开发商会用城镇化城市群都市圈包装出多少个概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