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海瑞是通过何种方法既保住百姓土地,又改种了桑?

不会落水的焱燚 2024-07-08 06:18:14

大明王朝中,改稻为桑是严党提出的一项国策,当时浙江的一、二、三把手都是严党的人,严党有把握在那里实施。

正月里的御前会议定下的事情,过了几个月,杭州知府马宁远还带着士兵在淳安踏苗,结果桑农齐大柱等人闹了起来。

胡宗宪反对改稻为桑,硬顶,并且给恩师严嵩写了信,说明缘由。

严嵩自然知道,逼反了民众,对岌岌可危的严党不是好事,可钱的问题怎么办?

他让严世蕃另想办法,结果这个狂妄自大的儿子,居然绕过胡宗宪,让郑必昌、何茂才直接毁堤淹田。

事情搞大了,胡宗宪砍了四颗人头,以河道失修为理由报告嘉靖,改稻为桑1.0版本彻底失败。

之后严党派了高翰文为杭州知府,清流则是派来了两个县令,海瑞、王永汲开始了新一轮改稻为桑。

严党在浙江的代理人郑必昌、何茂才,因胡宗宪被撤去了巡抚职位,而升了官。他们让江南首富沈一石去低价买田,完成改稻为桑。

省里的这些大员,自己动动嘴,让下面的官员去做,可在巡抚衙门议事时,就遭到了新来三位官员的反对。

海瑞是清流派到浙江的官员,他是抱着必死的决心来的。

但是海瑞是一个有脑子的官员,在淳安做的几件事情,赢得百姓爱戴 ,县衙官吏的敬佩。

何茂才通倭计

平时看起来不灵光的何茂才想出了一条毒计,逼迫高翰文、海瑞等人去实施改稻为桑。

他故意下套,让带头闹事的齐大柱去买粮,但他买的粮是倭寇的,齐大柱犯了通倭罪。

作为县令的海瑞,必须要处置齐大柱;如果海瑞不杀齐大柱,那海瑞就有通倭的嫌疑,省里可以直接处置海瑞。

如果海瑞以“通倭”的罪名杀了齐大柱,那么百姓就没有粮食可吃,最后不得不卖田,那么省里低价买田的任务就完成了。

田有了,改稻为桑也就成功了,大家皆大欢喜。

这条计策确实很恶毒,让海瑞两面难做,要么得罪朝堂,要么得罪百姓,两面为难。

可这位举人老爷,靠着自己的智慧化解了危机,逼得何茂才不得不亲自去淳安,把井上十四郎带走,以免自己“通倭”的罪行暴露,从而被“诛灭九族”。

海瑞与何茂才进行了谈判,何茂才仗着自己官大,对海瑞先兵后礼,可海大人不吃这一套。

对于何茂才来讲,能把所有人带走当然是上上策,至少井上十四郎是要带走的。

海瑞的诉求,是让何茂才在齐大柱的结案文书上签字,消除齐大柱通倭的罪名,这样何茂才就可以带走井上十四郎。

何茂才在绝望中看到了办法,怎么会不答应呢?

临走何大人送给海瑞一句话,“海知县,我比你多当了几年官,送你一句话,在官场要和光同尘。”

何茂才不是毫无头脑,官场混了几十年,会审时度势。海瑞的建议对他而言,是满意的,带走他要的人,改稻为桑照常进行。

让百姓改稻为桑

挫败了何茂才的通倭计之后,在码头海瑞按律应鞭笞齐大柱数十鞭,然后他们被释放。

在场的所有百姓,都是一副很难过的样子,毕竟齐大柱是为了帮他们。

连平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县丞田有禄,都是痛苦的表情,看来这个滑头也有了恻隐之心。

海瑞执法收服了人心,有理有节。

海瑞为了百姓与其他官员抗争,但他也是朝廷官员,要为朝廷办事。

于是在码头,他发表了演讲,齐大柱等人为了替百姓做点事情,现在皇上也想替百姓做点事情,所以才运来粮食三年免息借给大家,要求大家改稻为桑。

慷慨陈词的海大人说了半天软话,结尾说了狠话。

“我不想我管的百姓饿死,可是,我也得向朝廷交差啊,凡是不能让我交差的人,那是你们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这样的百姓,我海瑞也救不了你们。”

海瑞的成功

海瑞为什么能做到?

最重要的一点,他争取了百姓的支持,他挫败了“通倭”,救了齐大柱等百姓这件事,让他获得了群众基础。

​百姓很实在,谁为他们争取利益,就支持谁。

受灾后的淳安,老百姓没有退路,要么饿死,要么改稻为桑,第三条路就是吃光救灾粮,还是个饿死。

在这种情况下,再谈改稻为桑,要比当年马宁远容易。

加上齐大柱的神助攻:

“乡亲们要想活命,就赶快借粮种桑,谁要是跟海老爷过不去,不用官府管你,就是齐大柱和我的弟兄们,也不会放过你们!”

老百姓们都同意改稻为桑了,海瑞算是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海瑞是天时地利人和三条,才完成了改稻为桑的任务,算是完美的交差。

毕竟他为淳安百姓保住了土地,也救下了淳安所谓通倭的百姓。

0 阅读:5

不会落水的焱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