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灌了心灵鸡汤的《道德经》成语,面目全非了!

问道化鸣 2024-04-17 06:58:52

《道德经》成就的成语不低于50个,比如耳熟能详的和光同尘、功成身退、上善若水、天长地久、大器晚(免)成、道法自然、出生入死、慎终如始、被褐怀玉、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漏),等等。

然而,两千多年来,老子思想被玄学化(去政治性)、宗教化(去独立性)、修身化(去哲思性)解读,造成老子思想被扭曲,光辉被蒙蔽,治道被妖化。

下面试举几例,将原意与改造后的励志格言相比较,看看哪一个才更有价值。所举案例,以百度词条为准。

和光同尘

“和光同尘”出自《道德经》第4章和第56章,原文是: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其中的“其”是指“道”,用之于圣人之治,则是圣人隐去光芒,与百姓打成一片,使自己被褐怀玉,光而不耀。

而百度词条的解释,将其从特指圣人玄同于百姓的原意,曲解为世俗修身文化,认为“和光同尘”是为人处世的至高境界。人应该像“道”那样,能够含蓄光耀而不被污染,能够混同尘垢而不失其本真。

他告诫人们,为了不让自己愚笨无知的一面完全地暴露在他人面前,就要学会含蓄一点;并认为这,这是老子心中理想的人格特征。

分析:老子论道的对象是君王统治者,是“知雄守雌”的权力者,因为道在万物,不显不耀,所以为道权力要“高以下为基,贵以贱为本”,被褐怀玉,混同于百姓,就像“鱼不可脱于渊”那样,君王是不能脱离百姓的。

这是道治权力的职业规范,不是个人修身文化,老子也无意于百姓的修身文化,老子对百姓的全部要求只在“自然”二字,而权力的职责就是要“能辅百姓之自然而弗能为”。

就是说:权力不以权诈之术施行暴力操控,才是百姓自由发展、实现“无不为”的关键,权力的使命就是“能辅助百姓的自由发展”而不主宰百姓的命运。

而“和光同尘”就是对权力“无为”的基本要求:不能高高在上,要不带光芒地与百姓打成一片,尽心尽力做好百姓自由发展的“辅助”工作。

这跟“为人处世的至高境界”扯不上关系,更不是“不让自己愚笨无知的一面完全地暴露在他人面前”的伪君子形象格格不入。

功成身退

“功成身退”出自《道德经》第9章,原文是:“功遂身退,天之道也”。功成名遂,退不居功,这是符合天道的,日中则仄,月满则亏,此自然之道也,不可居功自伐。

这里的“身退”,不是退位,不是隐居,只是不居功、不把功劳挂在嘴上唯恐天下不知。

而人们通常将“功成身退”理解为事情办成功以后就不贪功而退位,老子的徒孙范蠡是世俗解读者最喜欢引用的著名案例。

百科词条的解释也不例外:功成身退指功业成就后,就退休归隐。同样以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后,功成身退,散尽家产到齐国海边经商,被齐国国君聘为相国,政绩斐然又离开齐国,散尽家产后迁到陶地再一次白手起家,又成为一代道商。

而与与范蠡一同辅佐越王的文种,不愿放下功名利禄,不听范蠡劝告,结果被勾践赐剑自杀而死。

分析:老子所论“功成身退”旨在不贪功、不居功,并非事业成功就退位归隐,老子云“自伐者无功”,“不自伐故有功”,本虽有功而自伐之,则是余食赘行,“故有欲者弗居”——本来是有功绩的却自我夸耀,正像剩饭和肉瘤一样令人生厌,这是有志于道者所厌弃的。

百科词条将“功成身退”解释成“功业成就后,就退休归隐”,是望文生义的意淫之词,不符合常识,哪一个君王哪一年哪一月不做成许多事情,照这种理解,他做好一件事就该退位归隐了,这符合事实吗?

汉武帝削藩,消除了文景之治时期就颇为头疼的地方势力,那么他就应该退位了,也就不会有后来的驱逐匈奴之战,也就不会有后来政权岌岌可危时的“罪己诏”。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出自《道德经》第八章,原文是“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之所恶,故几于道矣”。

这句话原意是说:上德之人就像水那样,水善于利益万物而不与物,并且处身于众人所厌恶的低洼处,这些特性时接近于道的。

上善、上德是对为道者的称谓,但并不等于“道”本身,就如同水,水虽有接近道的一面,但水并不等于“道”。

百科词条解读认为:“水有灵性,知道应该顺应自然、随遇而安,绝对不会和人争斗”,“老子将水当作最高尚的人格的写照”,“指具有完美道德的人,就像水的品性一样”。

分析:“水有灵性”?作者表达的是水懂得与人为善,因此能“顺应自然,随遇而安”,更为可贵的是“绝对不会和人争斗”。

一句“水有灵性”和“绝对不会和人争斗”,作者赋予水以神性和无上荣光,作为周王室的柱下史,他笔下所记的天灾人祸可能远超乎我们的想象,洪水猛兽的凶悍,老子比我们要深有体会的吧?他竟然可以罔顾事实,无限拨高所谓“水德”?

这样的励志故事,只能是后人强加于老子的心灵鸡汤,老子所谓上善若水,只是就其处下不争的一面,拿来比喻道的处下不争特性,比喻完了接着就要落实在圣人之治上。

因此,“居善地,心善渊、政善治”诸善,都是对圣人之治的描述,并不存在“将水当作最高尚的人格的写照”的情形,那样的说辞可以出现在孔子之口,不会出自老子之口。

大器免成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大器免成”出自帛书本《老子》“上士闻道”章,原文是:“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天)象无形,道褒无名。”

战国楚国墓葬简本《老子》写作“大器曼成”,曼,即是“无”。

这段话原意是:最大(道)的方形没有边角,最大的器物无为而成,最大的声音没有声音,最大的形象没有形象,道空阔去边,没有名字。

所谓“大器免成”,或者“大器曼成”,都是说,道之物是“弗为而成”的。

而传世本《道德经》写作“大器晚成”,意即,大的器物铸造工序繁复因此成器时间较晚,变成彻底的成功学励志格言。

百科词条解释说:那些努力向成功迈进的人,因经历与机遇的不同,成功的时间往往也不同。年少得志的人固然不在少数,但也有很多事例告诉我们,年轻时的不得志与挫折、磨难,并不会影响坚持者的大器晚成。

能够称为“大器”者,必是“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学习永不嫌晚,但没有毅力根本完不成从普通人到“大器”的飞跃。

分析:很多人乐意接受这种关于成功的励志之说,因为它对人生的确有意义。但不能因为它是很好的成功励志学,就可以替换老子原文所要表达的自然无为思想。

“大方无隅,大器免成”里面的几个“大”,本身就相当于“道”,老子说:“字之曰道,强名之曰大”,就是说,“道”与“大”都是用来指代那个混成之物的。

所以,“大器免成”实际上就是说“道之物”是“弗为而成”的。

值得探讨的是,很多传本里面的文字与传本注文不能一致,比如传本中的原文“大器晚成”,而王弼的“老子注”最早却是“大器无形,不持合成,故免成也”。

意思是说:大器本就无形,不是外力能使之成就的,所以是自然而成的。

像王弼这样的原文与注文不相符的现象,至少能找到十多处。而人们常常只看原文,而忽略了王弼的注文,实在是一大失误。



0 阅读:2

问道化鸣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