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传奇——验梦

智者聊过去 2024-03-16 02:20:49

福建仙游县出神仙,相传汉代时,当地有姓何的兄弟九个人,他们都一心学道,后来兄弟九人全都得道成仙坐地飞升,当地的山水有许多都用九仙的名字来命名。为了纪念这九仙,人们还在山中修建了道观,道观中塑着九仙的神像。人们时常来到道观中祈梦、验梦,因为在这里验梦十分灵验,有人把这九仙也称为传梦判官。

凡是来道观中验梦的人,先要在九仙神像时奉上祭礼,然后默默祷告,说出想要求证的愿望,晚上就住在道观中。这一天夜里验梦的人一定会做梦,醒来以后就用杯珓进行占卜(用两个蚌壳掷向空中,看其俯仰以断休咎)。如果占卜出结果就算验梦成功了,如果没有结果也没关系,可以第二天夜里再验梦。许多身份显贵的人会带着仆从童子来验梦,往往仆从童子也会做相同的梦,梦中常常会有一些隐语,就算当时不明白,过后也一定会与某事印证,让人醒悟。

常熟双凤乡有一位姓顾的人,想知道他的老母亲寿数几何,他来到道观中验梦。当天夜里顾先生梦见一个神人扔给他一件布衫,穿在身上刚好过膝,也就是当地常说的“撩膝”。顾先生一时不知道这有何寓意,后来他的母亲膝上发疽病,不治而亡。顾先生这才明白原来所谓的“撩膝”,意思如同“了膝”,意思是膝盖发疽后去世。

温州太守文林(据说是文征明的父亲),也关心自己能活多久,他自己没有时间去道观,就派了两名心腹去帮自己问。两名心腹回来禀报温太守:“梦中神人说了,问孔老汉就知道。”孔老汉是太守衙门中的一名杂役,前一天,温太守刚让孔老汉去将一块木头锯成木片。心腹把验梦的结果报告给温太守,温太守便让人带着去找孔老汉来回话,那人找到孔老汉时,他正蹲在地上数着锯好的木头片数:“……五十四、五十五。”温太守一听吓了一跳,因为他今年刚好五十五岁。温太守来到孔老汉面前,急切地问道:“能不能再锯几块木片出来。”孔老汉无奈地摇摇头:“不行了,余下的这块木头都又朽又烂,实在锯不出木块了。”温太守听了心中闷闷不乐,没过多久,他背后长了毒疮不治而死。

苏州有一位姓王的御使名叫王宪臣,他做官以后就一直住在京城。离家日久,王御使特别思念自己的家乡,他想着等自己的女儿长大以后,一定要把她嫁到苏州,在苏州盖一所大房子,这样自己老了就可以住在苏州了。后来他担任浙江永嘉知府,便让两名家人去道观中验梦,想知道自己的这两个愿望能否实现。

两名家人来到道观中,先问嫁女的事情,得到一句隐语:“白石阶前先唱第,也是龙华会里人。”两名家人不明白隐语的意思,又问房子的事情,他们梦见来到一处住所前,门上贴着一道家符,上面还有两枚清晰的印章。两名家人将结果一一禀报给王御使,王御使也不知道结果如何,心中很是疑惑。

后来王御使的女儿嫁给了朱希周状元的儿子,正好印证了“白石阶前先唱第,也是龙华会里人”的隐语。女儿嫁到朱家以后,王御使自己也在苏州城东买了一处房子,房子还包含一处道院,王御使带着家人来到道院前,门上正好有一道灵符,上面有两枚天师的印章,刚好与验梦时所见的一模一样。王御使觉得一切都是命中定数,于是就在苏州住下来,安度晚年。

一位官员要去福建做官,离家时他的妻子就怀了身孕。官员到任之后,好长时间没有接到家里的来信,算算妻子已过了临盆之期,也不知道妻子生的是男是女。他就让人去九仙道观中验梦,问自己的妻子生了儿子还是女儿。很快验梦的人回来,对官员说道:“卑下无能,将大人的愿望如实祷告,可验梦的结果:是福宁,不是福清,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官员听了却十分高兴:“我有儿子了。”去验梦的人大惑不解,官员解释道:“我当初离开家的时候,与我的妻子有过约定,生男孩子就起名叫福宁,生下女儿就起名为福清,这两个都是福建的两个县名。这个话只有我妻子知道,现在神人说这话,当然是生下男孩子。”过了几天,果然官员家中来信,他的妻子给他生了一个儿子。

刑部尚书吴书山,年轻的时候跟着他的父亲老尚书吴洪,来到九仙道观中验梦卜算前程,得到一句偈语“三山备到福星堂”,当时也不明白是什么寓意思。第二年,吴书山考中了进士,步入官场,累官至福建按察使,来到三山驿,吴书山想起那句偈语,以为自己活到这里就到头了。可是日子一天天过去,他安然无事,还升迁为江西布政使,年满六十,下属官员为他祝寿,在酒楼上张灯结彩,书写了一块匾额“福星集庆”。吴书山见了,顿时心中怅然,仰天长叹:“我只能活这么久了。”

过了许久,吴书山依然安然无恙,还升任中丞,巡抚河南,后来因故被贬为浙江参议,十年后又升迁到刑部尚书。吴书山开始怀疑起梦中得到的偈语中,以为那些话根本不足为信。后来因为办理一件重要的刑案,耽误了日期,皇帝一怒之下,罢免了吴书山的官职,吴书山来到彭城,病死于利国监驿。他的尸体被抬到石山驿,兵备副使屠大山将他在驿堂前装殓起来,驿堂前的匾额正是“福星”。如果吴书山泉下有知,一定会从棺材里坐起来,大声叫喊:“梦中的偈语全都应验了!”

0 阅读:1
智者聊过去

智者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