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国翰,清代道光年间进士,担任过陇州知州,期间审理过不少疑难案件——
这一天,马大人坐着轿子回府衙,忽然有人拦轿喊冤告状,马大人停下轿子一看,告状的人是一个年轻的少妇。马大人让差役将她带回府衙,当即升堂问案。妇人来到大堂上,见她面容悲戚,却也难掩几分秀丽。马大人问少妇有何冤情,妇人将一张状纸呈了上来。马大人低头看状纸,上面写着告状人李氏,家中被盗金银首饰若干,李氏的丈夫赵忠也自缢而死,请求知州大人查明凶手,为死者申冤。
马大人看明白了案情,问李氏道:“被盗的那些金银首饰,是你们家的吗?”李氏摇头:“不是。小女子家境一般,哪里有那些金银,都是丈夫赵忠从同村史文那里借来,打算典当些钱去做生意的。”马大人点点头:“被盗那晚,你丈夫正在家里吗?”李氏点头称是,马大人不解:“那他为什么一点儿也未曾察觉?”李氏答道:“那天晚上,他同史文饮酒,喝得大醉回来,一回来就睡倒,人事不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75a3f03da821e4580cdbc9610b1f111.jpg)
马大人问明白了,又带人去了李氏家中,现场查验赵忠的尸体,果然是被人缢死。马大人又传来李氏的婆婆与邻居,他们的说法也都与李氏一样,没有差别。马大人对李氏的婆婆说道:“先将你的儿子装殓起来,我回去就让差役寻访缉拿凶手。”马大人派出差役捕快缉查此案,可是因为毫无头绪,过去了一个多月,案情却毫无进展。
这一天,又有人击鼓告状,马大人连忙升堂,告状的人正是李氏。马大人问她因何击鼓,李氏哭着答道:“那史文急着讨要借给亡夫的金银首饰,婆婆无法归还,情急之下,打算将我卖了还债。”马大人很是吃惊,问道:“你婆婆打算把你卖给谁?”李氏答道:“就是那个史文。”
马大人不禁心中生疑,他不无疑惑地问:“你可以求你婆婆变卖田产,将钱还给史文。”李氏叹了一口气:“我家中只有几亩田地,几天前丈夫就已经当给了史文。”马大人不解:“几天前才当的,那些钱应该还有存余,为什么又向史文家借金银?”李氏说道:“当地的那些钱,也是因为丈夫与史文喝酒,两人都醉倒睡下了,钱被盗贼偷走了。”
马大人心中更加疑惑,问道:“这个史文,与你丈夫是新认识的朋友,还是旧交多年的朋友?”李氏回道:“听我丈夫说过,以前与这个史文并不认识,我过门以后,他才与史文有了往来,而且交情越来越厚。”马大人心中暗忖:这里面或许别有隐情,赵忠两次被盗,都与史文有关,未必不是史文作的手脚,看来这起案子,就要从这个史文开始查起。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a6a53af8f3b473236d36ed74bc09ce6.jpg)
马大人打定主意,又问李氏道:“你们家从史文家借来的金银首饰,分两和样式,都有记录吗?”李氏点头:“有,都是史文手抄的清单,上面记录的清清楚楚。”马大人吩咐她道:“你明天一定要去把那份清单悄悄送来,或许从那份清单可以找出偷盗的贼人,杀害你丈夫的凶手也可以抓获,只是你千万不能告诉别人。”李氏连连点头称是,马大人命人将她送回去,同时传唤李氏的婆婆到府衙。
马大人问李氏的婆婆:“为什么要把你的儿媳卖给史文?”李氏抹泪答道:“都是史文逼的,史文说了,要是把媳妇嫁给他,不但之前借我们家的金银首饰不要了,还可以把之前当给他的地契还给我,分文不要。”马大人摇摇头,对她说道:“你家儿媳如此美貌秀丽,要是卖给别人说不定还能多得一些钱。听我的话,不许将她卖给史文,要是你敢不听本府的话,一定重重责罚你。”李氏婆婆听了,连称不敢,战战兢兢地退了回去。
马大人将捕快班头杨明叫到跟前,对他小声吩咐了几句,杨明领命而去。第二天,杨明找来一位名妓,对她说了马大人的计谋,这位名妓当然不敢违背知州大人的话,愿意配合杨捕头演好这场戏。
这天,史文的一位好朋友王彬来见他,说是同事杨某家中有一个女儿,与史文年纪相当,他想做个媒人帮着说亲。史文说道:“多谢美意,只是我正打算娶赵忠的遗孀李氏。”王彬笑着说道:“你想娶李氏的事已经成不了啦。昨天知州大人将李氏的婆婆传去了,当堂传谕:不许将李氏嫁给你。她一介妇人,如何敢违背知州大人的命令?况且我那位同事的女儿,比起李氏来更加娇艳,你要是见到了她,保管会魂飞天外,再也不会去想李氏了。”
史文听了大为心动:“我能否见见那位佳人?”王彬说道:“当然可以。对面街上有家酒店,那个女孩子经常从酒店门前经过,我们去那家酒店喝酒,一定能遇见她。”史文大喜过望,当即便拉着王彬要去酒店,王彬指着他笑骂:“干吗这么心急?今天天色已晚,明天我在那家酒店等你。”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c959b952482fe61ba73313aad93eb11.jpg)
第二天一早,史文就来到酒店里,点好了酒菜等着王彬,王彬来了,与史文边吃边等。不一会儿,王彬提醒史文:“杨家女儿来了。”史文抬头向门外看去,见一个年轻美貌的女子与一个老婆子走过来,史文盯着女子看,见她玉肌花容,果然超过李氏许多,史文的眼光留在女子身上,许久无法移开。老婆子对女子说了句:“这家酒店客人这么多,是发财的气象啊。”女子笑着点点头,目光从酒店中一掠而过,史文顿时觉得自己的身子酥了半边。
看着那女子越走越远,史文不由自主地追着走到酒店门口。王彬把他拉回到桌前:“她一会儿还会回来,你还可以再好好看看。”史文于是把桌子移到店门前,心不在焉地等着。不一会儿,女子与老婆子回来了,走到酒店门前,女子脚上的束带散开了,老婆子让她把束带系好,一边看着一边笑道:“你这一双金莲如此小巧,将来嫁到夫家,能帮着夫家做什么事哦?”女子笑着回应:“婆婆,你不用替别人担忧。”她弯下腰,一边系好束带,一边和老婆子说笑着离开。
史文痴痴地看着女子离去的背影,王彬笑着问他:“这女子容颜如何?”史文恋恋不舍地将目光收回来:“哎呀,真是妙人,处处可人!不知道她家要多少聘金?”王彬说道:“我去杨家帮你问问,明天再给你回复。”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b0da99fbefef18fee1bc015f7d79fbe.jpg)
第二天王彬来见史文,告诉他道:“杨家不要聘金,只是提出来要几件金银首饰作聘礼。不过这些金银首饰,新人嫁过来时也都会带回来,你也没有什么损失。”史文又问杨家对首饰具体有什么要求,王彬一一问明白了告诉他,史文答应下来,按照女方要求送了过去。
杨明将王彬送过来的金银首饰全部交给马知州,马大人与李氏送来的清单一对照,与上面的样式分量完全一致。马大人立刻派人缉拿史文到案,史文来到公堂之上,大呼冤枉,马大人冷冷地问道:“你借给赵忠的那些首饰,家里还有同款的首饰吗?”史文摇头:“没有了。”马大人把那些首饰扔到他面前:“这些都是你送到杨家的聘礼,应该不是借给赵忠家的那些首饰吧?”
史文顿时语顿,强行辩解道:“当然不是。”马大人扬起那份清单,怒声问道:“那为什么这些首饰与你借给赵忠家的首饰清单一样?”史文头上渗出一层冷汗,结结巴巴地说道:“那些……首饰是我……找匠人打造的。”马大人当即追问:“何人打造?”史文张了半天嘴巴,却是没说出一个字来。
马大人心知肚明,冷声说道:“这些首饰分明是你借给赵忠,后来又借机盗窃回来,你还在这里强自狡辩。”史文不承认,马大人让差役取来刑具,先杖打了二十大板,打完之后,马大人又继续说道:“你可知要聘娶的女子是谁?杨明家中无女,我让他认一妓女为女,假称要嫁给你,骗你的首饰当作证物。现在证物一一俱在,不容你不承认。”史文叹了一口气,只得如实招供:“那些首饰的确是小人先借给赵忠,然后又偷盗回来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ebacd604888b0b64d365fa81f15b7f2.jpg)
马大人却摇摇头:“你还没有完全说实话。不光那些首饰,赵忠之前当了田产给你,那些钱也被你将他灌醉之后偷了回来,你为什么不招认?”史文张口想要说话,马大人一摆手:“你不要说话,你的心思我早已看明白了。你之所以要盗窃赵忠的财物,不是为了钱,实是因为美色。你看中李氏长得貌美,想要让赵忠家破人亡,你好谋夺他的妻子!”史文心思被说中,无话可说,只得低头认罪。
马大人将那些田产判还给李氏,将李氏等人释放回家。马大人盯着史文问道:“你年纪不大,发财已经多少年了?”史文答道:“有五六年了。”马大人沉声问道:“金银首饰可不是寻常百姓家中容易得到的,你这些首饰是从何而来?赵忠因你偷盗财物自缢而死,你已是死罪,不如如实招来,免得皮肉受苦!”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547a6413bae8f4aa8911d987f039370.jpg)
史文叹了一口气,终于说了实话:原来他原本是一个漏网的江洋大盗,带着赃物躲到了陇州,本想逍遥法外,度过余生,却因为一时的贪念,成了阶下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