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政 沈奇
1、央行行长陆家嘴论坛发言
关于未来中国货币政策框架,潘功胜着重强调了几个方面:
(1)继续优化货币政策中间变量,逐步淡化对数量目标的关注。(过去,货币政策曾对M2、社会融资规模等金融总量增速设有具体的目标数值,近年来已淡出量化目标,转为“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等定性描述。)
(2)进一步健全市场化的利率调控机制(“未来可考虑明确以央行的某个短期操作利率为主要政策利率,目前看,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已基本承担了这个功能。” 还会用利率走廊工具作为辅助。)
(3)逐步将二级市场国债买卖纳入货币政策工具箱。
(4)健全精准适度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
(5)提升货币政策透明度,健全可置信、常态化、制度化的政策沟通机制,做好政策沟通和预期引导。
2、央行近期举措
7月1日,央行发布公告,为维护债券市场稳健运行,在对当前市场形势审慎观察、评估基础上,人民银行决定于近期面向部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开展国债借入操作。国债借入操作,为未来二级市场国债买卖打下基础。
7月8日,将开展临时正回购或者临时逆回购操作,操作的时间为工作日的16:00-16:20,期限为隔夜,锚定的利率为7天OMO利率,在这个基础上减点20bp(正)和加点50bp(逆)。这使得OMO利率可以受到央行更强的掌握,在资金松的时候,靠正回购,可以使R007不至于过度向下偏离7天OMO利率;在资金紧的时候,靠逆回购,使得R007不至于过度向上偏离7天OMO利率。符合陆家嘴论坛中将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作为主要政策利率的说法。
3、股债汇市场反应
在央行做出动作后,率先做出反应的是债市,7月1日,受央行未来在二级市场卖债的预期影响,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例,债市的长期牛市遭到了回调。
债市回调的同时,股市并未出现“股债跷跷板”式抬起,而是仍然出现回调与震荡,目前仍然在3000点之下,显示出债市离开的资金并没有来权益市场承担风险。此外,虽然国债收益率有所抬升,但汇率只有小幅提升,仍在7.3低位。这显示出本次央行的举措主要是对债市的影响,对股市汇市影响还不显著,市场仍然缺乏风险偏好。
4、数量型到价格型的影响
信贷渠道主导的数量型货币政策是在市场不完善的条件下,通过银行信贷进行货币量调控。数量型货币政策由于受到信贷渠道影响,具有强烈的信贷歧视特点,如此前被打压的地产业与被支持的制造业(平台、国央企等)。
发达国家主流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强调利率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性,通常对应价格型货币政策。价格型货币政策,排除了信贷歧视,用更加市场化的利率引导。
数据来源:央行
从2021年下半年央行开始降息以来,宽信用效果一直难以实现,尤其是2023年后,社融-M2剪刀差持续走阔。传统的以数量为主的货币政策效果逐渐降低,本次货币政策框架转型,是为了依托利率改善信贷结构,而非简单降准降息扩大信贷规模。
5、货币政策框架的转型,标志着传统货币政策与金融系统的“规模情结”走向尾声。另一方面,对市场化要求更高的价格型货币政策开始成为主导,用利率做传导虽然信贷渠道歧视被削弱,但从市场反应看,相应的非市场化利率歧视如何处理,将是未来面对的新问题。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