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了解的患者,对肾病往往会有一种误解,认为——症状看上去严重的肾病,病情就一定重或预后就一定差!还认为——看上去症状不明显的肾病,病情就一定轻或预后就一定好!真实情况是这样吗?当然不是,或者说绝大多数不是。肾为先对肾病的总结:不怕水肿明显与尿少,就怕面色太差与乏力,怎么回事?为什么会这样?下面就让笔者举例说一说。

肾病不怕水肿明显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在需要立即住院治疗的肾病中,肾病综合征的占比是非常高的,其中绝大多数患者都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而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绝大多数的病理类型是微小病变肾病与膜性肾病,最少见的则是膜增殖性肾炎。而微小病变肾病与膜性肾病这两种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初发或复发时往往会出现明显水肿症状。反过来说,当肾病患者出现明显水肿症状时,首先应考虑可引起这一症状的常见肾病就是微小病变肾病与膜性肾病。无论是治疗效果,还是病情预后,这两种肾病都非常好。因此,可以这样说,对于绝大多数情况,肾病不怕水肿明显。
肾病就怕面色太差之慢性肾脏病3-5期
在需要择期住院治疗的肾病中,慢性肾脏病3-5期占比也非常高,其中绝大多数患者都已经出现了多种合并症或并发症,比如高血压、高尿酸血症、高钾血症、高磷血症、肾性贫血、甲旁亢及严重代谢性酸中毒等。已经到了中晚期了,慢性肾病患者的病程往往都比较长,患者或许并没有太大明显感觉,但是仔细观察会发现,患者的面色都是很差的,或苍白面色、或面色灰暗,或面色发黑。无论是治疗效果,还是病情预后,慢性肾脏病3-5期患者都不会太好。因此,可以这样说,对于绝大多数情况,肾病就怕面色太差。

肾病不怕尿少之急性肾损伤
在需要立即住院治疗的肾病中,急性肾衰竭(急性肾损伤)的占比也不算低,引起急性肾损伤的原因或病因,有的是肾毒性药物或其它有毒物质(如解热镇痛剂)引起,有的是相关过敏源(如青霉素)引起,有的则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微小病变肾病)引起,患者往往都会出现尿量减少,而且经及时有效治疗,患者的肾功能是可以逆转的。无论是治疗效果,还是病情预后,急性肾损伤都不会太差。因此,可以这样说,对于绝大多数情况,肾病不怕出现尿量减少。
肾病就怕乏力之狼疮性肾炎
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住院治疗的肾病中,狼疮性肾炎也占一定比例,其中已经并发急性肾损伤的活动期狼疮性肾炎与进展到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狼疮性肾炎,病情往往是比较重的,死亡风险或尿毒症风险高,患者会有很多症状,其中四肢乏力是经常出现的症状之一。由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而来的狼疮性肾炎,在早期时,患者的表现并不具有特异性,或仅出现乏力等症状,很多病人很难在第一时间明确诊断,等到了严重时,往往错过了最佳治好时机。无论是治疗效果,还是病情预后,狼疮性肾炎患者都不会特别好。因此,可以这样说,对于绝大多数情况,肾病就怕四肢乏力。

当然了,如上所说指的是“一般来说如此”或者说“绝大多数情况是这样”。对于具体到某位肾病患者,无论是出现了水肿与尿少,还是出现面色太差与四肢乏力,等何种症状,都不能立即得出病情重或预后差这样的结论,而是应该经相关检查后作出判断。今天肾为先想说的是:当出现水肿与尿少等症状看上去很重的时候,一般来说,病情反而轻预后反而好;而当出现面色太差与四肢乏力等症状看上去较轻的时候,一般来说,病情反而重预后反而差。
《今日头条》首发文章,72小时后以《肾为先》账号在《微信公众号》与《百度》上发布。文章为周逊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