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大德悟道因缘:四祖道信之“无人束缚”

青云塾点墨人 2024-09-27 03:10:04

禅宗四祖道信(580~651),俗姓司马,乃河内人士(今河南沁阳县)。其生来超凡卓异,四岁入私塾学习儒道,而且一年就可以熟读十来本经典。

虽然学习能力极强,但道信对儒道不甚感兴趣,而对于大乘空宗的诸般解脱法门却饶有兴致。每当他捧起佛学经典研习时就异常亲切,仿若以前就修习过一般。

由于对佛法的仰慕,在其七岁之际,道信毅然前往本县的济北寺出家,成为一名小沙弥,矢志探寻解脱法门。

然而,他跟随的师父戒行不清净,道信曾多次劝谏,但是对方却听不进。没有办法,道信禅师只好洁身自好,私下地持守斋戒,时间长达五年之久。

跟着这样不靠谱的师父又能有什么作为呢?道信有了离开的打算。后来,听说三祖僧璨来到了舒州皖公山(今安徽安庆市潜县),道信便动身前往拜偈。

隋开皇十二年(592年),时年十四岁的道信,来到了皖公山礼谒三祖僧璨。

道信礼拜僧璨后随即言道:“恳请和尚广施慈悲,传授解脱之法门。”道信自幼便矢志寻求解脱法门,此乃他摒弃儒道,剃度出家的初心所在。

于是,在面对僧璨之时,其第一时间便道出了这个困扰自己多年却始终无解的问题。

僧璨秉持着达摩、慧可一贯直指人心的禅风,在回答问题时直切要害:“你要求解脱,想必你现在是被束手束脚的,究竟是谁束缚住了你?”

道信毫不犹豫地回答:“无人束缚于我啊!”

僧璨面带微笑说道:“既然无人将你束缚,那你又为何要求解脱呢?”

道信闻此言语,心头猛地一震,继而沉思道:“诚然,原本就未有何人将我绑缚啊,还求何解脱呢!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道信随即豁然开朗,悟得要旨。

道信的悟道看似非常简单,就一句话的事,其中却有几个问题值得深思。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寻求解脱之法呢?

不妨将“解脱之法”视作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其之存在乃是基于“问题”的存在。在“问题”产生之后,方才有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从这个角度来说,研究儒道、参习佛典,甚至学习各种科学知识,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问题”。

任何学问都是要服务于人、有用于当下的,即:以人为本。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毫无意义的存在,只要存在就必然有意义。

故而,并非仅有道信在探寻解脱之法门,实则每一个人皆置身于致力于寻求解决问题之方法的进程之中。只不过,各自面对的问题和寻求解决之道的途径不同而已。

第二个问题,如何解决问题?

仔细推究一番,可以把人们面临的各种问题归纳为两类:一是物质的,二是精神的。

物质问题,实则乃是关乎人类生存与发展之问题。诸如:怎样保障衣食住行、怎样提升生活质量、怎样应对自然、怎样确保身体健康、怎样延长寿命等等诸般问题。

此类问题之解决途径皆具一共同特征,无不是自人自身之外探寻出路,这些解决之法可归结为知识、技术等等学识。

这些“学识”皆为人类于与外在世界之互动中逐步积累而成,代代传承、更新演进,学识乃是能够教授、学习、传承的。

然正因如此,学识永远处于不断更新之途,毫无终点可言。

无论彼时存有何等惊天动地之发现,于未来之某一时刻观之,原来皆非绝对正确。譬如:地心说、日心说、经典力学、相对论、量子理论等等,皆为在相对时空之中的相对正确。

人类文明之不断进步,正因学识在更新,正因学识需与时俱进,故而绝对真理并不可得。为此,探究学识须不懈向外求索,永无止境。

而物质问题的对立面则是精神问题。

精神问题,实则乃是关乎如何掌控情绪、如何享受生活、如何体验人生、如何直面死亡等等问题。

此类问题之解决途径亦具一共同特征,无不是自人自身之内探寻出路,这些解决之法可归结为看待问题、化解问题的智慧。

当下幸福否?此一生值得否?面对必然降临之“死亡”恐惧否?此类问题孰能回答?有何参照标准?有何种规则可遵循?

除却你自身之感受为真实,尚有何人能够体悟?此时此刻之心境,即便扯开喉咙高喊百遍,外人亦绝不可能感同身受。内在之感受,恰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因此,精神方面的问题与学识渊博、技术优劣无关。

例如:粗茶淡饭时难展欢颜,山珍海味亦无法满足。月薪五千捉襟见肘,月薪五万仍入不敷出。现代人的生活质量已然远超古时帝王,可众人依旧郁郁寡欢,忧愁自扰。

可见,生存状态、生活质量感受的问题,是技术层面解决不了的。

再如:古代医疗条件欠佳,平均寿命仅三十岁。如今医疗条件优越,平均寿命达七十五岁。但不管是秦始皇,还是当下的你,面对迟早必然降临的死亡,谁又能泰然处之而不心生烦恼呢?

可见,就生命的无常而言,从外在依旧难以寻得解决之道。谁都无法看淡生死!

综上,解决物质问题就要致力于学识研究,这些都是可以不断进步、更新的“术”。而解决精神问题就要开发智慧,乃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始终如一的“道”。

显而易见,佛学是研究的后者。

佛学从不谈论如何解决难题的技术和方法,诚如上述之例,一旦问题存在,便难以达成“圆满”之解决。故而,修佛并非修至“法力无边”,凭借能力去解决问题。

而是于内心秉持“无差别”之态来体悟当下,借此将问题消弭于无形。如此,所有问题皆可迎刃而解。

知识探究的是何、为何、如何,以此径直解决问题。因而知识定然有落后与先进、良莠、对错之别。

佛法注重的是如何看待问题,进而间接消解精神障碍,使人自在豁达,毫无负面心理地度过一生。由此,佛法无有好坏、对错之分。

知识与佛法所关注的内容各异,所发挥的效用亦不同,故而不可凭其一而否定另一方。佛法无需任何技艺、能力,盖因在问题解决之前便已化解!

“谁束缚了你?”

除了自己还有谁呢?非他人,亦非自身以外诸般事物,罪魁祸首实乃自身,乃自己之“心”。

因为在解决物质问题的过程中,积聚了知识、学问,这就是逐渐积累的“习气”,是一切精神问题的根源所在。

要知道,越有学识也意味着习气越重,看不惯的事情就越多,越爱抬杠,越不能随心所欲,越来越放不下自己。

另一面,正因为物质问题的不能“彻底解决”才造就了精神问题的存在。没有对当下物质状态的解读,就不会产生精神上的差别。

既然物质问题总是不能“圆满”解决的,解决之道始终与时俱进,换个角度来看,当前的解决之道就不是真理,就不存在可以达到的真理。

世界是唯物的,佛学从来没有否定这一事实。只是说,解决精神问题不能从学识、技术入手。

试想,觉得工资少的前提是什么?

觉得生活品质低下的前提是什么?

没有多少之分、高低之别,缘何有问题存在呢?

那多少才算多,多少才算少,何为高又何为低呢?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究竟如何全在于自心呈现。

人就是被“自心”所缚,或者说被种种标准、规则、一切二元对立的相对存在所陷,再无其他。

第三个问题,既然本来无人所缚,是不是道信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

“无人束缚”乃悟道之后所达之境界,或者说本来的面貌就如此。而于悟道之前,因为被自心所蒙蔽,皆难以解脱,皆受束缚。

虽说本自清净,本自具足,然则佛道绝非天然自成,否则茫茫芸芸众生缘何饱受轮回之苦?倘若果真如此,人人岂不是早就得以自在了吗?

“道”虽非修得,然不修则难以“悟”。“道”本自具足,修行旨在体证其原本的自足之态。不修又怎知自身原本无所缺失呢?

再说,道信如没有从小的立志与多年的修行打基础,面对僧璨或许也不能“一句开悟”吧!

二祖慧可因“觅心不可得”而开悟,三祖僧璨因“觅罪不可得”而开悟,四祖道信因“觅缚不可得”而开悟。此三人皆凭一句话得以开悟,然有一共同之处,便是“不可得”。

为何不可得?皆因一切精神问题皆为“自心”之属,并非实有。人因具学识、知见,方有后天之“习气”,亦可名曰后天之心。而此“心”乃一切精神问题之肇始者,问题之生起源于它,问题之解决亦系于它。

既然不可得,那“开悟”也是相对于“迷”而言的,同样不可得。反正你悟没悟没有任何人知道,也无法向别人表达,当然是“不可得”的。

中国禅宗,自始至终皆自“心性”以化解诸般问题。实则言化解皆属赘余,洞彻自心,一切问题便已不成问题。

0 阅读:16

青云塾点墨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