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的赣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建县,因《山海经》所记“南方有赣巨人”而得名赣县。隶属于江西省赣州市,位于江西省南部、赣州市中部,赣江上游,境内人文景观资源丰富,如:白鹭村赣派建筑群、汉朝契真寺、唐朝宝华寺、晋朝储君庙、清朝文昌阁等等,特别是白鹭村赣派建筑群更是被誉为“明清古建筑活博物馆”,每年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白鹭古村位于赣县区的最北端,是江西省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位于赣县北部,距赣州市63 公里。大批迁徙南方的北方江淮移民与当地土著交融,形成了一支有独特文化与民俗风情的客家民系。白鹭村是一处以钟姓为单一结构的村落,村中原有近6万平方米的古建筑,这些建筑大部分是清代乾隆、嘉庆和道光年间所建,但因为战争等原因,这些古建筑大部分损毁,现保存较完好的古祠堂、古民居只有69栋,其中兴复堂、世昌堂、恢烈公祠、王太夫人祠最具代表性,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白鹭古村的钟姓始迁祖为南宋时期的钟舆,据《江西省赣县地名志》所载,“宋绍兴六年,钟舆由兴国竹坝迁此建村”。另据《钟氏族谱》记载:钟舆夜梦白鹭,飞此栖息,遂以“白鹭”为名。钟氏一族在此繁衍生息,代代相传,到了明清时期,部分脑子灵活的钟氏族人依靠鹭溪与丰富的木竹资源开始行商,遂发家致富,各类祠堂、庙宇也兴建起来,兴盛繁荣的白鹭村宛若街镇。钟氏族人对教育非常重视,他们建立私塾、聘请名师教育族中子弟,因此在明清两朝就出过秀才 568 人,文武举人 17 人,知州、知县6人。


规模庞大的白鹭古村现有4条全用鹅卵石铺砌的中心街道,主街两旁分布着规格不等的民居,这些民居之间又有许多条宽宽窄窄曲折幽回的巷道相隔。主街道与巷道、民居将白鹭村打造成一处错综复杂、迷宫般的古村落,外人进了村子恐怕会迷糊半天。村中的地势北高南低,智慧的古人在建造村落的时候因势利导,建起了三条排水深沟,沟面均铺有花岗岩条石,确保村落内雨天不积水,路面不沾泥。白鹭村的民居多为前后三进的赣派建筑,进门后依次为门厅、天井正厅、后堂,厅堂居中央,卧室分置左右两边,厅大房小,生活配套建筑如厨房这些虽与主体建筑相通但设在主体建筑之外。


白鹭村除了规模庞大的民居外,比较有看点的当属各座宗祠与庙宇,这其中又当属世昌堂、王太夫人祠、恢烈公祠、古戏台。世昌堂,是白鹭钟氏族人为纪念始迁祖钟舆所建,钟舆,字世昌,后人为纪念先祖,在钟兴结庐牧鸭之地拓址建祠,称“世昌堂”。现存的祠堂是20世纪40年代末在原址按原布局、原位置重修,祠堂占地400平方米,为三进,以重檐构架为特色。祠堂正门门首巨匾横书“世昌堂”,中门巨匾横书“钟氏宗祠”鎏金大字,照壁上横书“越国世家”黑体字。整座祠堂院外广场宽阔,宏伟壮观,是白鹭钟氏的总祠堂,也是白鹭村最重要的宗教文化活动场所。



白鹭古村的王太夫人祠,位于古村东侧,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年—1850年)。是清廷为表彰太学士、布政司理问钟愈昌之副室,浙江嘉兴府知府钟崇俨之生母。王太夫人一生贤淑,相夫教子、持家有方,济贫助学、乐善好施。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朝廷特下懿命,诰封王太夫人为“大恭人”,诰赠“太淑人”。该祠系钟崇俨遵母遗愿而建的赈灾救济专门建筑,并以“王太夫人”命名。此后王太夫人祠就成为了白鹭村救难济贫的场所,一直延续了200余年。如今,王太夫人祠变身为慈善文化纪念馆,村里成立了教育基金,崇德向善之风盛行。祠堂建有高大宏伟的八字型门楼,门楼上的砖雕石刻非常精致细腻,麒麟、鳌鱼、凤凰、蝙蝠、葫芦、灵芝、万字等图案层次分明栩栩如生,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祠堂前后共有二进,前后两进之间的天井十分宽大,跨过天井进入后进,后进设有木楼梯可登上二楼,二楼设有回字形楼廊。



被称为“山沟里的大观园”的“恢烈公祠”,前后有三栋,是白鹭古村最大的的联体建筑。该祠南北纵深百米,正面宽约40米,仅大小天井就16个。前后三栋建筑一栋比一栋精美,后栋占地面积最大,除厅堂楼阁外,还建有花园假山,在咸丰年间毁于战火,现只剩西侧一排边屋。大堂内还有两个保存完整别名“冷板凳”的石墩,此外还有一块正方形又黑又厚的金砖,据说这块金砖是从故宫流露出来的。大堂的天井布置成典型的江南园林,小巧而不失典雅,其中有雌雄两株近三百年的罗汉松屹立期间。



古戏台在古村东北面,离王太夫人祠不远,是“东河戏”表演场所之地。东河戏发源并流传江西东河而得名,为白鹭钟崇俨父子创建的,源于明嘉靖年间赣县清唱“坐堂班”,于清初正式形成,唱高腔、昆曲,后陆续吸收二簧、西皮等乱谈腔,是江西古老戏种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古戏台正是演出“东河戏”的重要场所。


来到白鹭村,除了一睹古村古朴的建筑之外,还可以欣赏到各种客家民俗,最为独特的莫过于“抢打轿”和“烧瓦塔”。每年的正月初七,在五彩“灯笼”“纸船”“纸轿”簇拥和锣鼓鞭炮和轰鸣中,赤膊短裤的客家后生们使出吃奶的力气,你争我抢,要把寓意新年大发的、粗大“井”字形木架送往约好的人家,通宵达旦,热闹非凡。每年的八月十五,古村内都会盘砌许多瓦塔,世昌堂前烧大瓦塔更是白鹭村的一件盛事。瓦塔大小不一,呈立体圆筒或圆锥状,塔底留有塔门供进柴出炉渣之用。塔身周围有许多空隙,据说古代的瓦塔,是7层49个空隙。烧瓦塔是白鹭村的一种民俗活动,也是一种历史的记载,文化的传承,象征着我们的村民和和气气,团结友爱,也预示着我们村民的生活就像瓦塔的火一样的,红红火火,越来越旺,越来越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