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科学:老玩手机和很少玩的孩子,长大后这3方面的差距很明显

美妈很帅 2023-10-24 12:38:04

在大理回佛山的高铁上,中途上来了一个年轻小伙,问了才知道,原来是刚高考完的高中毕业生,因为口罩原因,三年没回老家四川了,放开后他又忙着学习,这次趁着暑假回老家看看。

我这一问,孩子的话匣子便打开了。他跟我说起艰苦的高中生活:早上5:30起床,晚上学到11点,每天披星戴月地学习,周末还不能回家。后来聊着聊着,就聊到手机这个话题了。

“我们的校长对手机的管控很严格,首先手机由班长统一收回,然后交给班主任,班主任再交给年级主任,年级主任再交给教导主任,教导主任再放到专门放手机的地方,然后上三道锁将它们锁起来。每周会还一次手机给我们联系家长。”

“老师把手机管得那么严,你觉得合理吗?”

“合理,怎么不合理?手机在自己手上确实很爽,但是你随时随地都能玩,一刷就停不下来,根本无法把心思放在学习上。要不是老师管着,我肯定管不住自己,肯定考不上昆明理工。”

是啊,刷手机会上瘾的。

平常写作突然想查些资料,拿起手机看到一条视频或新闻,忍不住点进去看,看着看着就忘自己要干什么的了。

本来想去拿一条绳子,结果牵出了一头大象。成年人尚且抵挡不住各种信息狂轰滥炸,更别说心智还没成熟的孩子了。

为什么玩手机那么容易上瘾呢?

就拿手游来说吧。

当你玩电子游戏的时候,大脑会释放2倍的多巴胺。这是一种会给人带来愉悦情绪的奖励物质。

当你赢了游戏,有一种爽翻了的感觉,想要再次体验这种感觉,就要继续玩游戏。

平常我们通过努力也能获得这种感觉,但是游戏带来的快乐奖励轻松就能获得,所以很容易沉迷其中。

或许你会说,我家孩子不爱玩手游,就刷刷短视频。其实看是刷视频看爽文一样会上瘾。

视频、文章底下都可以留言点赞,当你发现一条视频(一篇文章)或者评论区的人和你的观点一致,你就会很兴奋,然后跑去留言、点赞,这些也一样会刺激大脑分泌更多的多巴胺。

为了获得更多的愉悦感,大脑会一遍一遍地检查它们,不知不觉就浪费很多时间在上面了。

所以哪怕孩子不玩电子游戏,只要他能随时随地玩手机,就会玩上瘾。

当孩子手机不离手,不但学习受到很大的影响,还会妨碍大脑的发育。

日本仙台市曾针对“初中生数学能力与智能手机使用时间的关系”进行了一番调查,结果发现:

使用智能手机时间越长,学习成绩越差,而这次调查的学生所用的学习时间几乎是一样的。

在日本的另一项研究中,脑科学家也发现:经常玩智能手机的人,流向前额叶的血流量会减少,因为大量的文字和图像涌入,大脑处理信息的速度跟不上。

前额叶皮层是大脑的指挥中心,来自外界的信息都要在这里加工、处理,它大致以这3个功能来处理信息:

①浅层思考:短时间内保留信息。比如今天要做什么,学习什么。或者处理一些一次性的信息或任务,比如口渴了,去倒杯水喝。

②深层思考:利用过去积累的经验和知识,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比如你制定了一个五年计划,你需要掌握什么样的技能,怎么拆解大目标,才能把理想照进现实。

③DMN(默认模式网络):什么都不做,思维放空,随意游荡。比如盯着远处的一棵大树看。

所以,孩子频繁地使用手机,会加速大脑疲劳,干扰大脑的各种活动,主要表现在这三方面:

1.容易健忘

刷短视频、刷文章通常都是随意阅读的,没有深入的思考,这时只需要使用①中的浅层思考功能。

大脑和胃一样,要先消化,才能吸收。信息只进不出,很容易造成拥堵,即使外界有新的信息进来,你也无法记住,于是丢三落四的情况就经常出现了。

2.人云亦云

决策是前额叶的主要职责之一,老是刷手机,过多碎片化的信息涌入大脑,你无法判断事物的优先级,日常所需的决策能力随之下降,反应也会慢半拍。

还有就是长期刷手机,没有独立思考的空间,对事物无法形成深入、系统的认知,这样的孩子没有自己的主见,长大成人后人云亦云,很容易被别人带节奏。

3.阴晴不定

人在发呆的时候,大脑处于DMN,看起来什么都不干,其实大脑在分析和整理信息。

如果孩子在本该发呆的时候,频繁地玩手机,大脑就无法整理信息,最后信息越积越多。

大脑变成“垃圾房”的结果就是:大脑处于持续紧张的状态,无法在“工作”和“休息”之间实现切换,最终孩子情绪变得阴晴不定、越来越暴躁。

朋友的孩子原本是一个很温柔的孩子,但是暑假送她回老家之后,天天玩手机(老人舍不得管,父母在城里上班又管不了),结果才一个月就性情大变。

以前说话细声细语的,即使不随她的意,也不会像现在这般,不顾及旁人的目光,对父母大喊大叫。

智能手机,用多了伤脑又伤身。现在是数码时代,完全不给他玩吧,又不太现实,那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孩子少玩呢?

1.放下手机,跟孩子多聊“废话”

大脑有个叫“镜像神经元”的东西,孩子一出生它就运作了。

孩子的品格、习惯,就是靠着这东西内隐学习而慢慢形成的。要想孩子少玩手机,最有效的方法还是以身作则,用你的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他。

此外,下班回来,记得多跟孩子聊聊跟学习无关的话题。比如“你跟你们班哪个同学关系最铁啊?”、 “儿子你看,你最喜欢的笔记本打折了”……

聊这些话题的时候,孩子的内心是松弛的,这时他才会把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和想法说出来。

通过聊天,我们可以了解到孩子当前的困扰是什么,关注的是什么,然后间接地影响他。更重要的是,孩子时刻能感受到父母深沉的爱和支持,不会老想着玩手机。

2.设置屏幕时间

现在的手机,都可以给APP设置时间限额:也就是说使用多长时间,APP就会关闭,你要再玩,就要输入密码才能开锁。

当然,在设置屏幕时间之前,我们还要跟孩子说好,每天能看多长时间,或者每周星期几能看,当天能看多长时间。

严格来说,孩子每天玩手机不超1小时,每次不超半小时是最好的。

3.放空大脑

人发呆的时候,大脑会进入DMN模式,如果你真的想放松身心,不妨发呆几分钟,一次建议保持5-10分钟,在这个时候你什么都别干,可以盯着远处的河流、树木、建筑物看,也可以打坐、冥想。

很多人把玩手机当作放松方式,实则在加重大脑的负担,因为你一刷手机,必定会有无数的文字图像涌进大脑,看得越多,你的身体和大脑越疲惫。

4.花时间去查想要知道的信息

现在大家一遇到什么不懂的,就在网上搜索。其实这个习惯很不好,方便是方便了,但是很少使用“深层思考”这一功能,脑子会变笨,特别还处于学习阶段的孩子,要是什么都依赖网络,没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会变成一个人云亦云的人。

如果孩子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让他去查字典或者带他去图书馆这些地方查阅,刺激大脑去主动联想,提高关联和思考的能力。

0 阅读:88

美妈很帅

简介:专注分享孕产、育儿与辅食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