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而神奇的信函,刘秀热衷于书信管理的那些人那些事

八公读历史 2024-08-29 16:18:35

​​信件在今天已经是个很陌生的东西了。但是在以前的慢时代,它是人们沟通信息的重要载体。对再造大汉的光武帝刘秀来说,一封信还有更多的附加功能,它是神奇而可怕的。

烧毁信件的可怕

刘秀以萧王的身份经营河北的时候,被一个叫王郎的人追打得穷途末路、无处栖身,几乎要死在滹沱河北岸。

王郎假托是汉成帝的儿子,从而获取了称帝的政治资本和身份加持,于是很多人追随他,事业也做得风生水起。

但人算不如天算的是,刘秀最后逆转干掉了王郎。

这就像班固对割据西北的隗嚣说的那样,谁能做皇帝,是天命所归。刘秀做皇帝,那是上了谶书的,那就是上天要他做皇帝,谁能拦得住?

这当然是迷信。在刘秀处于下风的时候,不但隗嚣这样的人不信,连刘秀身边的人也非常悲观。于是信就发挥了作用。

这些信是刘秀的属下写给王郎输诚的,他们是偷偷摸摸地为自己找下家、留后路,刘秀当时不知道,等到知道时,王郎已经被刘秀干掉,这些信就出现在刘秀的面前。

刘秀又把这些信展示在这些首鼠两端、脚踩两只船的人面前,他们当然是诚惶诚恐、吓得要死。这不是来往信函,这是通敌的证据,现在敌人已死,通敌的人还有活路吗?

但是,让他们长舒一口气的是,刘秀一把火将这些信烧了,那意思是过去就过去了,我不会追究你们的责任,你们踏踏实实地跟着我混吧。

这样的把戏后来曹操也干过。

在对袁绍的官渡之战中,曹操长期处于劣势,他的手下也有很多人和袁绍书信交通,可是曹操最后赢了,官渡之战也成了历史上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就在这些家伙忐忑不安中,曹操把这些信烧了。

他说的是,当其时也,我都不知道身归何处、是死是活,何况你们!可以理解,既往不咎。

不知道是曹操学了刘秀,还是英雄人物都都有共同的气量和行为。

刘秀此举,不动声色,但是把众多心怀两端的人拿捏得死死的,他们以后只能老老实实地做人办事。

因为在这些人看来,刘秀烧信,自然是皇帝的宽宏大量,也让他们心中的石头落了地,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还有更严重的另一个方面,不然刘秀断不会这么做。

那就是这些信刘秀到底看没看过?是谁写的他真的不知道、不在意?这些信烧了,会不会留下副本?会不会以后时不时被拿出来打压打压、提点提点?

这就是这些人被抓在刘秀手里的把柄,也像他们的心里给拴上了一个笼头,刘秀可以不用,也可以用,用不用、什么时候用、怎么用,都在刘秀一念之间。

刘秀烧信,可怕而管用。

泄露信件的可怕

刘秀在南阳起事反对王莽的时候,是哥哥刘縯牵头,他和李轶等人都是跟班。

但是牵头的人、付出最多的刘縯没有做上皇帝,而是被资质平平的刘玄捡了便宜,成了更始帝。

这时,李轶就背叛了刘縯刘秀兄弟,转而投靠了刘玄,捞了好处、封了王爵,比刘縯刘秀兄弟还风光。

这还不算,李轶还劝说刘玄杀掉了刘縯,因为卧榻之侧哪能容得有能之人酣睡?

刘秀不敢有任何反对的表现,还被排挤到河北充当安抚使的角色。

刘秀是宽容之人,但是对杀兄仇人李轶却绝不放过。

李轶没有想到的是,风水轮流转,他背着骂名支持的刘玄其实是烂泥扶不上墙,而备受打击的刘秀反而后发制人、日益强大。

骑墙的李轶看到风向变了,就开始在刘秀这边寻找出路。

他和刘秀的前线将领冯异书信频繁,商量着投降事宜,谈妥了各项条件。他自以为高枕无忧,对冯异针对刘玄军队的军事行动,一律按兵不动、睁只眼闭只眼。他这是向刘秀表示诚意、递上投名状。

冯异把李轶的信件上报了刘秀,刘秀一看乐了:好小子,你也有今天!看我怎么收拾你!看你都不晓得自己怎么死的!

两军交战,李轶的信属于高度军事机密,而刘秀却要冯异发往各处驻军的长官,硬生生地把一份密码电报变成了明码电报。这样一来,李轶不但成了卖主求荣的反复小人,还成了己方阵营的众矢之的。他还有活路吗?

他当然没有活路,而这也是刘秀想要看到的结果。

果然,和李轶共同驻守洛阳的朱鲔气愤之余,派人把李轶这个叛徒一刀咔嚓了。借刀杀人,刘秀这一手玩得炉火纯青。

而对朱鲔这个曾经和李轶一起陷害刘縯的敌军将领,刘秀却网开一面,愉快而大度地接纳了他的归降。

在刘秀看来,李轶是卑鄙的小人,而朱鲔却是难得的忠臣,当然要留忠臣而去小人。

从小处看,刘秀这是处理报杀兄之仇这种私人恩怨,而实际上是给臣子们划下一条红线,这是他作为皇帝的大处着眼,让他们知道哪些事该做、哪些事绝对不能做。

刘秀传信,可怕而管用。

公开信件的可怕

冯异是刘秀手下的得力大将。他打仗有一套,管理工作也做得有声有色。治理关中三年,成效显著。

这时,有个人就给刘秀写了一封信,也算是打了一份报告。信中说:冯异威权至重,百姓归心,号为咸阳王。

这里面每句话都是好话,每句话也都是诛心之语,都可能要了冯异的命。

威权至重,是说冯异在关中令行禁止、说一不二;百姓归心,是说关中老百姓都乐于接受冯异的领导;号为咸阳王,是说当地都称他为咸阳王,或者更进一步,他自称咸阳王。

你自己本来就很厉害,大家还都认为你很厉害,以至于被称作咸阳王。这是多么可怕的事!

一个皇帝,最怕有人被认为比他还厉害,所以即便是忠心耿耿的萧何当年也被刘邦关进大牢、差点丢了老命。

一个臣子,也最怕被人认为比老大还厉害。而有的没的咸阳王这样的称号,这更是犯了大忌。

刘邦建汉之初,早就约定,非刘氏不得封王,这在有汉一朝,成了一条铁律,你一个姓冯的外姓人怎么敢称王?而且这个王还不是刘秀朝廷封的,而是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

刘秀怎么处理这封信?他把这封信直接给了冯异,你自己读。

冯异是什么反应?他真是吓得三魂出窍七魄升天,“惶惧,上书陈谢”,胆战心惊中赶紧也给刘秀写了一封信,在里面解释了又解释、道歉后又道歉。这是皇帝信任老冯吗?这是要把他吓死啊!

刘秀接到回信后是什么反应?他又给冯异回了一封信,心平气和、云淡风气地说:将军之于国家,义为君臣,恩犹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惧意!

把告发信发给冯异,是借力打力敲打有能力有大功的冯异。

以平和的语气回信给冯异,是和风细雨暗流涌动地摩娑惶惶不安的冯异。

那意思是,我和将军之间,是君臣父子,尊卑高下,已然清清楚楚,臣不犯上、子不叛父,各安其位,就会心地坦荡、祸无由生,就没有什么担心和害怕的。

这封告发信到底有没有,是不是刘秀授意所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通过这封信和这番来来回回的操作,把对冯异想说而不能说的话痛痛快快、名正言顺地说了出来。

而且,这些话不独是给冯异说的,也是给那些跟着自己打天下的各路将领各方诸侯说的,天下即将安定,冯异要老老实实,其他人也自然不能乱说乱动。

刘秀亮信,可怕而管用。

一封信能产生这么多神奇功能,不是信的本身怎么样,而是操盘手刘秀操弄得得心应手。刘秀真是出色的管理大师。

文中图片都来自网络。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抄袭必究

0 阅读:6
八公读历史

八公读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