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人,毛主席曾这样评价他:“一个人为人民做好事,人民是不会忘记他的,熊希龄是做过许多好事的。”能获得毛主席如此高赞誉的人,真是不多见。作为民国第一任民选总理,他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是很大的。
这里有一个让人迷惑的地方,在1913年熊希龄担任总理之前的一年多时间里,其实还有三任总理,即唐绍仪、陆征祥和赵秉钧,但前三者皆由总统任命组阁的总理,而熊希龄则是真正的由国会选举的总理,所以,有人说他是民国第四任总理也对,但说他是第一位民选总理更准确,总理嘛,当然要民众选举才作数嘛。
湘西的凤凰古城风景秀丽、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作为一历史文化名城,凤凰不仅山川秀美,而且人才辈出,这在全国一个县级小城中是绝无仅有的。
据不完全统计,从清道光二十年至清光绪元年,这短短的36年间,这里就涌现出提督、总兵这样的高官百多人;民国时,凤凰出中将7人、少将27人。当代以来则涌现出一大批将军、高级领导干部、作家、书画家、工艺美术家。如著名画家黄永玉,著名作家和历史学家沈从文,当然还有着民国第一任民选内阁总理、政治家、慈善家、教育家熊希龄。
熊希龄,字秉三,号双清居士。湖南湘西凤凰人。民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实业家和慈善家,民国第一任民选的国务总理。也是一位杰出的爱国主义者。1937年在香港逝世,享年68岁。当时国民政府为他举行了国葬仪式。
湘西真是个神奇的地方,这里一方面是民风彪悍,另一方面却又注重学识,当年曾国藩在湖南创建湘军时,就提倡文人治军,以理学管治人心,要求军人“上马能提刀杀贼,下马便训练士卒”,所以在湖南,讲教重学蔚然成风。
熊希龄虽然出生在一个三代从军的军人世家,但其父很早就让他在沅州府芷江县求学,据传,他“闻一知十”,因为禀赋出众、好学深思且勤奋过人,他被誉为“湖南神童”。
他14岁中秀才,21岁参加本省乡试,以第19名高中,阅卷官对他的评语为“边楚蛮荒,前无古人,才华之高,乃三湘有为之士”。这时,熊希龄是弱冠年华,才名一时誉满三湘。三年后便高中进士,并被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成为不折不扣的湘西凤凰。
此时的熊希龄本可以前途无量,但他却参加了湖南新学,担任时务学堂总理,也就是校长。梁启超在湖南讲学,具体事务全由熊希龄操作。他招聘变法派的梁启超、谭嗣同、唐才常等人任教员,时务学堂成为维新变法的前沿阵地。他还创办了湖南的第一份报纸《湘报》,以此来推动变法维新。
随着戊戌变法的失败,他因偶然原因晚到京而逃过一死,却受到“革职、永不叙用,并交地方官严加管束”的严厉处分。沉沦七年,只能读书兴学,在办实业,积累资产的同时,也成为当时难得的西学通和财务专家。
后来他受到湖南巡抚赵尔巽的器重,以参赞的身份随清廷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在立宪运动中,熊希龄沟通于清政府大员袁世凯、端方、赵尔巽和立宪派首领梁启超等人之间,想以立宪变革替代革命。
武昌起义后,他先是担任唐绍仪内阁财政部长,不久因与外国银行交涉借款,遭到抨击,被迫辞职。调任热河都统。任职期间,他整理了热河行宫的遗物,运到北京。为了缓解当时的财政危机,挑选了部分文物字画,卖掉以补充国库。于是不少人谣传说熊希龄私盗国宝。
第二年,经国会选举通过,熊希龄被任命为国民政府第四任国务总理,也是中华民国第一任真正民选的总理。他组织内阁,包括梁启超、张謇等名流,因此被称为“第一流人才内阁”。期间,制定了民国第一部宪法。
在民国初年的那一段时间里,党争激烈,谁在台上执政都是很难的,时间都不会长,真正是个“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乱局,熊希龄在台上仅半年多时间,不满之声渐起,反对党抓住热河事件不放,一口咬定他盗劫国宝,熊希龄百口莫辩。于是辞职卸任,逐渐退出政坛。
其实,这国宝一事本是无中生有,真正的原因是他在袁世凯当政之时,副署袁解散国民党的政令,这让他处于同势力渐盛的国民党对立之不利局面,尽管熊希龄的内阁人才多多,也多有作为,虽“饱尝忧患”,但“受人愚弄,被人排挤,以洁身而遭侮辱,以善因而得恶果,直视政治为罪恶,社会为蛇蝎”。
辞职后的他厌恶政治,唯愿在“闭门终养”中度过余生。如果真这样,他只能以失败政客留名青史。但1917年河北境内天雨连绵,山洪暴涨,五大河溃漫,灾民逾六百万,为“五十年来所未有”。这一突发事件翻开熊希龄人生绮丽的新篇章。
熊希龄积极加入了顺直救灾。他感慨“出仕十余年,从未直接为民做事”,乃允出任京畿水灾河工督办,为赈济灾民、根治水患费尽心力。此后在筹赈五省旱灾、筹赈湖南兵灾水患,以及救济京师贫困老弱,组织世界红十字会,他都积极参与,建立甚多。当然最重要的是成立香山慈幼院。
他看到持续战乱和天灾,使许多幼弱儿童无家可归,更遑论教育,于是他动用各种资源,征集善资,建立香山慈幼院。他以自己的人格精神和工作实绩,得到公私各方支持。
他自任院长,收养了许多无家可归的孤儿。他邀请蒋梦麟、胡适、李大钊、张伯苓等当时著名的教育家,帮助慈幼院办教育。他推行学校、家庭、社会“三合一”的教育体制,曾拥有婴儿教保院、幼儿园、小学、中学、师范、职业学校等多种慈善实体。
最让人感动的是,他将个人所有的资产全数捐献社会,在北京、天津、湖南开办十二项慈幼事业。总计大洋二十七万五千元,白银六万二千两,且全部说明收入来源。
如果大家对这笔资金数量没感觉的话,可以参考一下当时的物价,当时一元可开一桌酒席,三元可为住家保姆一月薪资,可知他捐款之巨大。这种倾家资全部付予慈善之行为,古今均属罕见。
熊希龄除了全力做慈善外,在民族大义面前也是一个大写的“人”。“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熊希龄深感“国难临头,已及眉睫”,若不奋起抵抗,“国亡无日”。将慈善事业与抗日救亡紧密联系起来,以自己的一系列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抗日救亡乐章,直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一二八”事变,十九路军浴血奋战,他致电军方,要“集社会资力,共商抚恤遗族办法。凡殉难将士之父母、兄弟、姊妹、妻子之抚恤,均为设法照料。其无父母之子女,则尽收入各慈幼院及其他孤儿院为之教养,以慰忠魂而励将士。”认为这是“国人后死者之责,决可使其放心瞑目也”。
长城抗战,他率长女及救护队亲临前线,臂缠红十会袖章,白髯飘飘,慰问演讲,激励士气。行前更自书圹文云:“国难方殷,余当以身许国,马革裹尸,或遂其志。”做好牺牲的准备。
淞沪战起,他从青岛迁沪,表示“国难当头,余亦国民一分子,应为国家社会稍尽义务,以求良心所安”。乃设临时伤兵医院四所,难民收容处八处,医治伤兵八千多人,收容难民两万余人,日以继夜,劳心劳力。
及至南京沦陷,熊希龄方离开上海,到香港仅一周就因旅途劳顿,加上国都沦陷的刺激,突发脑溢血不幸去世,结束了他从湖南神童到内阁总理,从维新变法到抗日救亡传奇的一生。
蔡元培先生亲笔为熊希龄书写墓碑,并撰联高度赞扬熊希龄,投身抗日救亡的壮举,联曰:“宦海倦游,还山小试慈幼院;鞠躬尽瘁,救世惜无老子军。”
熊希龄一生行善,他无疑是近代中国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现在,做好事的成本高了许多,而这做了一辈子好事的民国第一任总理,也似乎离我们渐行渐远。
现在知道和记得他的人已是不多,尽管凤凰古城是将他的故居作为重要之名片,但,游览之人是不会把去他的旧居抒怀念之情列入游程的,他的声名远不如那离个婚就有千万人关注的王宝强。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我不知这是观念的堕落还是国人的悲哀!
熊希龄逝世后一直沉睡在香港,直到1992年他的遗骨才归葬北京。在归葬仪式上,雷洁琼代表中央作了讲话,充分肯定了熊希龄的历史功绩:“熊希龄先生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和慈善家,也是一位杰出的爱国主义者。他在旧中国奋斗了半个世纪。他的一生是忠于慈善教育事业的一生,是追求光明与进步的一生。”
写到这里本应结束此文了,但总感觉意犹未尽,现敬录他登香山,遥望东三省,感到“国难亟矣,内讧不息,外侮纷来,暴日恣睢,国将不国”时写的一首《满江红》作为此文之结尾吧。
锦绣山河,亘千里,晚霞明灭。悲不尽,群儿嬉戏,火焚安宅。栋析榱崩侨亦压,覆巢碎卵何消说,算只凭,铁血是英雄,俾斯麦。
谁袖手,甘奔北?谁屈膝,甘为贼?有男儿几个,懦夫千百。廉颇犹能夸健饭,马援不惜裹尸革。看纷纷,红雨滴苍苔,苌弘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