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鹿鼎记》让很多人知道天地会,天地会一般也指洪门,是明末清初的一个反清复明的地下秘密组织,他们反对清朝的“剃发令”和“易服令”,保留住汉传文化,以“驱除胡虏,恢复中华”为志。相传天地会是由郑成功军师陈永华所创立,在明朝灭亡后陈永华潜入内陆,化名"陈近南"广结人脉,秘密发展天地会组织。天地会在各地发展分舵,很快遍布大江南北,伺机起义推翻清廷,因此天地会成为清朝统治者眼中钉肉中刺。



在江西省抚州市黎川县武夷山西麓中段幽深的大山坳里,一处叫洲湖的村落中隐藏着一座气势恢宏、造型独特的船形古宅。这座规模宏大的古宅让人惊奇的是,古宅坐落的地理位置、走向、建筑格局都很特别,而且古宅的内部还发现了很多奇特的符号,这一切都指向了天地会这一神秘组织。



洲湖村地处大山坳中,东临福建光泽,北靠江西资溪,邻近的牛田隘、衫关是赣闽两省交通通道。洲湖村是黎川县最偏远的一个村落,然而此地山清水秀,景色宜人。
村落中心的船屋,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落成,迄今已近200年,是黎川当地最大的赣派古民居。据洲湖村《黄氏家谱》的记载,古宅主人为洲湖黄氏开基先祖徽及公的后人黄道,为敕赠武略佐骑尉。黄氏祖上世代经商,富甲一方,其子黄启人捐得卫千总,敕封奉直大夫,古宅被称之为“大夫第”,后因古宅北面外墙呈锥形,鸟瞰之下犹如船型,又名“船屋”。



洲湖船屋建筑外围总长93 m,宽71 m,据《黎川县志》记载:“建筑面积约10亩,房屋高6 m,砖木结构、一进三厅、每厅三层,共108间”,整体为砖木与硬山式的复合结构,青砖黛瓦,浑然一体。船屋外围大小门共12重,院落原大门入口开在南侧船尾,现改为从北侧出入。船屋内有48间主卧室,卧房内的大小偏房、书厅、司机厅、木匠厅、厨房、膳房与库房等偏厅加上1间神堂共同组成了108间房,主厢房共4间,每间面积不到12 m2,约有4~6扇门,1~2扇窗,间间相通,户户相连,光照充足,空气顺畅。船屋内部有水井1个,主要供饮炊洗漱及防火之用。




虽然这座船屋叫做“洲湖大夫第”与族谱所载的黄启人敕封奉直大夫所符,但更多人却是相信这古宅是一个叫做黄徽柔的巨商大贾所建。这黄徽柔是清朝中期的当地富商,他往来于台湾和福州等地,几年下来赚的盆满钵满。他花了三年的时间,投入二十多万两白银,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建造了这座庞大的大夫第,然而正当大夫第建造完毕之际,黄徽柔却举家神秘失踪了,这又给世人留下一个悬念。




神奇的造型和内部发展的布局以及奇怪的符号,使得船屋蒙上了神秘的色彩。根据当地村民口口相传、只言片语的叙述中,船屋不仅仅是普通的民宅,它应是天地会在江西的一处秘密基地。为此有许多学者认为:该建筑实际上是洪门文献中曾多次提到的“同舟共济、反清复明”宗旨的物化形态“洪船”。古屋位置处在明清时期闽赣的交通要道上,而这一地区恰恰是洪门的发源地。船屋共有108间,暗合天地会“天为三十六,地为七十二,合数一百零八代会字”的“洪船”。在船屋内外,分布着无数的神秘符号,比如万字符、天花板上的“双龙争鼎”笔画、八箭穿心窗棂等等,无不让人遐想连篇。




在当地,还有一个流传已久的传说,那就是天地会将500多箱财宝埋藏在船屋里,还留下了首藏头诗,破解这首藏头诗得到八个字:“地下三尺,佑吾子荫”,至于藏在哪里却无人得知。都说这船屋有108间,可怎么数都只有107间,
于是有人猜测必定还有一个房间被隐藏起来了,那里就是宝藏所在,天地会的500箱宝藏至今还都是个谜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