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的秋天,一位85岁的老妇人在上海的家中去世,结束了她传奇的一生。
她的名字叫做蓝佳珍,但是人们可能更熟悉她的另一个名字——蓝妮。
直到今天,当人们盘点起民国时期的引领时尚的新潮女郎时,都会拿出她那张经典的泳装照片。
她的一生经历了诸多的大起大落,出身名门却又遭逢家道中落,两度嫁为人妇却都是落寞收场。
人们对于她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是革命领袖孙中山先生独子的二夫人,以及那场轰动一时的“蓝妮事件”了。
可她的一生远比人们想象的精彩……
蓝佳珍出生于民国元年,也就是1912年,在她上学之前还不叫“蓝妮”这个名字。
但是因为父亲在政府高层任职,叔伯们无论从政还是经商都颇有成绩,再加上祖父蓝和光也是满清时期的举人,那时的蓝妮自然称得上是出身名门。
虽然在那个时局动荡的年代,大部分国人都忙于求生无暇其他,但是在蓝家还不曾走上下坡路之前,蓝父对于子女的教育还是非常看重的。
小时候,幼年的小蓝妮面对枯燥的四书五经、严厉的私塾师傅、每日枯燥背诵的课业难免有想要偷懒的时候。
每当此时蓝父便会化身严父,哪怕是对蓝妮这个掌上明珠,在学习上偷懒也免不了要面对严厉的父亲。
小时候的蓝妮一度非常害怕父亲考自己背书,每当自己想要偷偷地瞄一眼书本时,都会对上父亲严肃的眼神。
尽管父亲在学业上是一位严父,但是在蓝佳珍17岁之前,她的生活一直堪称幸福。
正是因为原生家庭的影响和教育,蓝妮一直都是活泼开朗的性格,后来到了学校读书也很快就和同学们打成一片。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同学们,她才有了“蓝妮”这个名字。
稚嫩的少男少女们凑到一处,难免会有摩擦,每当这时候蓝妮总会站出来充当和事老,化干戈为玉帛。
哪怕是有些同学拿她的姓氏开玩笑,戏称她是一坨“烂泥”,蓝佳珍也一笑而过,甚至直接给自己取了个新名字——蓝妮。
如果时光可以一直这样岁月静好下去倒是也不错,可惜天不遂人愿,蓝家的顶梁柱——蓝父突然重病精神崩溃。
原来蓝父在外出办公时亲眼目睹了与自己一同出行的好友,就倒在自己身旁的血泊里没了呼吸,精神便再也支撑不住了。
父亲一倒下蓝家的天也快塌了,昔日那些与蓝父称兄道弟、患难与共的“兄弟”都对蓝家避之不及,下人们也趁机落井下石。
蓝妮也一夜之间从名门贵女沦落到了需要“卖婚”的地步,面对已经揭不开锅的家,17岁的蓝妮只得听从母亲的安排出嫁。
昨日还在校园里身穿校服的少女,转眼间便只能为了嫁人放弃学业,去嫁给一位素未谋面的陌生人。
只为未来的夫家可以每个月接济自己的娘家,让已经濒临绝境的蓝家重新拥有了一条生路。
终结错误婚姻,重启自由人生虽然在蓝父病倒之前,蓝妮也算是出身官宦之家的贵女,嫁给李定国这位财政部次长的儿子也算得上是门当户对。
可那是在蓝父还在官场之时,如今蓝父病重已无法继续为官,蓝家也已然没落,虽然李家此时求娶蓝妮也算是向蓝家伸出了援助之手。
如今在婆家看来,与其说是给儿子娶妻更像是买妻,除了聘礼,每个月还要支付一笔额外的开支养活蓝家的一家老小。
蓝妮是上过新学堂的女子,不是只知道三从四德的传统女子,西式学堂里学到的知识虽然不能帮助她在婆家过得风生水起,却能帮她判断是非对错。
婆家人的态度,丈夫的冷漠蓝妮不是看不出来,只是她不得不记得自己为何要放弃学业嫁为人妇,为了家人她不得不选择忍耐。
可是她不是一个甘于就这样默默地做一个不吭声的、没有感情的机器,每天浑浑噩噩地混日子,在为李家传宗接代、开枝散叶的使命里结束一生。
何况哪怕蓝妮如何贤惠体贴,如何接连为李家生下三胎,仍旧改变不了婆家人对自己的态度。
在外人眼里她与丈夫李定国是俊男美女、天作之合,可是她心里清楚,丈夫与自己的爱好兴趣完全不同,两人的思想观念也无法达成一致。
长此以往夫妻俩本就没有什么感情基础的婚姻更加的岌岌可危,最终蓝妮毅然决定为了自己而活。
她委托当时一位颇有名望的律师代理自己的离婚官司,三个孩子她都留给了李家,只要了一笔算得上巨额的赡养费。
当时很多人都明里暗里骂她抛夫弃子,为了离婚,为了所谓的自由连三个年幼的孩子都不管不顾。
可是从她回答律师自己接下来的打算是花完赡养费就去投江,也看得出她之所以不带这三个孩子离开李家也是另一种母爱。
蓝妮毅然决定奔赴未知前路的自由,她可以为了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但是她不能让孩子们陪自一起面对颠沛流离的未来。
尽管在民国时期很多女性的思想已经开始解放了,但是终究还是少数,女子主动提出离婚仍旧是少之又少的奇闻。
可是相比于将自己今后的人生都困在深宅大院里,做一个繁衍后代的机器,渐渐在丈夫的冷漠中沦为没有感情的木偶,未知的自由也没那么可怕。
离婚后的蓝妮重获自由之身,她不再为了蓝家而活,为了子女而活,靠着李家给的赡养费她终于可以重启自己的人生。
少女时期的蓝妮原本对爱情和婚姻也是有着自己的憧憬和幻想,但是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让她不得不接受命运的安排。
第一次失败的婚姻给蓝妮上了一课,三观不合的两个人,哪怕在外人眼里再怎么天造地设,哪怕自己如何地表演伉俪情深,这样的婚姻终究是无法长久的。
离婚后的蓝妮开始享受自由的新生活,她重新开始联系了自己昔日的同学们,投身交际场,凭借自己出色的外貌和气质逐渐成为了名动一时的交际花。
刚刚经历过一次失败感情的蓝妮原本不打算再度踏入婚姻围城,面对诸多向她示好的异性无论对方是什么心理、什么身份她都是一笑了之。
直到她在诸多望向她的目光里注意到了一道与其他人不同的目光,相比于其他人带着明显欲望和目的的眼神,那个人的眼里多了一种说不出来的温柔。
这个人就是当时炙手可热的孙科孙院长、领袖孙中山先生的独生子。
尽管蓝妮已经经历过一段失败的婚姻,孙科也已经有了明媒正娶的妻子,但还是无法阻止两颗炽热的心向彼此靠近。
因为孙科的特殊身份,以及国民政府对于在职公务人员的规定,已有家室的孙科并不能给蓝妮一个光明正大的身份,也不能给她一个风风光光的婚礼。
两个人只是简单地宴请了几位相熟的同僚,便算是二人结为连理的见证,自此蓝妮名为孙科的秘书,实则是人尽皆知的孙科二夫人。
为了安慰蓝妮,孙科也对外宣布自己再娶蓝妮已是知法犯法,但是绝无再犯,此生除了原配之外只会有蓝妮这一位侧夫人。
可惜的是,尽管蓝妮兢兢业业地陪伴在孙科身旁,尊重他的原配,为他的事业奔走,还为他生下了一个女儿。
蓝妮这边为了丈夫能在副总统的竞选中胜过李宗仁,四处奔走拉票,为了丈夫的事业倾尽全力,完全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丈夫竞选失败的原因。
支持李宗仁当选副总统桂系得知蓝妮经营的房地产事业或许可以成为突破口,立马搜罗线索,以孙科借职务之便为自己的二房谋私大做文章。
尽管蓝妮极力辩解,仍然没能改变舆论,报纸和街头巷尾铺天盖地都是她红颜祸水的流言,她成了孙科竞选失败最好的挡箭牌。
所有人都认为是她这个家眷行事不端,又夜夜吹孙科的枕边风,才引得孙科知法犯法,最终错失了副总统的宝座。
其他人的恶语中伤蓝妮可以不在乎,令她真正寒心的是来自爱人对那些流言的默许,再度对婚姻失去希望的蓝妮选择了远走他乡。
再度踏入婚姻蓝妮本来是满怀期待的,没想到这次依旧会是这样收场。
晚年得归故里,如愿长眠他乡蓝妮远走美国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再回到中国,解放战争结束后也有人劝她到台湾与孙科一家团聚。
可蓝妮却只是淡淡地以昔日被孙科政敌以“汉奸”之名抓进监狱三个月的往事为由,不可能去往台湾。
然而对于大陆她却是十分渴望,尤其是倾注了她心血建造的玫瑰别墅,那里有太多她与孙科的甜蜜回忆。
借着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的机会,蓝妮重回了阔别多年的祖国,再次见到昔日的好友感慨颇多。
在国共合作的那些年里,蓝妮因为孙科二夫人和秘书的身份得以有机会与周恩来总理夫妇有过一段交集。
再次见到邓颖超邓大姐,蓝妮不禁有一种见到家人的亲切感,但有近乡情怯,许多的话明明想说,却又如鲠在喉。
其实蓝妮虽然在美国旅居了十多年,可是一直非常渴望回到祖国生活,尤其是想回到上海,那个自己打拼了多年,付出了心血的地方。
在邓颖超等人的帮助下,蓝妮最终如愿以偿地住回了昔日玫瑰别墅的其中一栋,重新将那里布置成了当年的模样。
在生命的最后五年里,蓝妮都是在这里度过的,直到1996年她突发重病住进了医院。
彼时她与孙科唯一的女儿孙穗芬匆忙从国外赶回了母亲身边,希望能够在母亲的病床前尽孝,可惜86岁高龄的蓝妮还是在睡梦中结束了她传奇的一生。
在她去世之后,她的几个儿女遵从了母亲遗愿,不在国内大操大办母亲的丧礼,只在报纸不起眼的一角刊登了母亲去世的讣告。
在简单举办了亲友告别仪式后,按照母亲的意思,没有马上进行火化,而是由女儿孙穗芬安排,用铁皮棺椁和木箱装殓了母亲的遗体辗转来到了美国。
虽然在蓝妮生前她是那样的渴望重回大陆,但是去世后的长眠之地她还是选择了她喜欢的地方——旧金山。
几个孩子知道母亲生前最喜欢热闹,嘱咐他们不要在国内大办她的后事其实是不想再给政府和昔日老友们添麻烦。
如今来到了国外,来到了母亲为自己提前选好的归处,子女们想让蓝妮开开心心、风风光光地离开。
于是,几个孩子一商量,不但让载着母亲棺椁的马车绕城一周,最后又带母亲看了看这座她最喜欢的城市,还专门请了乐队。
一路演奏着母亲生前最喜欢的曲子,让母亲的传奇人生有了一个同样辉煌传奇的落幕。
比起在国内告别仪式的低调,几个孩子在国外给母亲准备的送别仪式可谓是高调又气派,人们都在讨论去世的这位老人究竟是何许人也。
昔日被称为“苗族公主”的传奇女子蓝妮,从此告别了世间的纷纷扰扰,长眠在了异国的地下。
蓝妮的一生其实是那个时代的许多女性的写照,她们曾经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向传统礼教、生活、命运低头;
但又先后觉醒了自由意识,开始为自己的人生抗争,虽然每个人的结局各有不同。
可是能在那样一个时代里留下自己名字的女性,又有哪个不是拥有一段与众不同的传奇人生呢?
或许有人用现代的标准去评判蓝妮的许多选择并不值得称赞,但是在那样一个时代了,作为一个女孩子她已经非常地优秀了。
来自:奇女蓝妮:与张爱玲赵一荻林徽因齐名 中国新闻网 2021.08.08
孙中山儿媳蓝妮的传奇人生 新华网 201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