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短也不短,这个“疑难杂症”已经困扰了良渚考古学家和研究者十年——2012年9月25日,考古工作者在整理浙江平湖庄桥坟遗址出土文物时,在两件石钺上发现了排列整齐、重复出现的符号。
这十年里,为了这些良渚刻符,专家们已经头脑碰撞过好多轮。钱报记者考古了一下自己,比如,2012年9月27日,就在庄桥坟两件石钺上的符号发现两天后,包邮区的专家迅速在良渚集结,开了一次“良渚文化刻划符号研究”研讨会,稿子标题是“608个良渚刻符,让考古专家们争论不已”。
这个标题很写实,确实是争论。2013年7月6日,争论又进阶了。平湖庄桥坟遗址发现的刻文石钺引发了又一轮对文字起源的探讨”。其中一件石钺的两面都布满了符号。A 面,6 个竖排的符号,呈“卜”和“日”(也像“甘”)的形状, 两两重复,成为类似“日卜日卜日卜”的句子,像刻了一句话。 “它们到底是什么意思?它们是不是汉字的源头”这是当时的肩题,有专家提出了“只能视为原始文字”的说法。
又过了两年,2015年5月28日,《良渚文化刻画符号》图录正式出版,对资料发表比较详尽的 656 个符号进行了梳理分析,填补了良渚刻符研究的空白。专家们又为这本图录开了一次研讨会。
而上周五,9月23日,庄桥坟遗址刻符发现十周年了,良渚文化的考古学家和研究者,还有亚述学家齐聚平湖,线上线下联动,开了一次“史前符号和早期文字学术报告会”。会议由浙江省文物局指导,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平湖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浙江省考古学会、平湖市博物馆承办。
(一)
刚才讲,关于良渚文字的争论,说短有十年,说长,其实已经80多年了。良渚刻符的发现和良渚遗址的发现是同时的。尤其是1936年施昕更发现的材料,通过科学发掘得来,是良渚文化刻划符号最早一批考古资料。
20 世纪90年代前后,良渚遗址群发现了很多中小型墓地和居址,人们在出土陶器上发现了大量带有刻划符号的陶器。后来,人们在石器上也发现了不少符号,玉器仅占3%。良渚人的书写载体是多样的,而这些符号能和显贵大墓的墓主人联系起来的很少。
80多年来,良渚文化目前共发现 750 多个刻符,340 多种类型。有单个符号,像花、鸟、龙虾、鳄鱼,还有类似咬了一口的苹果那样的符号。有一些符号,看起来和甲骨文很像,比如“王”“土”“五”。在卞家山遗址出土的夹砂黑陶上的符号,就和甲骨文的“五”很相似。这些符号中,有大量重复出现的符号,与器物的结合带有明显规律性的符号,组成词组甚至“连词成句”的符号。比如余杭南湖的良渚人在圈足罐上发了“一句话”,有12个“字”。
余杭南湖遗址遗址出土圈足罐,上面有12个符号
方向明手绘 关于12个“字”的猜想
其中,庄桥坟遗址是目前良渚文化遗址中发现刻划符号最多的一处遗址,在242件器物上发现了刻符,在符号总数上占了近三分之一。它们大部分发现于陶器上。石器上共有7件刻有符号,刻文石钺两件。发掘领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徐新民提到,其中一件石钺的A面,也就是6个符号排成一排的“句子”,可以有多重的释读顺序。
平湖庄桥坟遗址T1012:10石钺(A面)
另一件石钺是灰坑里出土的(H41:1) ,石质是粉砂岩,非常软。很少有弧线,基本都是直线,有重叠。可能是不同时间段刻上去,并非一次性“书写”,但很难分出来释读,石质还有不同程度的风化。2021年,刻符石器被送到了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石器微痕分析实验室做体检,又发现很多破案的关键线索,比如,刻符石钺刻痕的刻就时间早于石钺的断裂。部分刻痕存在明显的往复刻划现象。
平湖庄桥坟遗址H41:1石钺A面和B面
(二)
良渚到底有没有文字,每一代考古学家面对这些材料时,都不应该回避这个问题。1996年,牟永抗写过一篇经典文章《良渚文化的原始文字》(载《文明的曙光——良渚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而文字的起源和文明的起源、国家的起源相关,这些年我们讨论文明起源,这个问题更绕不开,“文明探源的‘中国方案’,作为原生性的古文明研究,如何看待文字?”但是,80年来的讨论,绝不是“有没有”“是不是”或者“是什么”这样的二元对立和释读,用研讨会主持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向明的话来说:问题、方法、视野比共识要多,也更重要。
徐天进读完《平湖庄桥坟遗址刻画符号图集》后,就两件最重要的石钺上的刻符谈了读后感。他认为,在讨论这些符号是什么之前,首先应该分辨清楚刻划的究竟是什么,因此,他在仔细观察实物后,参考原有的摹本,依据拍摄的照片,对两件石钺上的刻符重新做了摹写,根据刻划痕迹的特征及先后关系,将杂乱叠加的刻划痕迹分层剥离、排除非符号的刻痕或“伤痕”,分辨出原本的符号单元,两件石钺各两面的刻符至少有18个。在此基础上,再讨论其性质问题就不至于过于笼统和模糊。
右三为徐天进摹写
右三为徐天进摹写
比如,其中一件石钺上的“卜”形符号,在庄桥坟遗址有近10例,可能是良渚时期比较常见的符号单体。而“甘”形符号(也像“日”形),划痕不太规则,“从符号本身的辨识来讲,差异也不是很大,应该是同一个符号”,而同类者也见于良渚文化的刻符。
图三为徐天进摹写
徐天进发现石钺B面有几处类似伤痕者,跟符号本身的笔法完全不同,可能不是符号本身的组成部分。他认为石器上的符号可能分别使用了刻、琢、划三种不同的技法,仔细辨认笔画技法的不同,对分辨刻符的个体或许有所帮助。
徐天进对H41:1石钺A面刻符的分析
他引用了严文明先生在讨论半坡类型陶器刻符时的一段话:“如果把同一符号体系的所有资料加以排比分类,从符号本身的结构及其相互联系来加以分析,再结合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和文化特点,对其可能的含义作些逻辑性推测,也许不失为一种比较可行的方法”。
不过,徐天进和拱玉书不约而同提到一个结论:文字不是长期累积的结果,应该是由特殊群体(社会精英)在短时期内创造的。在创造文字的时候,可能参考了已有的符号系统或构形经验。
在没有更过硬的证据发现之前,庄桥坟石钺上的刻符(包括良渚文化的其他刻符)是不是文字,还无法得出肯定性的结论。但是,这并不妨碍这批材料的重要性,符号本身所具有的考古价值就极其重要,符号本身所隐含的意义弄清楚了,是不是文字的问题可能也就解决了。
“我们在讨论或聚焦于早期文字问题的同时,应该更关注于符号和载体的关系、符号和遗迹单位的关系、符号和聚落的关系,符号和跨文化的关系等问题。”他提出,良渚时期,这么复杂的社会行政管理与运行、大型工程的组织与实施、高等级官营手工业体系的建立与贡赋的缴纳等等一系列国家行为的完成,没有文字类的沟通工具是否可行?徐天进对有朝一日发现良渚文字仍有所期待。
“我们说良渚有没有文字,不应该先讨论是和否的问题,而是要先看看我们在不在同一个频道上,我们对文字是怎么界定的,我们讨论的文字的概念是否统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朱雪菲,尝试用一种听起来很脑洞的方式研究良渚的刻符。用她自己的话说,她的研究方法基于传统的考古类型学。她认为,我们完全可以“用良渚的刻划符号来解释良渚的刻划符号”。
听起来有点绕,但确实避免了一些主观的对符号意义的纯粹猜测。她提倡,发现刻符本身的规律,根据其中的规律性建构符号的意义。因为刻符本身的规律性是可以通过观察、分析得到的。比如大部分符号会以高低不同的频率重复出现,不同等级遗址中的符号相似性高、系统性强。而符号的分类标准有很多种,不同的研究者对分类标准的把握是不同的。朱雪菲对刻符的探讨,建立在她所区分的三个层次上。第一层次是陶器、石器、玉器三种载体的区别,因为不同载体上的符号表现,差异是很大的。第二层次是在陶器上区分烧前刻和烧后刻。因为烧前的刻符,大多刻在一些隐蔽的部位,具有标记的性质,而烧后的刻符,大多刻在显眼的部位,更具有传递意义的可能。到了第三个层次,才是分析具体的符号。
朱雪菲根据她的符号分类体系,介绍了几组具有一定规律性的符号,并将其规律提炼为“法则”,认为良渚符号中出现了组成勾股定理的“三、四、五”的数字概念,出现了对时间刻度的掌握以及一些与二元对立有关的逻辑概念。
对于良渚文化刻符与汉字的关系问题,朱雪菲表示:“刻划符号尚未进入汉字系统,但不能排除后世汉字的造字法则,对良渚文化刻划符号的构造法则有所传承。如果要在‘文字’这个标准上,谈良渚文明对中华文明的影响,即使它没有直接的提供文字,也可能提供了创造文字的一些逻辑法则。”
(三)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西亚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亚述学家拱玉书先生认为,良渚的器物符号错综复杂,反映出早期符号体系一些不同的特点,而这些特点的背后可能蕴藏着鲜为人知的文化面貌:
1、简单的刻符可能是陶工的代号(名、姓或族)、也可能代表器物种类(盛麦或稻米)、也可能是数字(表示器物的容量);2、贯耳壶上的四个符号或五个符号似与汉字有一定关联,董楚平释为“方钺会矢”,似有道理,但似乎也可以作其他解释;3、黑皮陶罐上的12个符号大概率是一幅文字画;4、石钺上的六个字有可能是字母文字,重复率高是字母文字的显著特征。但是,目前已知的字母都不早于公元前2000年,而且中国这片土地上也不曾存在字母文字的传统,所以,这个推测过于大胆。或许像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一样,这六个符号代表的文字(如果是文字的话)是音义文字,埃及的文字象形,而这六个良渚符号所代表的文字体系的符号更抽象?这只是印象驱使的不着边际的推测。但不论如何,良渚符号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都给人一种印象:良渚可能是个多文化的交汇点。
苏州澄湖良渚文化遗址的水井发现的泥质黑陶贯耳壶
贯耳壶上发现的五个连续排列的符号
拱玉书的解读,钱报记者做了完整版的整理。
北京大学文博学院副教授秦岭再次提醒大家,良渚有没有文字,不是辩论,对“原始文字”的考古学研究,应该从材料和途径中去思考。在良渚文化中,我们看到那么多图形符号,到底在广义上能够怎样准确地传递信息?这样的社会功能,是在怎么样的社会阶层中实现?我们从考古学的角度上,在释读之外,应该要先考虑和回答这些问题。她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想法:我们在网络上用的颜文字,算不算文字?
北京大学教授赵辉则从书写系统的角度做了探讨。
比如,某个形态重复出现,他认为有两点意义。第一点,特定形态和特定概念之间有了固定的对应关系,即开始形成刻划(书写)的规则——为他人理解的概念(或文字的初阶)。第二点,在不同地点重复出现,表明以刻符为载体的信息传播网络的出现。
赵辉说,随着资料的增加,重复刻符或许还有增加,也就是良渚“字库”会增加。
最后,看一下赵辉划的重点:
·主要是社会普罗大众的创造;只有很少部分反映了良渚最高阶层的政治、宗教的情况。
·隐蔽型刻符和开放型刻符;烧前刻和烧后刻,反映了刻划目的不同,但“两见”的现象表明它们仍属同一个系统。
·重复出现的符号意味着:1,规范化的变化方向;特定形状固定对应了某个确切的信息、概念。进而可以良渚刻符正朝体系化(字库)的方向发展。这同时也是一个准确和有效地传达信息的网络的开始。
·部分连续刻符应当具有某种叙事的句式结构,代表了某种书写格式(句式)的开始。
·一切都是初步。
“叙事连刻,表明良渚有了初级《语文》,相当于一年级下的《语文》。”赵辉笑。
据说欧美破译古文字很有一套,一破一个准,断代的死文明文字都能够破解出来。我看就请欧美去破解一下。
良渚文化就蚩尤族人创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