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六年级,刚刚历经“千辛万苦”,确定了初中。因为不想读划片校,于是,学奥数,参加小升初择校考。
孩子对数字敏感度不够,再加之奥数起步晚,10月份才“走完”板块,开始刷题。试着考了几次,铩羽而归,这次,运气不错,也算是努力的结果,考上了。
松了口气,划片校每年30%的联招率确实让人望而却步。
看着孩子笑靥如花,我和妻子也如释重负。
好景不长,这两天,妻子又忙了起来。
问她,她说:“你看看嘛!”
为了孩子的小升初,妻子加了不少学习群、家长群。群里家长们聊得最多的,自然是孩子们的现状、学校的优劣、择校的信息......这些所有与“学习”有关的。
对于一个因为小升初而组建起来的群而言,当大多数孩子们已经“上岸”后,家长们话题的焦点由“奥数培训哪家强”就转向“初中学习”的讨论了。
看了一段,背脊冒了冷汗。
“提前学习初中”是关键词。特别是理科,数学、物理、化学是必须要提前学习的。有些孩子“上岸”早的,甚至已经学完了初中三年的所有理科内容。
初中学校对考上本校的学生,组织进行“早培”是惯例,但这远远满足不了,所以一边学校“早培”,一边校外“早培”也是常态。
原因很简单,初中学校普遍教学进度快,特别是数学。一个按正常进度进入初中开始学习的孩子,指望一步一步,按部就班的跟上节奏,踏实学习,根本不可能跟上学校教学的速度,只会大大落后、成绩下降、自信全丧。
这就是现状。
所以“上岸”了,其实才刚刚开始。
始于2021年的“双减”,初衷是给学生减负。
两年多过去了,扪心自问,孩子们的负担真的减了吗?不过,不管怎样,调查的结果显示——是减了:
73%的家长表示孩子完成书面作业时间较前明显减少;
96.32%的学生对学校表示喜欢;
85.4%的家长对课后服务表示满意;
70%的家长不再为孩子报课外培训班
......
由“运动式”的方法推进措施,以“形式化”的调查肯定效果。中高考评价机制不变,那么以此为蓝本设计出来的学习模式,如何能够改变呢?
一个现象凸显出来——“内卷”成了热门词,也实打实的成了贬义词。
“双减”后,似乎“内卷”成了一种原罪,但凡学生有学习压力和学习负担,就是对“双减”的亵渎。这种错误的解读,直接导致“快乐学习”、“学习无用论”等奇葩理论的催生。
从未觉得“内卷”有问题。
所谓“内卷”,指为了争夺有限资源,不断提高努力上限,造成竞争。从某种意义而言,人类社会的进步就是靠“内卷”实现的。
放在“学习”上,努力和竞争本身就是“学习”的特征。
“良性内卷”应该是这个社会必须提倡的。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头悬梁、锥刺股”从来就应是学生的座右铭。
“双减”不应是减去“良性内卷”。学习在任何时代,都不是快乐的,只要是付出,而不是纯享乐,刚开始时,都是不快乐的,甚至是痛苦的。当付出后,获得时,才是快乐的。这是亘古不变的真谛。学生需要经历这一过程,这是成长中的必须。
但“内卷”不能走向恶性化。小学就要学完初中的学习内容,就是典型的“恶性内卷”,由此而产生的所谓“牛娃”,不过是沾了超前教育的光。
建立在比其他同年龄段孩子学习了更多知识的基础上的优势,除非是明显高于常人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作保障,否则不能长久,甚至“拉满易折”。
“双减”,减不了学生的全部负担,也不应该减去学生的全部负担,这不符合规律。“双减”应是减去学生不必要的负担,所谓“不必要”,即是“超前教育”的负担。
但,可惜的是,一刀切式的形式主义,将良性内卷和恶性内卷全部裹挟在内,让很多人对“内卷”的认识错位,反对一切的“内卷”。
很奇葩,没有达到减负效果的“双减”,却在实际上,反而促成了“恶性内卷”疯狂生长,只是由原来的“校外”转场至了“校内”而已。
2.15亿在读的中小学生,是被迫的“买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