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地产八卦女
01
最近深圳爆出“鼎益丰”暴雷,不少人声称自己的房子抵押出去然后把钱投给了鼎益丰,还有的借了经营贷,现在血本无归。有大V预判,今年深圳将有大量法拍房上市......
说实话,我没接触过鼎益丰,不理解将数百万家产输送给“世外高人”帮忙理财的做法。而在了解了鼎益丰的投资大法,以及两位创始人隋广义和马小秋后,我是更不理解了——这样的公司和投资,居然也有人信?

▲据说隋广义早年有从政经历,后进深山修道,整个人也是一副仙风道骨的样子。鼎益丰的总裁马小秋则以精明干练示人,她经常手持一本《道德经》。
而对于鼎益丰的投资,据说这家公司的投资从来不看财务报表,只看利、空、实、心,美其名曰“禅意投资法”。据说禅意投资的背后可不简单,有国际财团、中东小王子、甚至未来数字期权的影子。
最离谱的是鼎益丰在吉林敦化的深林中建了7座金字塔,金字塔里面有无数小金字塔,只要信徒将自己的头发、牙齿或者生辰八字等存放在小金字塔内,就能够改变命运、延年益寿、家族兴旺、财运通达,这便是鼎益丰大名鼎鼎的“金字塔种运基”。

按理说,如此明目张胆的封建迷信,早该被取缔了,为啥还大行其道招摇撞骗13年?
其实仔细一想就知道,参加这个游戏的没有谁是傻子,都觉得自己最聪明,只要不接最后一棒那就没事。可惜贪小便宜吃大亏,现在没人接这最后一棒了。
02
而除了故弄玄虚的鼎益丰,全国层面还有中植系、盛大金禧等多个理财机构争相割韭菜,所谓"屌丝死于P2P、中产死于理财、土豪死于信托",好像大家生来就是被割命运,逃都逃不掉,为什么会这样?
一方面,金融监管确实需要改进,这个不多说了,市场烂得不能再烂,光是一个大A就.......就好像乾隆问和珅,“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孰之过与?”和珅回答:“典守者不得辞其过。”
大贪官和珅都知道的道理,我多说无益,这也是老生常谈的话题。
另一方面,我觉得我们国人,在“投资能力”上面,也确实需要好好修炼一下。
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我们的投资教育有严重的缺失,从小到大,我们的教育体系里基本没有家庭投资课,大学的投资教育也与社会严重脱节。但很多投资人都是成年人了,手里稍微有点钱就想投资,也不先学一点相关的投资知识,尤其是很多管钱的家庭妇女,依靠闺蜜、邻居、同学间的口口相传,就敢下重注买理财或信托。
第二,很多投资人不喜欢思考钱怎么投,而是喜欢把钱交给别人,自己拿固定收益“躺平”。
坦白说,信托类的投资本来就是这样,拿钱给别人,保本的时候还能收利息。但是,我们的投资人对资金受托人的考察太粗放了,往往只看广告就信以为真,看到高额的固定收益更是欲罢不能、甚至连本金的风险都忘了。
第三,国人普遍热衷于投资地产,学位,烟酒,网游这些资产。然而这些资产并不产生正向社会收益,也不能收割外国人,仅仅加大本国人群贫富差距,导致内卷更严重。
说实话,在城市化完成前,投资房地产还有促进城市化、帮助城市修地铁建公园这样的一些建设效益,如今城市化已经趋近尾声,房地产投资的社会效益也越来越弱(虽然我是房产自媒体,但在这一点上我必须得承认)。
与之相对应,西方人则热衷于投资科技,医药,健康等拥有长期正向社会价值,且可以形成良好品牌、可以进行全球收割的资产。比如疫情期间大放异彩的mRNA疫苗,挣了全球数千亿美元,这吸金能力杠杠的。
当然,近些年由于无限QE量化宽松的原因,欧美科技股有一定的估值扭曲,但这并不影响西方投资的大方向。
其实再看看世界最大主权基金,挪威、加拿大的养老基金,买了许多美股,新加坡一半买了美股,一半是本地开发商物流,沙特除了美股还投了不少vc如软银,就连定位金融中心的香港股民,现在也不玩港股而是炒美股了。而我们呢,一盘子美债欧债日债......

▲15世纪时,中国的明成祖朱棣、葡萄牙的恩里克王子、西班牙的伊莎贝拉女王,各自投资了自己的航海船队。但第一样投资只是宣扬了大明的国威,第二、三样投资,却导致了世界地理大发现。也许,这就是投资在中外最本质的不同吧!
本文作者:地产八卦女 主编陈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