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篇】波克雷什金1:美国人眼里的“垃圾”被苏联人当做宝贝

巴巴维维 2024-08-01 08:47:21
【人物篇】波克雷什金1:美国人眼里的“垃圾”被苏联人当做宝贝

“苏联英雄”称号是苏联嘉奖制度中荣誉最高的一项。它设立于1934年4月,并于1939年8月起规定“获得苏联英雄荣誉称号的个人即授予苏联英雄金星奖章”。

苏联存续期间,全球共有12777人获得过这项最高荣誉,其中绝大部分(11635人)是在苏德战争期间获得的。在苏联人看来,不管一个人获得过多少枚勋章和奖章,只要佩戴这枚苏联英雄金星奖章就可以说明其辉煌的过去。

在苏联历史上,有2人曾四次获得“苏联英雄金星奖章”,他们是二战苏联战神朱可夫和日后的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不过后者向来痴迷勋章,他的记录自然不算数。

三次获得这项荣誉的一共有3人,分别是“大胡子”元帅布琼尼、空军元帅阔日杜布,以及本篇的主角波克雷什金。

波克雷什金虽然获得金星奖章的数量不及朱可夫,可他获得第三枚奖章的时间(1944年8月,时年31岁)比朱可夫早(1945年6月,时年49岁)。不仅如此,苏联曾原则上规定个人最多只能两次获得这项荣誉,所以波克雷什金实际上开创了一个先河。

1913年2月21日,亚历山大·伊·波克雷什金出生在苏联新西伯利亚市,这里是苏联远东地区最大的工业中心。父亲是俄罗斯族人,在一家工厂当工人。

因为家境一般,父母自然不敢对波克雷什金抱有太大的期望,只是希望他完成基础教育后,能够进工厂老老实实地学一门技术,日后可以接自己的班。1928年,波克雷什金读完七年级课程,被父亲送进了工厂当钳工学徒。

刚进入工厂的波克雷什金就显露出在机械方面的天赋,动手能力超强。很快他就把师傅掌握的那两下子技术学到了手。老师傅们觉得他留在工厂里做工实在太可惜,就鼓动他去参军,因为那里可以学习到更多免费的知识,日后也一定有所作为。

波克雷什金本来就不甘心当一名工人,走进工厂完全是遵照父亲的意愿,受到工友们的鼓励,他也动了心。于是波克雷什金回家跟父母商量,老实巴交的父母也觉得不能委屈孩子,就同意了他的想法。

1932年,19岁的波克雷什金正式加入苏联空军部队。由于具备钳工特长,他被送到列宁格勒航空军事理论学校学习,毕业后成了一名空军机械师。

起初波克雷什金还能安心从事自己的专业和工作,但渐渐地他开始羡慕那些飞上蓝天的飞行员,希望自己也能成为其中一员。于是他除了每天继续跟机油和炸弹打交道之外,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到军队内部的航空俱乐部学习飞机驾驶课程。在之后的一年内,他曾40次向上司递交申请书,要求到正规的飞行学院学习战斗机驾驶。然而上级一次次拒绝了波克雷什金的请求,并答复他“苏联航空业同样需要机械师”。就这样,波克雷什金继续在机械师的岗位上干了4年,其间成为一名高级航空机械师。

机会出现在1938年的冬天。他利用17天假期通过了一项民用试点飞行考试,从而绕过上级,自动获得进入飞行学校的学习资格。他甚至都没有回去收拾行李,就登上了开往米亚斯尼科夫航校的火车。

波克雷什金在飞行学校创造了很多纪录。首先是史无前例地专注和刻苦,练出了谁都望尘莫及的扎实基本功。另外就是让所有教官和校领导头痛的叛逆——经常在飞行训练时擅自做主搞出很多复杂的特技动作,

教官有意批评下这个不服规章的学员却往往气短,因为好些动作他们自己也做不出来。所以他们只能像当年工厂里的老师傅们一样,看着这个天赋异秉的弟子无奈地嘟囔一句“鬼点子”,然后任他折腾。出于对人才的爱惜,校方一直对他采取一种宽容的态度。

1939年,26岁的波克雷什金以优异成绩从航校毕业,被授予中尉军衔,派往苏联南部敖德萨军区的第55歼击机团担任战斗机飞行员。

1940年,苏联吞并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地区后,波克雷什金所属的航空团被派往摩尔达维亚(今摩尔多瓦)。

1941年,在战争爆发前,他已经是该团飞行中队副中队长,上尉军衔。

1941年6月22日,苏联在几乎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遭到德国入侵。在战争的第一天,第55歼击机团就接到作战的命令,早已渴望建功立业的波克雷什金驾驶一架伊-16战斗机升空。

波克雷什金没有想到,自己的第一次实战就出现意外。也许是太兴奋,也许是太紧张,他的手一哆嗦,竟然把己方的一架苏-2轰炸机(隶属于敖德萨军区第211轰炸机团)打了下来。驾驶那架飞机的飞行员(伊万·普斯特戈,1976年晋升苏联空军元帅)沉着冷静,及时跳伞逃生,但飞机领航员遇难。

按照战场纪律,出现如此重大事故一定会被苏联内务部盯上的,至少要被关上几个月接受审查。不过波克雷什金很幸运,战争初期苏联陷入一片混乱,内务部也无法有效执行监察权,加上波克雷什金平日表现突出,所以只在部队内部“记大过”一次,允许他继续上了战场。

第二天,波克雷什金在空中遇到了一架德军的Bf-109战斗机。本就窝了一肚子火的他直接将其凌空打爆。

波克雷什金没有高兴太久,就在他为自己洗脱了罪责感到欣喜时,他的座机被另一架德军飞机击中。凭借平日里练就的飞行技能,他勉强把飞机开会本方基地。人虽然没事,但心里的怨气更大了。

第55歼击机团在战争初期的遭遇就是苏军的缩影,每天都会有战友驾飞机牺牲在蓝天上。波克雷什金是幸运儿,他几次遭遇险境,甚至陷入绝境,但最终都全身而退。

7月3日,他的飞机在德军后方(苏罗边境地区的雅西)被高射炮击中。飞机失去了动力,速度越来越慢。波克雷什金凭着悯熟的驾驶技术,操纵着抖动不止的飞机,尽量延长滑翔的踞离,最后坠落在一片树林中。飞机摔毁了,波克雷什金的腿部也受了轻伤。为了返回部队,波克雷什金忍着饥饿、伤痛,疲惫地走了4天,最终回到了部队。

在另一次执行任务中,一发机枪弹击中机舱,打断了他的肩带并划伤他的下颚。整个挡风玻璃都溅满了鲜血。

在地面时也是险情不断。一次,一枚炸弹就落在他的两腿之间,所幸是一枚哑弹。还有一次敌机来袭,为了保护本就不多的可用飞机,波克雷什金端起一挺机枪,架在飞机舱顶上朝德军飞机射击。一架轰炸机发现了他,直接向他飞来,在浅俯冲时投下一串小型炸弹。波克雷什金看着一连串的爆炸向他奔来,但紧接着落在他身边的炸弹并没有爆炸。

1941年深秋,波克雷什金奉命驾驶飞机搜索在战场上消失的德军第1装甲集群踪迹。此时乌克兰地区已经飘起了雪花,能见度极差。波克雷什金为了能看清地面目标,在恶劣天气下采用低空、低油耗飞行,终于在搜索了很长时间后锁定了目标。为此他获得一枚“列宁勋章”。

1942年初,第55歼击机团撤往后方休整。此时整个部队的飞行员已经所剩无几。

1942年3月,在外高加索地区休整的第55歼击机团改称“近卫第16战斗机团”。此时,波克雷什金已经取得击落6架敌机的战绩,成为名副其实的王牌飞行员。

1942年夏,德军在南线发起“蓝色行动”,重点向顿河和高加索地区进攻。近卫第16战斗机团此时已经换装雅克-1战斗机,并返回前线参战。

雅克-1战斗机在当时是苏军装备的最好的战斗机,但他的性能依旧落后于德军的主力战机Bf-109,波克雷什金驾驶这种型号的飞机也几次遇险。

1942年7月17日,波克雷什金驾机执行护航任务。他和僚机在空中被一个德军双机编队从身后咬住,波克雷什金试图摆脱掉对方,但德军驾驶的Bf-109比雅克-1更重、更快,逃跑反倒风险更大。

波克雷什金先做了一串摇摆动作,然后突然又完成了一个空中翻滚,反倒藏到了德军僚机的身后。在极短的距离内,波克雷什金击落了对方。然后他再次完成翻滚动作,趁对方另一架飞机没有反应过来时又将其击落。

据德军资料记载,这次被波克雷什金击落的两架飞机,是德军空军王牌汉斯·达默斯驾驶的飞机和他的僚机。后者被击落后逃生,并在日后取得了击落百机的成绩。

当年8月,波克雷什金凭借出色的表现升任飞行中队中队长。但与此同时,他对雅克-1飞机意见越来越大,从此拒绝驾驶苏联总军械部部长、著名飞机设计师雅科夫列夫主持设计的飞机。

整个二战期间,苏德战场以强度高、规模大著称,除了地面的钢铁绞杀,空中的大规模混战也随处可见。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个人技术再好,也难免不被敌方飞机(甚至包括己方飞机)击中。东线德军曾涌现出如哈特曼这样的超级王牌飞行员(击落敌机352架),但是他也曾被迫16次进行紧急迫降,幸运的是每次都毫发无伤。

波克雷什金也是幸运儿,战争的前两年,苏军一直处于被动局面。波克雷什金所在的部队不断遭受重大损失、不断后撤。他后来回忆说:“没有在1941年至1942 年间参加过战斗的人还没有真正尝过战争的滋味。”

1942年夏末,近卫第16战斗机团因损失巨大,再次返回后方休整。

让波克雷什金感到高兴的是,他的中队要改用新型战机——美国人援助的P-39战斗机。

根据美国租借法案,自1941年底莫斯科保卫战结束后,美国和英国的援助物资开始陆续交付苏联。在这些援助物资中就包括波克雷什金中队换装的P-39战斗机。

从技术上说,P-39的理论性能其实极为优越,它还率先在战斗机上尝试了后置发动机、前三点式起落架、37毫米大口径机炮等先进的设计思想。但是由于各项指标太过超前,在设计时又没能整合好,导致飞机的总体性能一塌糊涂。美国人对它的评价是“操纵困难、维修困难、发动机功率不足导致高空性能差”等等。

P-39曾被派往太平洋战场,结果被日军的零式战斗机打得狼狈不堪。前线飞行员坚决抵制驾驶它升空,后方飞行员也以“操作困难”为由拒绝采用它作为教练机。于是,美国人把这些飞机一股脑的运到了苏联。

美国人看不上P-39,苏联人可对它偏爱有加。美国人诟病的那些缺点,在苏联人看来完全不值得一提。操作困难?苏联制造的飞机哪个不操作困难?高空性能不佳?与德军作战都在中低空,为啥要在乎高空性能?至于P-39的发动机后置和37毫米大口径机炮就更让苏联人爱不释手了。而且基于以上优点,“维护困难”也就不能算是问题了,因为“它配得上精心养护”。

如果波克雷什金仅仅是一名空中杀手那他不会在日后取得那么高的荣誉。自战争爆发后,他就开始考虑如何改进苏联空军落后的战术。中队换装P-39后,曾是高级航空机械师的波克雷什金仔细研究了这款机型,很快就对他的结构和各项性能了如指掌。

在此基础上,他出了著名的“高度—速度—机动—火力”理论。他主张将苏军原来的3机编队改为8机编队,每两架飞机为一组,背向太阳呈梯队排列投入战斗。

然而他的主张刚一提出就遭到团长伊萨耶夫的反对,在后者眼里“8机编队、背阳进攻、梯次配置”都是背离苏联空战专家理论的离经叛道。

二人因此爆发激烈冲突,伊萨耶夫毫不手软,他编造了一个罪名,并经军事法庭审判,将波克雷什金撤职、开除党籍……

4 阅读:135

巴巴维维

简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