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新在哪,知在哪——殷雄主任说新知

刘老师教育故事 2023-11-02 10:13:55

各位老师,11日上午,我们一行10位专家到新知来听课半天,参与今天这个活动的人数规模和听课量还是比较大的。我们听的点比较集中。刚才9位专家的反馈报告是非常用心的,尤其让我感动的是我们反馈不仅是在这个时候,更是在课堂上,包括刚才的这个两个课间我们都看到新知的老师在虚心地向专家请教,各位专家也是拿出自己的绝招和压箱底的经验在跟新知的新老师也好,成熟的老师也好在支招。这种氛围非常纯正,我非常喜欢,也希望各位听课老师和各个备课组能够把我们专家的提出来的建议能够在下一阶段更好地落实。

马金山老师和专家交流

我再根据我所听的课和我的一些思考跟大家做简单的汇报。所谓“窥一斑而见全豹”,看一节课或者几节课,就能看到这个学校整体的风貌。我从两节课里面就能够看出这个新知的文化底蕴,新知人的这种凝聚力和新知人对教育的情怀。

宋明主任和专家交流

我听了两位语文老师,年轻老师素养好,从两位老师课里面能够感受到,新知的课堂模式一直走在全市的前列,与其说新知的课堂模式体现了“1+3”课堂教学新样态,还不如说是我们连云港市的“1+3”课堂新样态借鉴了新知的经验,或者也可以说我们市局的课堂新样态是对新知经验包括赣榆的华杰双语经验的理念与升华。

施伟老师和专家交流

教师的助学导学,学生的自主学习,特别是我们教材的价值的彰显在新知的课堂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而且是一直贯彻并比较成功的。第二就是新知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或者说这种分组合作模式,一直被证明是最有效的,最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内驱力的形式。小组的分工合作更多是从心理上让学生找到了认同感。我们任何一个人或者任何一个学生,必须要生活在组织当中,就像我们现在有党组织,有工会组织。任何一个人必须活在组织当中,或者这么说每一个人都是组织当中的人。找到了组织,明确了自己在组织当中的分工,并且甘愿为自己的组织付出劳动,并且被认可,这是人的最大的价值追求。我觉得新知老师在这一块做的非常好。每一个人在新知这个集体里面都找到了自己个人的价值,并且这个价值被认可,这是小组合作的一个被理解的一个因素。

县教师发展中心殷雄主任作总结

第三个就良好的学习习惯,我越来越感觉到,一个学生或者一个人成功的必备条件就是习惯。我在新知的课堂里面拍的学生照片是最多。学生的优秀的读书习惯,课堂的坐姿,课堂笔记特别是展示,甚至上课和下课跟老师问好都是让人感觉有浓浓的师生情意在里面。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我认为是在为学生将来塑造完美的人格和引导终身学习的这种优秀品质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每次来新知我都有一些新的想法。我觉得新知要考虑未来,可以进一步加大宣传,着眼未来,传承创新,办新时代的高品质初中,这也是我对新知的一个期望。在新的这种社会背景下,新的时代背景下,新时代特色的新知双语会是个什么样子的。我在想两个小问题,第一,新知这个名字起得很好,真的很好。新知“新”在哪?新时代背景下的新知新在新老师多,新老师有新的活力。新知现在在尝试新样态的改革,新样态就必然逼迫着我们老师去做新的创意,去思考构建新的师生关系,去充实或者说完善自己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新知的“新”代表着灵活和高效,不同于公办学校。第二,新知“知”在哪?我觉得对于学生而言,或者说对于老师而言,新知的“知”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个是个人层面的知;一个是他人层面的知;一个是社会层面的知。这是三种不同的认知,对个人而言是知道,知道然后知行。学生要知道,老师要知道。知道以后再知行,把知道转化为行动,这第一层面。然后第二层面要知人、知己和知事。第三,新知要担当大任,要知其所知,要知其不知。新知的学生和老师进入这个学校以后,从最基础的知一直上升到这个社会的知,或者文化层面的认知,我觉得这样是完整的。未来的教育一方面是更加高效,另外一方面是更加注重人的精神追求。这是两条腿并进。新知把“新”和“知”合二为一,就是我们未来新知的发展方向,能够就是在传承中创新。

徐翔校长和老师们在认真聆听

总的来说,新知的教学质量一直是走在前面的,新知是有凝聚力的,有向心力的,新知是有文化、有追求的一所学校。希望这样一所学校能够持续为灌南教育注入活力。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0 阅读:7
刘老师教育故事

刘老师教育故事

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才明白老师永远不如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