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暑热暑湿重!长夏要健脾,夏季健脾祛湿正当时,祛湿好方法

觅海评健康 2023-09-01 02:51:12

笑口常开研习社原创美文第1254期

「阅读之前,诚恳请您点击右上角关注,既方便6:30阅读科普好文,又方便讨论分享,还能更好获得调理方案,体验不一样的的参与感,谢谢您的支持。」

进入三伏天,不是骄阳似火,就是阴雨连绵,炎热难当,闷热难耐,汗出不畅,食欲不振,身体困重疲倦乏力...

是不是很多人近期都有上述这些症状?

夏天,特别是立秋到秋分之间的这段长夏,祛湿(健脾)是重要的养生时机。而且这段时间,也是大江南北高温、多雨、潮湿难当,空气中湿度大,温度高,所以“湿”是这段主气。

因此,明代医家王绮石在其所著的《理虚元鉴》中特别指出:“长夏防湿”。

而体内有湿,常和脾脏功能有关,脾喜燥恶湿,又容易被湿所困。夏季天气闷热潮湿,阴雨连绵,人又容易居所多湿,或涉水作业,或汗出沾衣,这些外湿条件可趁夏季脾虚不旺时内侵而变生疾病。

三伏天也因为天气暑湿暑热,牌运不健,胃口不好,或过于恣食生冷之品,更加损伤脾胃,导致湿邪内生。

那么该怎么办呢?

中医认为,脾脏是体内运化水谷精微和水液的主要器官,也是人体气血生化之源,并统摄水谷精微在体内的输布四肢而营养身体。

上面说了,脾又容易被湿所困,脾脏位居中途枢纽位置,如果被湿所困而生锈运转不灵,人体的正常运转就受到影响,缓慢而濡养身体不足。

三伏天最好这三点,脾健湿去,浑身轻松

老话讲,“千热易清,一湿难祛”,就是因为湿性缠绵,一般病程长,缠绵难愈,反复发作。湿性黏腻重浊,容易和它邪——热血、寒邪、痰邪、瘀血合邪为害,成为湿热、寒湿、痰湿、湿瘀等复杂之证,变生多种疾病,犹如油入面,难解难分,让祛湿成为“慢慢之路”,但也不是没有办法。

日常生活中做到这三点,可减轻湿邪所困。

1.少开空调,或空调温度不要太低:

现在人们生活条件好,家家有空调,很多人一天离不开空调,而且总是把空调温度定到十几度。如果从一年四季的自然正气循环来说,夏天空调温度过低是违背时令节气特点的。

所以空调温度尤其是夜间,建议以 26°上下为宜。

2.生冷之品要少吃:

过于生冷或频繁生冷之品会让湿邪停滞。

中医里,湿邪属于阴邪,水属于阴,容易耗伤人体阳气。所以夏天进食生冷容易助推湿邪耗伤阳气,加重脾脏运化水湿负担,容易让体内水湿代谢不平衡,水湿内阻而致病。

简单说,夏天热,也不能饮食冷,防湿要从日常饮食做起。

3.夏季祛湿,通阳利气正当时,通阳利气,气行血行湿自去:

中医认为,养生必顺天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在三伏天长夏季节,更是通阳好时节。

不过可能你会问,夏天已经这么热了,还有必要来通阳?

确实,春夏万物生机盎然,是一年中阳气最旺之时,人也要顺应天时地利,利用夏天的升发宣泄,“动则生阳”,夏天也要坚持有氧运动,为身体补充阳气。

除了上面的生活调整,多食用一些健脾祛湿利湿利水的食物,也是夏季祛湿好办法,夏不欲穷凉,说的就是夏天饮食可不能过食生冷而耗损阳气,这才是祛湿好帮手。

常见的消夏祛湿食物有山药、白扁豆、大枣、薏苡仁、冬瓜皮、玉米须、赤小豆、绿豆,可熬粥,可茶饮,效果也都不错。

具体如何做,明天的科普详解。

如果您有口疮、灼口症、口腔苔藓等口腔粘膜疾病,尿酸高、痛风方面问题,都可以参与“口腔黏膜和痛风千名援助计划”,帮你解读报告,梳理调理方法。方法很简单,只要你关注后单独(别在评论区)悄悄回复我一句:我要参加,留意给你的反馈即可

本文参考文献(图文来源网络,侵删):2022年 第6 期《 开卷有益杂志》摘自《天津第一中心医院微信公众号文章《夏季祛湿好方法》。

0 阅读:8

觅海评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