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先生奇葩说:写《道德经》的老子在庄子、孟子、荀子之后

问道化鸣 2024-04-14 09:51:35

易中天先生又发话了,他说,老子是一个群体,司马迁《老子申韩列传》里面的老子,在孔子之前,而写作《道德经》的老子却是战国后期人,在战国最后一位大儒荀子之后。

易先生说:我做过详细的考证,不仅有内证,也有外证。主要看《老子》这本书的内证。

老子在38章说:“失道矣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这里面出现了“道、德、仁、义、礼”五层渐次下滑的治理梯度。

那么,“道治”社会发生在什么时期呢?易先生说:那是炎黄时期,尧舜时期。当社会“失道”以后,于是就来保“德”,“德治”是周公提出来的。到了春秋末期,当“德治”也保不住的时候,孔夫子就提出了“仁治”,到了战国中期,当“仁治”也推行不下去的时候,孟子于是提出“义”;最后到了战国后期,就连“义”也保不住了,于是荀子提出了“礼治”。

易先生强调说:社会治理从“道治”到“礼治”一路下滑,反映了先秦时期的社会现实,因此,只有经历过那个社会变革现实的人,才有可能写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的文字来。

易先生不断强化他一以贯之的观点;先有被批评者提出主张,然后才会有对主张提出批评意见的人,孔孟荀提出“仁义礼”,老子批评之,因此孔子孟子荀子在前,老子在后。并且推断道家人物传道谱系应该是:杨朱、老子、庄子。

为了作证其观点的正确性,他建议大家阅读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

然而,作为历史学家,易中天先生对《老子》写作年代的历史考证,犹如信口开河,实不足为据。

第一,孔子虽然提出了“仁”的概念,但也是为“克己复礼”服务的。周礼才是孔子所谓的“道”,他感叹于“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因此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并强调生活在“无道”社会的无奈:“有道则现,无道则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而且,他将西周的官学“六艺”改造后保留了“周礼”,这说明,孔子提出“为政以德”“克已复礼为仁”等道德要求,都是为恢复周礼服务的。

第二,“道、德、仁、义、礼”都是中国思想文化中的古老概念,先秦典籍均有记载,仅以“道”为例:《尚书·汤诰》:“天道福善祸淫,降灾於 夏 。”《周易·谦》:“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周王室太祖后之庙的右阶之前有“黄帝金人铭”曰“天道无亲,恒与善人”(《孔子家语·观周》)。

炎帝黄帝是上古时代部落首领,把他们的部落统治说成 “道治社会”,缺乏依据。

第三,易先生所谓“道治”“德治”“仁治”“义治”和“礼治”,分别出在炎黄时期,文武周公时期,孔子时期和战国中晚期的说法,是极不严肃的划分法,犹如庄子所说的“卮言”,顺口那么一说,只图一时之口快。

老子的“道治”是老子塑造的理想治理模式,历史上并不存在这种模式,老子中的圣人也并不是历史上的真人,而是“为道”执政者的化身。

第四,因为孟子主张“义”,荀子主张“礼”,而老子认为“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就因此断定老子在孟荀之后,这更是蔑视事实的历史虚无主义观点。

在齐国,田氏代齐后,“田齐桓公”田午创办中国第一个国立高等学府“稷下学宫”,学宫以黄老道学为教学主导,延续150余年,直至秦国灭齐。在此期间,孟子荀子分别从鲁国、赵国前往齐国担任“稷下先生”,在这个百家争鸣的策源地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和学术思想。

更主要的是庄子几乎每一篇文章都会提到老子言,而作为稷下学宫三任祭酒的荀子则点名道姓地批评《老子》,说“老子有见于诎,无见于信”,指责老子只关注柔弱谦让的一面,而缺乏积极进取的一面。

第五,竹简本《老子》的原始版本成书时间为老子晚年时期,约公元前500至400年间,即使是楚国贵族的入葬时间(公元前374年之前)也比孟子出生早2年,更早于庄子5年,且楚简本有三种,说明在墓主下葬时,已经有不同版本的《老子》流行于世。

这样的出土文物,作为著名历史学家的易先生居然熟视无睹,或避而不谈,那只能说明易先生跟冯友兰先生一样,属于“丐词”之说——先下结论后论证。

第六,冯玉兰的《中国哲学史》坚持认为《道德经》晚于庄子,这在民国时期的孔老之辩中,早已成了过往,现在看来只是个笑话。

冯友兰、钱穆、顾颉刚、梁启超等人作为反方,与胡适等人就老子年代问题进行了长达40年的辩论(见《古史辨》),冯友兰认定老子晚于庄子的证据主要有:“孔子以前,无私人著述之事”;其次;“《老子》非问答体”;其三,“《老子》之文为简明之‘经’,可见其为战国时之作品”。

钱穆则更简单粗暴:必先有浅显的,后有深刻的。孔子浅显,老子深刻,故孔子在前,老子在后。

对于反方的“丐词之辩”,作为冯、钱、顾老师的胡适均予以严密考证,逐一批驳,直到晚年才突然发现,胡适突然发现那样的论辩实在时毫无意义的:

”四十年来……我到今天,还没有看到这班怀疑的学人提出什么可以叫我心服的证据。所以我到今天还不感觉我应该把老子这个人或《老子》这部书移挪到战国后期去。”

“有一天,我忽然大觉大悟了!我忽然明白:老子年代的问题原来不是一个考据方法的问题,原来只是一个宗教信仰的问题!像冯友兰先生一类的学者,他们诚心相信,中国哲学史当然要认孔子是开山老祖,当然要认孔子是‘万世师表’。在这个诚心的宗教信仰里,孔子之前当然不应该有个老子。在这个诚心的信仰里,当然不能承认有一个跟着老聃学礼助葬的孔子。”

冯友兰、钱穆等人,的确没能脱离“丐词”之辩,他们无视庄子对《老子》的阐述,一味固执己见,直到晚年才承认不过是“任性使气”而为之的文字游戏而已。

所以,易中天先生的“老子年代说”不足为据,他所凭借的冯友兰先生的考据,也早被冯友兰自己推翻。对此,易中天先生选择无视。这是作为著名历史学家最不该有的态度和做法。

0 阅读:51
评论列表
  • 2024-05-01 20:34

    不知而妄言,哗众取宠的小丑罢了,何必为他多费口舌呢。

问道化鸣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