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门诊上来的很多孩子都有一个共性:容易感冒,乏力,舌苔白腻,脸色发黄或发暗。一看就是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关键是很多家长还不当回事。等到天热了,湿气重,孩子身体运化无力,毒素出不去,各种小病就都来了。
今天就给家长们讲个简单的养生方子——太子参+山药,这两样搭配,既能健脾,又能益气养阴,帮孩子把损耗的元气慢慢补回来,免疫力强了,更好的长肉长个。

有些家长一听“补”,就怕孩子上火,怕补过头。其实,太子参补的是“小儿脾气”,山药能健脾益胃、滋肾益精,搭配在一起,一补一养,正好平衡,很适合孩子娇嫩的体质。
太子参——益气健脾,生津润肺
太子参是一味清补之品,专门对付孩子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倦怠乏力的问题。孩子脾胃功能强健了,才能更好地消化吸收食物中的营养,气血生化有源,身体自然就更健康。
很多孩子换季的时候容易感冒咳嗽,食欲也不好,这其实和脾胃功能弱有很大关系。平时可以喝点太子参煮的水,能提升脾胃功能,增强抵抗力。

山药——健脾益胃,滋肾益精
山药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对孩子来说,它是很好的健脾食材。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好了,孩子吃饭香,消化好,营养吸收足,身体发育才能跟得上。而且山药还能滋肾益精,有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

那什么样的孩子适合喝?
✔ 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挑食偏食)
✔ 气虚体弱(动不动就累,活动量稍大就气喘吁吁)
✔ 易感冒、抵抗力差(换季就生病,经常反复感冒咳嗽)
✔ 生长发育迟缓(身高体重增长缓慢,比同龄人落后)
什么样的孩子不合适喝?
❌ 积食严重、舌苔厚腻、口气重的孩子(此时首要任务是消食导滞,进补可能加重积食)
❌ 感冒发烧期间(这时候孩子身体在抵抗病邪,进补可能会让病邪滞留在体内)
❌ 容易上火、有便秘症状的孩子(太子参虽平和,但过量服用也可能导致燥热,加重便秘)
做法也很简单, 太子参6克,山药15克,将山药去皮切块,和太子参一起煮30分钟左右,喝水吃山药即可。
我们还可以根据孩子不同情况,来搭配不同的方子,如果孩子脾胃虚弱严重,也比较瘦,可以用太子参+山药+芡实一同煮,让孩子食用。芡实能益肾固精、补脾止泻,加强版对于孩子的脾胃调养效果更好。

如果是孩子适合容易上火、有轻微口气的,可以用太子参+山药+麦冬,煮水代茶饮。麦冬能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搭配在一起既能健脾益气,又能清内热。
当然,门诊上见了很多孩子不是单一的症状,还需要辨证后使用,给大家举个例子就清楚了。像我前段时间看了个6岁多的男孩,妈妈说之前吃饭还挺好,后边是突然不好好吃饭了,早上起来嘴巴里有味道,还总是上火,晚上睡觉不踏实,翻来覆去的,老做梦,三天两头生病,几个月了个子基本没长。

那像这类孩子,说到底还是脾虚有内热了,吃进去的东西不吸收,就容易积食生热,时间长了就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容易生病,那孩子总生病,肯定也是会影响到孩子长肉长个。
那我给孩子用的就是这个太子参+山药的搭配,考虑到现在情况比较严重了,又加了白术、莲子、炒骨碎补、炒鸡内金、百合、炒酸枣仁、当归等药材,熬制成膏,每天一勺,温水冲服就行。
同时交代家长饮食上按照我说的来,平时多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吃零食,每天让孩子抽空去蹦蹦跳跳,晚上把睡觉时间调整成10点前,睡前不要做剧烈运动,不要玩电子产品。
坚持调理了3周,妈妈反馈胃口好了很多,知道主动找饭吃了,睡觉也安稳了些,还说一开始担心孩子吃不下,没想到确实是我说的不苦,也挺乐意吃。
但前两天过来复诊,坚持了3个月,长了2.5公分,长速大大提升,也没有口气了,胃口、睡眠妈妈说都有很大的改善,特别满意。所以说,帮孩子健脾追高不难,关键是要找对方法,用对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