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拉卜楞地理环境,和风俗朴实、酷好械斗的百姓

浪里沙民国史 2024-10-05 11:58:36
编者按

1937年,时值全民族全面抗战开始,23岁的作者毕业于清华大学地理系,受拉卜楞保安司令黄正清(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邀请撰写拉卜楞地理志,于是他骑着骡子穿山越岭,从兰州风尘仆仆前来调研。本文是作者赶到拉卜楞的一段旅途纪实和个人感受,从文中可以看到当时藏族百姓的生存环境和精神世界,更能感受到作者呼吁官方注重促进此地民族团结的期盼,知识分子浓浓家国情怀跃然纸上!

黄正清 拉卜楞保安司令,1937

惊险的山路和可笑的传说

24号清早起来,想到今天可以到拉卜楞,精神甚为奋发,下了一个颇大的陡坡,经过上下两个大东桥,水流湍急,如万马奔腾,水力甚可利用。数里后复又上坡,不久下石梯子,不仅陡峻,而碎石亦多,因此这段路最难行。共十里抵达山塘村,此段为坚硬的花冈岩所成,故峡谷的巉岩雄姿英发,河水奔流,声若巨雷,可视为大夏河上最标准之少年峡谷处。

洮河上的木桥,1932年

这一带林木颇多,青的山,绿的水,风景美丽,几乎在清水那个地方之上,真令人心旷神怡。正欣赏间,忽然想到少年河谷,犹之人生少年时代。花岗岩是很坚硬的岩石,似乎不容易侵蚀的,然河水奔流日夜不息,竟能把它削减成险峻的峡谷。人生的前途虽非平坦的大道,若在少年时代肯有恒定不断的努力,也必能达到成功的目的。

在山塘村吃了一碗面条,即立刻前进,经大买滩,上下黄土造成的白土坡路程约十里,长长的石头屹立于黄土坡之侧,高约十余丈,为侵蚀的石灰岩所成,坡顶上有小松树一株,据骡夫说有神仙居于此,俗人不能攀登,若强行攀登必致跌死,实属可笑!

康区游牧的少女,庄学本摄 ,1936年

自此经大连桥,沿大夏河北岸,路甚平坦,十余里即至马连滩,犁牛、犍牛、绵羊在此吃草的不少,而藏民担心牛羊逃逸,常用绳子将二牛鼻孔连接,颇足引起我们的注意。

来到了拉卜楞,谈藏民的长处和短处

再行数里即抵达拉卜楞,时当下午2点钟左右,细雨纷纷,衣服几乎润透。听说拉卜楞在上午下雨的较少,若下雨多在下午,这大概是高原上的对流雨罢。对流雨是由地面上水气蒸发在空气中凝结而下降的,从山塘以后,变质岩类随地可见,似乎因受地心花岗岩块侵入时而引起变质的。

拉卜楞寺全景,1930,林烈夫摄

到了拉卜楞,即到蒙藏学校找李安宅先生,略谈,晚住于西北防疫所,次日才到拉卜楞寺司令部访黄司令,谈谈到草地考察事宜。拉卜楞海拔2950公尺,比兰州高约1500余公尺,故气候较为寒冷。民国十七年(1928)设夏河县,县治无城,分他洼(街市之意)及寺院二部,人口共约五千,住民与喇嘛各占半数,其中藏民约占十分之六,汉民、回民各占十分之二三。

藏民穿的衣服为羊裘一袭,冬夏不换;日常的食物,主要为糌粑,是炒面粉和黄油放在热茶内搅拌而成;所住的房屋为平顶的土房,与汉民无大差异。喇嘛与平民生活有点不同,他所穿的是红色的僧衣,俗称之为黄教,颇令人费解。所吃的食物与平民差不多,惟所住的寺院楼阁层台,金瓦红墙互相辉映,类似欧美的建筑物,比之平民的房屋,真有天壤的差别。

藏民男子装束,1932年

藏民身体强壮,待人有礼,风俗朴实,少有嗜好,是其长处。惟不讲卫生,酷好械斗,男子怠惰,文化较落后,是其短处。此则当局所不可不注意,而加以改进的。拉卜楞的详情容我另文详述。

这三个月中畅游临夏、夏河两地,增加见闻不少。夏河县是西北藏族的中心,临夏是西北回族的要地,而回教与汉藏两族的感情,似乎还未达到十分融洽的地步,在抗战期中,凡讲求开发边疆,团结民族,增强抗战的力量,这正是枢纽的地方,千万不可以其偏僻而不加以注意呵!

李式金《东方杂志》1940年

本文由“瀚海淘沙”独家整理

欢迎评论,点个赞呗

3 阅读:222

浪里沙民国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