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之山:被诅咒的钻石,持有者会有灾难,如今镶嵌在英国王冠!

以史为鉴说 2022-09-15 00:37:40

近日,印度网友在社交平台发文,要求英国人归还抢夺自印度的著名宝石——光明之山!

但是英国人对此不置可否,因为这颗重达105.6克拉(21.6克)的钻石就镶嵌在英国王太后的王冠上!

光明之山,也叫光之山,可能是全世界最古老的一颗天然钻石。

有人根据美索不达米亚的梵文文本,认为这颗钻石在公元前四千年左右就出现了。但是这一说法并没有确切的证据。

而传统的观点认为,这颗钻石最有可能是在公元1100-1300年间,在印度次大陆著名的钻石矿山——德干的戈尔康达(Golconda)矿山中被发现的。

传说这颗钻石的原石有800克拉重,后来被印度南部的王朝卡卡提亚王朝所拥有,这个卡卡提亚王朝在印度历史上也是一个神奇的存在。

图注:卡卡提亚王朝统治区域

我们通常认知的印度基本上都是由婆罗门或者刹帝利这一种姓来统治,但是当时的卡卡提亚王朝却专门标榜自己是低贱的首陀罗出身。

王室不问出身,只问军功的做法让许多首陀罗阶层所感动,他们在一些铭文中直接宣称首陀罗种姓是印度教四大种姓中“最高贵、最纯洁和最勇敢的”。还大量出现“个人成就重要性高于家庭背景”的铭文。

当时一些颂诗中甚至提到卡卡提亚王朝的国王任命了“七十七个出身卑微的首陀罗”去管理地方。

而这颗宝石当时正镶嵌在卡卡提亚王朝建造的神像上,是神像的一只眼睛。

图注:德里苏丹国击败卡卡提亚王朝

到了公元1323年,卡卡提亚王朝在战争中被来自北方的德里苏丹国图格鲁克王朝所击败,德里苏丹国摧毁了普拉塔帕城的卡卡提亚宗庙,大肆劫掠,这颗钻石也因此成为德里苏丹国的战利品。

时光飞逝,这颗钻石在德里呆了200余年后,再一次换了主人。

这次他的主人是莫卧儿帝国的开国君主巴布尔,巴布尔是帖木儿的后裔,在帖木儿帝国崩溃后,巴布尔率军入侵南亚次大陆,击败了德里苏丹国并建立莫卧儿帝国。

巴布尔在击败印度土著王朝后,还曾得意地记述了征服德里和阿格拉后,其中的战利品就有一颗极大的钻石。

图注:沙贾汗为爱妃芭奴建造了举世闻名的泰姬陵

在传承了几代之后,莫卧儿帝国迎来了沙贾汗(泰姬陵建造者)的统治,这也是莫卧儿帝国的极盛时期。沙贾汗决心要用黄金和珍宝重新打造一款最豪华的御座——孔雀王座。

孔雀王座由莫卧儿帝国最著名的艺术大师巴德奥斯设计,长约1.8米,宽1.2米,高约0.65米,这座宝座整体用黄金制成,据说制作宝座用去了1吨多黄金。

在黄金制造的王座上,镶嵌着来自印度宝库中的各种宝石。

有资料显示,王座镶嵌了108粒红宝石,最小的重量都超过100克拉,大的甚至超过200克拉;还镶有116粒祖母绿,每粒重达30至60克拉;王座上还悬挂着成串的圆形珍珠,每粒重达6至10克拉。

图注:孔雀王座

孔雀王座上面有12根柱子支撑的天蓬,天蓬上有黄金制作的孔雀模型,孔雀上镶了巨大的红宝石和蓝宝石,其中一只孔雀的眼睛是用重90克拉的“阿克巴沙阿”钻石做的,还挂了一粒重达50克拉的梨形珍珠。孔雀的四周点缀着用黄金和宝石制作的一束束花朵。

王座上最亮眼的就是191克拉的淡蓝色钻石“光明之山”(Koh-i-noor,原重800克拉)和182克拉的粉色钻石“光明之海”(Darya-ye Noor,原重787克拉)。

欧洲旅行家在看到孔雀王座后将之写到著作中,在欧洲引发极大的反响,“孔雀王座”直接成为“神秘东方国度的巨大财富”的象征。

但是莫卧儿帝国的统治也很快走向衰落。

1739年,建立了波斯阿夫沙尔王朝的开国皇帝纳迪尔沙阿率军攻入德里。

纳迪尔沙阿被称为“波斯的拿破仑”、“波斯之剑”,是波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皇帝。

他在1730年把阿富汗人全部逐出波斯;1730到1736年又打败入侵波斯的奥斯曼军队;

纳迪尔沙阿之所以这么能打,是因为他模仿欧式军制,编练新式战法,还引入欧洲的先进火器。

有了这种跨时代的新战法,他成功以5万人的兵力击溃了30万人的印度敌军,1739年3月22日,纳迪尔沙阿的军队进入了德里并开始了大规模地烧杀抢掠。

图注:攻入德里的纳迪尔沙阿

莫卧儿帝国积累几百年的财富被洗劫一空,莫卧儿皇帝的孔雀王座连通王座上和“光明之山”、“光明之海”、“沙阿”等钻石财宝也再次换了主人。

而“光明之山”的名字也正是来自于纳迪尔沙阿。

据说纳迪尔沙阿看到孔雀王座上的大钻石时,用波斯语赞叹:”果然是光的山峰啊!”于是Kohinoor这个名字就流传了下来,在波斯和乌都尔语里这个单词就是光明之山的意思。

图注:光明之山钻石

纳迪尔沙阿虽然战无不胜,但是在他的统治之下,波斯连年战争,百姓生活困苦不已。而且后期的纳迪尔沙阿极度残暴,常常大开杀戒,甚至刺瞎了亲生儿子的双眼。

在1747年夏天,纳迪尔沙阿被近臣谋杀于大帐之内。

纳迪尔沙阿死后,阿夫沙尔王朝也迅速分崩离析,他从印度抢来的财宝也被瓜分殆尽,著名的孔雀王座因为太重,而且许多人都想要,最后竟然被砸碎,镶嵌其上的宝石也被哄抢一空。

光明之山被纳迪尔沙阿的一个孙子得到,后来被迫献给了阿富汗斯坦的国父,普什图族王朝杜兰尼王朝的创建者杜兰尼。

图注:伊朗国王巴列维第三任王后法拉赫,注意看她王冠中央的钻石。

“光明之海”下落不明。

后来有人说1958年,伊朗国王巴列维结婚时,王后王冠的正中央的那颗,重60克拉的粉钻“光明之眼”就是光明之海重新切割打磨而成。

阿富汗斯坦的国父杜兰尼在得到“光明之山”后,统一了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地区,随后又四次入侵印度,虽然屡战屡胜,但是面对正面不敌就打起游击战,决不投降的锡克族人,杜兰尼也是十分头疼。

杜兰尼死后,由于未指定继承人,他的25个儿子为了争夺王位打得头破血流,其中一个孙子为了避难,就带着光明之山回到了印度。

为了求得庇护,他把光明之山献给印度锡克帝国的君主兰吉特辛格。

在外流浪了74年,先后“诅咒”了伊朗、阿富汗两个王朝后,光明之山再次回归印度。

但是锡克人也很快迎来了厄运。

吉特辛格死后,锡克人连续两任君主不是被废就是被刺杀,等吉特辛格10岁的孩子继任后,又迎来了满世界抢占殖民地的英国人。

1849年,船坚炮利的英国人击败锡克人,签署了《拉合尔最终条约》(Last Treaty of Lahore),正式吞并旁遮普地区。

英国人也顺理成章地拿到了光明之山,英国人直接在条约中写道:“名为Kohinoo的钻石系大君吉特辛格从大君苏加沙处抢夺而来,应由拉合尔的大君交给英国女王。”

1850年7月3日,在东印度公司成立250周年的纪念日,“光明之山”正式献给维多利亚女王。

当时这枚钻石重达 186 旧制克拉,底部扁平,镶嵌在一个臂环上。

英国人认为这颗钻石切工不良,没有展现出最具价值的一面。于是在1852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重新把这颗钻石切割打磨。

最后去掉一部分钻石,将其改良成为重105.60 克拉的椭圆形钻石,镶嵌在英国王冠上。

从此之后,“光明之山”就成了日不落帝国王冠的一部分。

如今,随着伊丽莎白二世的去世,印度网友再次呼吁英国人归还“光明之山”。

虽然印度教经文中说:“谁拥有它,谁就拥有整个世界,谁拥有它,谁就得承受它所带来的灾难。唯有神或一位女人拥有它,才不会承受任何惩罚。“

从这颗钻石的经历来看,它的确伴随着杀戮、争夺、厄运……有着诅咒的恶名,但是这真的要怪钻石吗?其实都是人性的贪婪在作怪。

要说英国归还抢夺的文物,那么英国要归还的不仅仅是这颗光明之山,还有数以万计的中国瑰宝,您说呢?

0 阅读:453

以史为鉴说

简介: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