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观察·睿诚研究院|
文|罗乾波
过去的这么多年来,各大城市在招才引资等方面,在对待不同阶层人力资源上,皆有所取舍。
以前,这个问题没有那么突出,2020年开始,在疫情的霜冻岁月,各行业当前复工率原为达到正常状态,虽数十余城市纷纷出台救市和复工保障等政策,但“用工荒”,依然是各个城市需要尽快有效解决的一大问题。
据澎湃新闻报道,农民工返乡人数将达到3亿,截至2月15日,已有约8000万人返乡。预计到2月底,返程将达到1.2亿人次。可以看出,目前工荒非常严重,不足以支撑各行业的规模复工。
睿诚研究院观察:在地产界,国内众多城市,政府不断推出各类扶持和抢人政策,都想把人留在自己的城市,以促进地产、制造业等行业的发展和繁荣。而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来临和深化,中国也将面临劳动力不足的局面,国外已然发生这一现象,国内已正处人力逐步严重匮乏的阶段。
最近,不同城市颁布的各类复工和救市政策文件中,就地产事宜而言,除了刺激房地产的销售、拿地、资金等方面之外,大家都或明或暗地谈到了“抢人”这一要点,因为,城以人存和立,没人的那是“鬼城”。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教育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国2017共有在校大学生人数为2695.8万,应届大学毕业生795万,普通本专科招生748.6万人,全国共有具有大学教育程度人口为1.9593亿人。在校大学生人数:2695.8万人,2018年估计差不多,也就是说,每年大约有3000万大学生进入各地市场。
在当下的抢人大战中,不同城市又有所区别,其中,因城市能级及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在抢人的思想和措辞上,也不太一样。
如京沪深等,重点招揽知识型人才,很少提农民工之类的;
二三线城市,正处于吸纳人口的关键节点,在重点关注大中专生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吸引农民工进驻的政策;
在4-5线小城市,更多的是激发农民工能留在本土或就业或创业等;
另外,对个别人口大省,如河南等地,花了大力气来引导农民工回到本地去发展不同的产业,以便将人拉回来和推动本土经济等的发展,但这些城市由于农民工数量过多,在其政策中,对不同人又做了一些差别化的对待,如前几天驻马店的政策就比较明显,在首套房购房补贴中,各类人才补助200元/平米,大中专生150元/平米,农民工100元/平米。
总而言之,各大城市,在抢人方面,皆重点争夺相对稀缺的大中专等知识类人才,而对农民工等工匠类和普工类人才不太重视。都在每年3000万人口争夺中刺刀见红,在相当于2.1%的人群中进行红海式拼杀,虽各自出台相关政策,但最后,大家都没吃饱,饿得慌,城市经济发展“营养不良”。
以前,在农民工普遍愿意积极外出务工的年代、以及人力资源充足的时候,各行业各企业,只要开工就能赚钱,农民工的价值并未怎么彰显出来。
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发展了,农村改善了,生活变好了,眼界提升了,老人增多了,农民工不太愿意出来了等,近三年来,地产业与其他行业一致遇到基中层人力不足的困惑,尤以2020年为甚。当前复工潮里的不理想人力到岗状态,除了疫情的影响之外,也有其他的原因吧!
你想招,他想去,可疫情无情,有病毒阻隔,只能隔空相望,无力回天;
你重金招贤,他大奖住学,然兄弟已老,只能回忆过去,爱莫能助;
你要我爬山涉水去打工,他要我抛家弃子去流汗,但累在荒街少人问,我心已远……
没有农民工,你家的饭锅都开不了;
没有农民工,你家的保姆都找不到;
没有农民工,你买的房子永远交不了房;
没有农民工,你所在城市将黑暗重重,灯火不明;
没有农民工,城市的美好和繁荣,也将是一句空话;
等等,等等!不胜枚举
3亿农民工,在14亿人口中达到21%的比例,必然有其举足轻重的分量,请各大城市接受这一份厚爱。
从2.1%到21%,在“2和1”这两个如此神奇的数字中,大学生和农民工,睿诚研究院认为,大家都同样重要,不需要厚此薄彼;
分工不同,各有其巨大价值!
这不仅仅为了我们房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