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预制菜:2023年餐饮界的"美味定时炸弹"!
在2023年的餐饮界,预制菜成为了一颗悄然引爆的定时炸弹。
一旦被揭露使用预制菜,餐厅就会瞬间成为众矢之的。
为了摆脱预制菜的嫌疑,众多餐厅可谓是费尽心思。
南城香高调宣称要"消灭预制菜",而费大厨辣椒炒肉则将"现炒"展示给顾客,力求证明食材新鲜。

然而,谁能预料到,2024年首个爆红顶流餐馆竟公然采用预制菜!
没错,它就是人称"东北麦当劳"的米村拌饭。
有网友亲眼目睹米村拌饭店内摆放着“速冻葱花”和“调味香菇”。
更有后厨人员爆料:“除了鸡蛋,其余全是半成品。”
进店后,服务员为你现场撕开拌饭酱的料包,一切仿佛在告诉食客:“我们用的就是预制菜!”
即便如此,米村拌饭在北京国贸CBD等核心商圈依然人气爆棚,每到中午,排队的打工人络绎不绝。
短短一年,米村拌饭的门店数便突破1000家!
是什么魔法让打工人对预制菜如此痴迷?
米村拌饭究竟有何魅力?
2
米村拌饭:东北"精致穷人"的救星,如何征服大都市的打工人?
在东北的街头巷尾,有一个快餐品牌正在风靡。
它不仅被誉为"东北麦当劳",更是许多打工人心中的"救星"。

它就是米村拌饭。
从2017年的60家门店,到2023年底的第1000家门店,米村拌饭的扩张速度可谓惊人。
这个时代,餐饮业竞争激烈,为何米村拌饭能独领风骚?
秘密武器就是稳定而出色的出品质量,以及迅速的开店速度。
2022年第一季度,米村拌饭疯狂开店459家,这速度让人咋舌。
到了2023年第三季度,再创辉煌,新开91家门店,无一家关店。
它与其他品牌不同,专攻一线大都市,目标明确。
数据显示,2023年11月,米村拌饭在一线及新一线城市的新店数量增长高达114%和170%。
要想征服北京、上海的打工人,绝非易事。
但米村拌饭做到了。
首先,选址至关重要。
米村拌饭平均客单价为31元,在大型商场内显得相当实惠。
59%的门店位于高人气餐饮店的聚集地。
在商场的三、四层,30来块钱就能饱餐一顿的米村拌饭无疑是个不错的选择。

食物的温度控制是米村拌饭的又一法宝。
"一热顶三鲜",所有中式快餐都苦恼如何保持食物热度。
而米村拌饭用滚烫的器皿盛装滋滋冒油的菜品,直接端到顾客面前。
为了突出"滚烫"这一卖点,还特意为菜品围上了"防溅挡板"。
在大都市站稳脚跟,仅靠食物的口感和温度是远远不够的。
让打工人吃得饱又不跌面,里子面子一手抓,这才是米村拌饭的真正心机。
如今,"精致穷"成为都市人的追求,而米村拌饭则凭借出色的产品策略和创新的经营模式真正掌握了这一精髓。
3
过气拌饭,“抄”成顶流
你是否曾经尝试过米村拌饭,然后惊呼:“这不是几年前爆火过的韩式石锅拌饭吗?”
没错,米村拌饭与韩式料理有着深厚的渊源,但它凭借着“朝鲜族非遗”的名号,成功地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米村拌饭的成功秘诀在于它巧妙地借鉴了前辈同行的优点,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
创始人的标准化理念和对效率的追求,让米村拌饭在菜单上做出了大胆的取舍,砍掉了难以标准化、利润低、销售量小的菜品,只留下了最受欢迎的15道菜品。
这一策略不仅没有影响营业额,反而使其增加了30%。
店面选址也是米村拌饭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经过实践,他们发现80~130平米之间的店铺最为合适,不仅效率高,而且投资小、性价比高。

除了在经营上做减法,米村拌饭还非常注重品牌形象的塑造。
他们巧妙地运用了“朝鲜族非遗”的概念,并在店内和包装上大量宣传这一信息,让食客一进店就能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氛围。
同时,他们还强调使用高端食材,如五常大米和农夫山泉,来彰显品质。
此外,米村拌饭还紧跟热点,善于利用社交媒体推广。
当魏大勋光临店铺时,他们迅速推出了“微醺四件套”,引发了新一轮的热议。
在小红书上,他们也积极推广“DIY神仙吃法”,满足了年轻人追求新鲜、个性化的需求。
米村拌饭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通过借鉴与创新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的。
虽然它的经营策略看起来没什么新意,但正是这种对市场敏锐的洞察力和灵活的执行力,让米村拌饭成为了中国快餐行业的佼佼者。
4
土味连锁,如何逆袭网红餐厅?
米村拌饭,一家充满"新中式"魅力的餐饮连锁。
凭借"朝鲜族非遗"的独特文化和"拌饭"的易复制优势,脱颖而出。
解构新中式密码:国潮魅力+中餐快餐=网红魅力。
诸如"书房+捞面"的和府捞面,"茶饮+奶茶"的茶颜悦色,皆因遵循此公式而成功。
但新中式泛滥之际,许多品牌为掩盖低性价比、产品空虚而滥用标签。
曾被热议的"陈香贵牛肉面",因30元一碗的高价和欠佳口感而饱受吐槽。
还有因质量问题跌下神坛的"新中式雪糕刺客"薛忠高。

米村拌饭,却从激烈竞争中崭露头角,疯狂扩张,成为新晋顶流!
秘诀何在?
周强,创始人如是说:"餐饮为核心,玩法与概念为辅。"
好吃,是米村拌饭的核心理念。
为满足广大食客挑剔的味蕾,米村拌饭结合传统与网红食材,推出多款热门单品。
尽管SKU不多,却涵盖多种肉类,菜品元素丰富。
他们还独辟蹊径,推出DIY吃法,满足打工族探索隐藏菜单的乐趣。
但,主打性价比的米村拌饭如何平衡标准化与口感?
这是一个挑战。
预制菜虽能提高效率,却局限了口味。
对此,周强强调死磕管理,借鉴喜家德的经验:"喜家德"为保口味,选择现包现煮而非中央厨房统一配送。
尽管会增加管理成本,但口味更胜一筹。
米村拌饭则侧重菜品调整。
每家门店直采新鲜蔬菜,确保出品质量。
主力食材如肉食、酱料等,保质期长于7天。
一旦标准化影响口感,他们会果断舍弃。
米村拌饭的成功并非偶然,他们巧妙地借鉴前人经验,趟过浑水。但最实在的,莫过于让客人吃得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