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46岁男子感染幽门螺杆菌,坚持清淡饮食2年后,情况咋样了?

三秦的备忘录 2025-03-21 18:51:08

参考资料:

[1]张海玲,李玉雪,刘欣,等.胃癌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及其与Ki67、CDX-2、p53蛋白表达的关系[J/OL].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5

[2]梁家瑞,温明赫,陈玮萱,等.益生菌及后生元对胃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改善作用[J/OL].现代食品科技,1-8[2025-03-20]

[3]徐雪梅,刘军,韩腊梅,等.某地常住居民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25

2016年,46岁的河南人李大江在深圳一家建筑工地做泥瓦工。每天他都在钢筋水泥间奔波,贴瓷砖、抹灰、砌筑从早忙到晚。累的腰酸背痛不说,最让李大江头疼的还是吃饭问题。工地食堂饭菜单调,他嫌弃没味道,三天两头便去工地附近的路边摊打牙祭,什么麻辣烫、烧饼夹肉、烧烤和炒饭等各种摊位都吃了个遍。吃厌了后李大江便会再找一片新的路边摊挨个试吃,宁愿多走两步路也不想吃重复的美食。

6月17日,中午艳阳高照。李大江在钢筋堆旁找了块阴凉地,盘腿坐下后啃着刚买的烧饼夹肉。吃到一半时,他突然打了个长长的嗝,嘴里竟泛起一股酸味,像是十几分钟前刚喝完的豆浆又倒流了回来。李大江咂吧了下嘴唇,胃里像是多了一股热气,顶得怪为难受。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肚子,皱着眉头看着手里的烧饼。虽然有些犹豫,但还是大口嚼了下去。心想可能是吃太快胃胀气的原因,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

很快一个星期过去,6月25日,忙了一天的李大江和几个工友相约去路边摊解决晚饭。很快香气扑鼻的麻辣烫便端了上来,他刚吃两口,胃里便像被浇了一盆滚烫的热水,烧得李大江连忙放下了筷子。他顿了顿神,本能地捂着肚子往后靠了靠。正当李大江思索怎么回事时,胃里突然一阵发酸,一股热流直冲喉咙,他被呛得干咳了几声。而工友们还在谈笑风生,撸串喝酒,可李大江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缓过劲后,他重新思考是不是最近辣椒吃太多的问题。但转念一想,这工地上每天的活计这么累,不吃点辣怎么熬的过去?于是便又拿起筷子大快朵颐起来。

变故发生在7月2日,夜里三点,睡梦中的李大江突然被一阵剧痛惊醒。半梦半醒之际,他发觉这股疼痛竟来自胃部。李大江蜷缩着身子,双手死死按在胃上想要缓解。但胃却自顾自地一阵阵抽痛,犹如一把刀子在来回抽查。他无奈翻了个身,结果刚一动,胃里竟开始翻江倒海,酸水更是冒出了喉咙。李大江猛地坐起,差点喷出来一口酸水。他踉跄着冲到厕所干呕,可胃里空空,呕出来的只有黄绿色的苦水,反倒喉咙被呛得火辣辣的。室友也被这番动静给弄醒了,看到李大江这副模样,连忙将他送往了医院。

了解李大江的情况后,医生迅速给他安排了胃镜检查,结果显示胃窦黏膜广泛充血、水肿,伴有散在点片状糜烂,部分区域表面覆盖白色渗出物。幽门螺杆菌C13呼气试验阳性,数值为182‰,远超40‰的阳性标准,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严重。胃酸分泌试验pH值1.5,明显偏低,说明胃酸分泌过多,长期刺激胃黏膜。血常规检查显示血红蛋白102g/L,轻度贫血,胃蛋白酶原Ⅰ/Ⅱ比值低于3.0,提示胃黏膜受损较重。结合各项指标和症状,李大江被确诊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

得知李大江的饮食习惯后,医生叹了口气道:“你之所以出现非萎缩性胃炎,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路边摊吃得太多,导致幽门螺杆菌感染,再加上你爱吃辛辣、油腻的食物,胃黏膜长期处于刺激之下,才会发展到糜烂的程度。”看到李大江一脸茫然,医生进一步补充道:“李师傅,这可不是小问题!你现在的胃炎已经很严重了。如果再不改掉这些饮食习惯,糜烂会进一步加深,出现胃溃疡或胃穿孔还算轻的,严重的话还可能招致胃癌。”

听到“胃癌”这两个字,李大江立刻就精神了,惊慌不已的他连忙向医生询问治疗措施。医生给李大江采取了“四联疗法”,药方包括质子泵抑制剂、铋剂以及两种抗生素。临走时,还特意叮嘱他按时服药,并再次强调了清淡饮食和少吃路边摊的重要性。为了防止交叉感染,还要准备一套自己独立的餐具,采取分餐制进食。

李大江郑重地点了点头,回去后便立刻按照医嘱改变了饮食习惯。不仅再也不吃路边摊,一日三餐更是清汤寡水和粗茶淡饭,而“四联疗法”的药物他也每天按时再吃。如此坚持了3个月后,去医院复查时胃炎的各项指标都降了下来,尤其幽门螺杆菌更是回归到了阴性。甚至此前胃部烧灼、反酸和疼痛的情况也基本不再发生,看着身上喜人的变化,李大江信心倍增,同时也坚定了将这些习惯一直保持下去的信念。

然而,明天和意外永远不知道哪一个会先来。2018年8月,从月初开始,李大江便总感觉胃里有股闷胀感,仿佛吞了块石头一样难受。尤其吃饭时,这股闷胀感更为明显。8月11日,这天李大江正吃着工地食堂的盒饭。还没下去一半,他便感觉撑得慌,仿佛食物卡在胃里下不去。李大江连忙站起来跳了两下,但收效甚微,只能勉强再吃下去两口。他还以为是天气太热的缘故,并没有多加重视。

然而接下来半个月,李大江的饭量越来越小,整个人都消瘦了不少,连裤腰带也松了好几格。8月28日,刚吃完晚饭,他便感觉胃里一阵剧痛,整个胃就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捏住一般。李大江大气都不敢喘,只能快速轻呼吸来转移注意力。就在揉搓腹部之时,他似乎摸到了一个发硬的肿块,轻碰一下便传来一阵钻心的疼痛。李大江连忙前往厕所,一阵噼里啪啦过后,正准备冲水时,马桶里的景象给他吓了一激灵。只见自己的大便漆黑如炭,好似一滩烂泥不成定形。李大江心中的恐惧已然达到顶点,他立即披上外套连夜赶往了医院。

详细了解完情况后,医生立刻给李大江安排了胃镜检查,结果显示胃窦部有一处3.8cm*2.5cm的不规则溃疡病变,边界模糊,底部凹陷伴坏死组织,周围黏膜明显充血水肿。腹部增强CT检查发现胃壁明显增厚,局部淋巴结肿大,最大直径1.4cm,提示可能有淋巴结转移。血液检查显示癌胚抗原(CEA)为15.6ng/mL,糖类抗原CA19-9为74.3U/mL,均高于正常值,提示肿瘤活性较高。根据各项异常数据和症状,李大江最终被确诊为胃低分化腺癌。

确诊报告犹如一道惊雷从李大江天灵盖贯穿到脚底,他久久怔在原地,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回过神来后,李大江艰难地咽了口唾沫,声音发颤地问道:“癌症怎么可能会找上我?自从两年前确诊胃炎后,我就一直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不仅再也没吃过路边摊,任何刺激性的食物更是从未碰过。为了以防万一,我甚至还把烟酒给戒了!怎么还是没能逃脱胃癌的魔爪?今天你们一定要给我一个说法!”

面对李大江的哭诉,医生也是颇感奇怪。真如李大江所言,胃炎在短短两年里是完全不可能转变为胃癌的。难道他还隐瞒了什么吗?带着疑问,医生对李大江两年来的生活、饮食和用药细节进行了全面复盘,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

医生掩面长叹道:“实在是太无知了啊,虽然你清淡饮食、戒烟戒酒、但是你却忽略了另一个重要的因素。真正让你胃炎恶化的正是你这一个饮食误区。你的饮食出了很大的问题,患有胃炎的人一定要记住了,任何情况下,这三种食物都绝对不能去碰,否则,程度再轻的胃炎都可能会迅速恶化!”

那么,李大江因为吃了哪三种食物,才导致了胃炎的加速恶化呢?

第一种:高汤和老母鸡汤

李大江以为,胃病要靠“养”,所以每天早晨,他都会喝一碗炖了几个小时的老母鸡汤,或者用骨头熬的高汤来泡饭。他觉得这样营养丰富,暖胃又好吸收。然而,这些高汤富含嘌呤,会刺激胃酸大量分泌,而李大江的胃黏膜本来就受损,这种过度的胃酸刺激会加重胃炎,甚至加快癌变进程。

医生指着李大江的胃镜报告说道:“你的胃窦部黏膜萎缩、糜烂加重,并伴有酸性反流,说明胃酸长期过度分泌,导致胃黏膜反复受损。而高汤、鸡汤、排骨汤这些嘌呤含量高的食物,会让胃酸过度分泌,让胃黏膜受损更严重,根本不是什么‘养胃’的食物。”

第二种:红薯

确诊胃炎后,李大江开始注重粗粮,想着多吃点“健康食物”调理身体。他听说红薯养胃,还能补充营养,于是隔三差五就蒸一整块红薯当早餐。而红薯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和淀粉,虽然是好食物,但它也容易在胃里产生大量气体,导致胃胀气。而李大江的胃动力本来就下降了,吃了红薯,胃排空更慢,就更容易胃胀、烧心、反酸。长时间这样,胃黏膜的修复能力会越来越差,胃病自然也会恶化。

第三种:豆腐

李大江知道自己胃不好,所以尽量不吃油腻的肉类,平时都靠豆腐补充蛋白质,觉得这样既清淡又健康。虽然豆腐的确是健康食品,但他吃得太多了。豆腐含有大量的植物蛋白,而过量摄入蛋白质,会增加胃液分泌,影响胃黏膜的修复。李大江的胃本来就受损了,如果长期摄入过多豆腐,反而会让胃炎恢复得更慢。

胃病的管理不能仅凭经验或听信偏方,而是要遵循科学的医疗建议。对于胃病患者来说,最重要的是戒除幽门螺杆菌、调整饮食结构不过度依赖某种单一食物、养成规律作息,并警惕胃病恶化的信号。只有真正做到这些,才能远离胃癌的威胁,保护胃部健康。

(注:《16年,46岁男子感染幽门螺杆菌,坚持清淡饮食2年后,情况咋样了?》人名均为化名,部分图片为网图;文章禁止转载、抄袭)

2 阅读:695
三秦的备忘录

三秦的备忘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