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起义:粟裕头部中弹

粟裕192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5月28日,粟裕到国民革命军第11军叶挺的第24师教导队实习培训。
7月11日教导队遵照叶挺的命令离开武汉,27日到达南昌市。教导队执行警卫任务,粟裕担任班长。负责保卫设在江西大旅社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及南昌起义总指挥部。
8月1日凌晨两点,因为起义消息泄露,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人指挥各路起义军近2万人,提前向驻守南昌城的国民党国民党武汉政府的第五方面军警备团和第三军、第六军、第九军各一部共约 3000 余人发起进攻。经四个多小时的激战,基本控制南昌城。
8月6日,粟裕所在的警卫队奉命出发,负责押运武器弹药向广东省东江挺进。
进军途中,粟裕他们每个人不但身背30多公斤重枪支弹药和行李,每天行军三四十公里,还要与拦截之敌作战。
天气炎热,伤病员增加,逃跑增加,部队减员。
九月初会昌战役,起义军与国民党钱大钧部激战。歼敌6000多人,自身伤亡2000余人。
粟裕带领一个班将缴获的枪支装上船,武装押送到广东东江。
1927年10月27日,国民党第32军军长钱大钧率第18师追到武平县。朱德,周士第带领的24师起义军余部,与敌激战俩小时,随后命令粟裕所在排占领武平城西门外的山坡,掩护部队向武平县西北方向转移。

战斗中,粟裕头部被一颗子弹射穿受伤。子弹从右耳头部上侧颢骨穿过,这是他第一次受伤。
当时,他觉得头部被猛的一击就倒了下来。粟裕中弹后,倒地不起。身边的战友误以为粟裕已经牺牲。等他苏醒过来,身边已空无一人。他不能离开部队,奋力站起来,又是身子一晃又倒下去了。后来几个掉队的同志发现了他,替他包扎了一下伤口,粟裕 拄着拐杖,赶上了部队。
1930年2月底,粟裕和萧克率部向赣南进军。红军在吉安富田一带和国民党军唐云山部发生了激战。战斗中,敌人使用了迫击炮对红军进行轰炸。其中一发落在粟裕身边。炮弹爆炸之后,四散的弹片击中了粟裕的头部。
当时红军的医疗条件非常落后,无法取出粟裕脑中的弹片。弹片一直留在颅内未取出。旧伤叠加新伤,造成粟裕头部终身顽疾。
南昌起义军到达粤赣边境的大余时,朱德,陈毅对起义军进行整编,800人组成一个纵队,粟裕 被提升为炮兵第五连指导员。1928年1月,粟裕参加湘南起义后到了井冈山。
1929年后,因屡立战功粟裕相继升任营长、团长、师长,红四军参谋长,红七军团参谋长等职……
南昌起义:陈赓死里逃生

陈赓南昌起义前加入中国共产党, 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特务营营长,南昌起义时任贺龙20军36团一营营长。
7月26日,陈赓随周恩来乘船秘密到达九江,次日来到南昌。
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陈赓负责起义总指挥部的保卫工作。他配合李立三,连夜在市区逮捕了一批反动分子,接管江西省银行,将银行的大笔钱财用汽车运往总指挥部参谋团。
8月3日,陈赓跟随部队向广东进发。在会昌与国民党钱大钧部迎面相撞。陈赓率领一营 发动正面攻击,迅速占领三个山头制高点,但是由于两翼包抄部队未能及时赶到,随即陷入敌人反包围之中。
陈赓决定撤退。当即亲自决定断后。他走在部队的最后面,掩护战士们撤退。战斗中他的左腿被敌人的机枪扫中。三颗子弹使膝盖,胫骨,腓骨三处被打断。失去了行动能力。
陈赓 顺着山坡滚进一水田。国民党兵来打扫战场时,走进水田,踢踢这个,踹踹那个,陈赓装死躲过一劫。三个小时后,叶挺指挥部队反攻上来打退敌人,陈赓 死里逃生……
1961年3月,年仅58岁的大将陈赓于在上海逝世。



把酒东篱
卢冬生救了陈赓,陈赓救了周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