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京城何以成为冒籍高发地?
撰文|黄大拿
司马光为北方考生代言扛出了一面叫做“公平”的大旗。
这个旗帜非常漂亮,傻子才会把它让给别人。
对中国家庭来说,本周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不是看世界杯,而是填高考志愿!
一失手,可能误终身,一失手,就是千古恨。谁让填志愿堪称一门高深的学问呢?
在填志愿的过程中,读者们有什么烦恼和吐槽,欢迎在本文后留言。有意思的留言随后可能在本号新栏目“这一周”中得到展示。
在所有高考槽点中,户籍总是最大的一个。
古人参加科举考试,户籍的重要性如何呢?
一
染血的“南北榜”
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溘然长逝。
在去世前一年,朱元璋已经是70岁的老人了,但杀气犹在,亲手主导了一场多人流血的科场大案。
当年会试,主考官录取进士52人,全部是南方人,北方举人全部落选。
这一结果引起北人不满。太祖下令彻查,但没有查出徇私舞弊行为。
北方举子又散布流言,说奉命复查的人故意把北人中不好的卷子给皇帝看。
太祖大怒,立即将复查的多个官员赐死,原主考官也被发配,同时他亲自考试,重新选拔录取了61人,均为北人。
第一次中榜的全是南人,第二次重录的又全是北人,时人谓之“南北榜”。真是一个戏剧性的结果!
《剑桥中国明代史》对此评价说:“表明了一个人长期患偏执狂后会是什么心理状态。”
在西方学者看来,这个大案无法从常情常理上获得圆满解释。
西方学者的看法当然有一定道理。明太祖的疑忌心最强,晚年更是变本加厉,乃至如西方学者所言患上偏执狂也完全在意料之中。
但是,仅仅从明太祖的心理入手还是不够的。
在传统社会,科考被称为“抡才大典”,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正因为太过重要,科考的影响会向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渗透和发散。
古代的科举,绝不止是一场用笔来回答、用分数定高下的考试而已。
“南北榜”背后,隐藏着根深蒂固的地域差别,也有基于乡土观念的利益对抗。
二
科考怎样才算公平?两个大佬杠上了
由于战乱和自然生态的恶化,自唐末以来,无论经济还是文化,南强北弱的格局就已经铸就了下来。
这种格局当然会对科考带来重大影响。
北强的时候,北方考生占了太多的名额,柳宗元在文章中愤愤不平地说,“京兆尹岁贡秀才,常与百郡相抗。”意思是在录取者中,长安一个地方的数额几乎等于其他一百个地方,未免太不公平。
时移势变,当南强北弱的格局确立以后,终于轮到北方人来呼吁公平了。
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两位大佬司马光和欧阳修之间爆发了一场大争论。
身为北方人的司马光写了一篇文章《贡院乞逐路取人状》。所谓“路”,是宋朝行政区划的名称,一路相当于后来的一省。
司马光在文章中建议,科举考试应该以“路”为单位,分配一定数量的名额,“逐路取人”。
理由呢?司马光说,假若不是按区域来录取,北方“数路之中,全无一人及第,则所遗多矣。”
在司马光看来,北方文化不发达,假若不保证每个省都有录取的名额,就可能导致北方一省全部落榜,这样不仅会遗漏人才,也有失公平。
身为南方人的欧阳修随之写了一篇文章,对司马光进行了批驳。
欧阳修观点是不能光看录取数,还得看录取率。从绝对数讲,科考中南方上榜者的确占多数,但如果看相对数,从录取率讲,南方人科考的命中率相当于“百人取一”,而北方的命中率则相当于“十人取一”,因为南方考生太多,基数庞大。
欧阳修所说的道理很好理解。甲省考生一千人,最后上榜者是一百人,乙省考生五百人,最后上榜者是八十人。哪个省更难考中?明显是甲省嘛。
既然南方考生的科考难度明显更大,现在假若还要“逐路取人”以照顾北方考生,是否合理?
司马光为北方考生代言扛出了一面叫做“公平”的大旗。
这个旗帜非常漂亮,傻子才会把它让给别人。
欧阳修疾呼:“国家取士,唯才是择”。什么是公平?欧阳修旗帜鲜明地表示:坚持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这才是最大的公平。
两位大佬相争,胜负如何?一言难尽。
既然经济、文化上的地域差别是客观存在,而且这种差别并非因某个家庭某个考生而起,不应该让他们为此承担后果,那么是否需要针对地域差别进行矫正,就是一个很难判断是非对错的问题了。
科考始终在延续,古人也一直为此而苦恼。
从总体趋势上看,正视地域差别并试图进行一些补救还是历朝历代的主流。
不过,任何以公平为旨归的救弊之道都会产生新的弊端。
为了科考中的地域公平,国家政策试图向经济文化落后地区适当倾斜, 但是又发生了新的问题:冒籍。
三
挖墙打洞也要混上个“京籍”
为了平衡地方差异,从明仁宗开始,科考实行“南北卷”制度。
按照这一制度,南方士人采用南卷进行科举,十人之中录取六个;北方士人采取北卷进行科举,十人之中录取四个。后来因为考虑到一些省份不好划分南北,在南北卷中又加进了一个中卷。
毫无疑问,“公平”是这里的关键词。
另外,古代社会乡土观念浓厚,假若选拔上来的官员都是南人或北人,朝堂议政,满屋子乡党要么都说“外婆”,要么都说“佬佬”,仿佛就剩下皇帝一个孤零零的外乡人,也势必难以容忍。
公平是个好东西,但“冒籍”又在损害公平。
何谓“冒籍”?其实很好理解。甲省科考僧多粥少,录取比例低,而乙省僧少粥多,录取比例高,如果甲省某考生能以乙省考生身份登场,岂不是意味着增加了中榜的机率?
现在读者应该恍然大悟了,这不就是高考移民吗?
就像今天的高考移民是在灰色地带一样,明朝的冒籍从理论上讲也是一种违法行为,一旦查实,也会受到革除功名、发回原籍等惩罚。
尽管如此,冒籍行为还是在不断发生,而且值得深思的是,京城,天子脚下恰恰是冒籍的高发地。
据明实录,“顺天乡试,岁多冒籍中者”。顺天即顺天府,按照明朝行政区划,是北直隶下的一个府,就是京城一带。京城科考“多冒籍中者”,终于引起了朝廷的注意。
嘉靖二十年,一个叫陈棐的官员上奏皇帝,专陈“京闱之弊”(“京闱”,就是京城的科考。)
京城的冒籍现象为什么特别严重?
陈斐分析了原因。一是顺天府分配到的名额最多;二是京城各方人士杂凑,败露的概率不高;三是在顺天府的学校里“向不限籍”,户籍管理不严,所以考生容易假冒;四是顺天府对考生资格审查也不如其他地方严格。
其实,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陈斐没敢对皇帝直说,那就是京城里的达官贵人太多了。这一点对于冒籍者来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请托成功的机会大增啊。
官员很认真地上奏,皇帝很严肃地批阅,经过这么一番煞有介事地折腾,明朝的冒籍现象是否得到了遏制?
答案是没有。
针对冒籍,嘉靖皇帝有一句名言为人们所熟知。
“普天下皆是我的秀才,何得言冒?”嘉靖的这句话颇得今人的称赞。
殊不知嘉靖说这句话的时候,更多的是一种无奈。否则很难解释针对被揭露的冒籍行为,嘉靖皇帝的惩罚有时候又会相当严厉。忽紧忽松,时而和风时而雷霆,自相矛盾的处理透露的正是一种无力感。
君临天下、人莫予毒的皇帝居然也有了一种无力感?这种无力感缘何而生?
还是前面所强调的,任何以公平为旨归的救弊之道都会产生新的弊端。当你试图消灭一种不公平的时候,新的不公平很可能已经在路上等你。
公平是个好东西,然而需要知道,当世界上只有一个人存在的时候,才会有绝对的公平。追求公平永远都有道理,但人们对因此产生的新问题甚至乌托邦处境也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从司马光、欧阳修到明太祖、明世宗(嘉靖皇帝)直至大清朝,所有人都坚信自己在追求科考公平,为此而制定的措施也不知凡几,但公平这个好东西究竟驾临了没有?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