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孩子的4种不当行为,3步法破解行为钥匙,有的放矢解决问题

敖爸聊教育 2022-01-01 23:35:38

引子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不少父母常被诸如孩子写作业拖拉、磨蹭等问题所困扰,却又苦于找不到合适的解决办法。

要想解决孩子拖延磨蹭的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孩子不当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

当一个孩子出现不当行为时,往往不是我们表面上所看到的现象,需要我们透过这种现象看到孩子隐藏的行为“密码”,然后对症下药。否则,我们的错误回应不仅没能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反而加剧了事态的发展。

孩子的每个不当行为的背后,其实都有其目的,我们只有透过表象找到孩子的行为目的,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解决问题。

01 阿德勒的“不当行为说”带给我们的教育启示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目标激发的。

在心理学上还有一个结论:孩子不会去做没有目的和回报的事情。从外在形式上来看,孩子的对抗、叛逆等行为好像是随机而已,但其实都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

阿德勒进一步提出了“不当行为说”的观点:即孩子所有的不当行为,基本上都出自于以下这四个目的:

一是寻求过度的关注;

二是寻求某种权利;

三是出于报复心理;

四是自暴自弃。

所以,孩子写作业拖拉磨蹭的外在行为表现看起来差不多,但是背后的原因和目的各不相同。我们只有看懂孩子行为背后的深层次动机,才能获取破解孩子不当行为的“密码”。

当我们找到一种方法,能够识别孩子错误行为背后的目的和想法时,我们就能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达到他们真正的目的,帮助孩子重新获得价值感和归属感,从而解决孩子的问题。

02 不同场景背后隐藏着孩子行为的真正动机

我们以孩子写作业磨蹭拖延这件事为例,先来看这四种有代表性的写作业磨蹭拖拉的场景,不同的场景背后隐藏着孩子行为的真正动机。

第一种场景:父母叫孩子写作业,孩子看起来很听话地坐到了书桌前,但小名堂特别多,一会儿说要找文具书本,一会儿说口渴要喝水,一会儿说憋不住要上厕所,总之安静不了几分钟就要折腾一番。

此时,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动机,其实就是想“刷”存在感,得到父母的关注。

第二种场景:父母叫孩子写作业,孩子却不愿意写作业,甚至还跟父母讨价还价。

此时,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动机,其实就是他们在跟父母寻求权利,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父母放弃管教的权利。

第三种场景:父母叫孩子写作业,可不管父母怎么催,孩子只是低头盯着作业本却不动笔,嘴里嘟囔着说不会做。

第四种场景:父母叫孩子写作业,孩子却非常冷淡,对父母不理不睬,完全不把父母看在眼里。

此时,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动机,可能和亲子之间曾经发生过冲突有关,孩子试图通过这种不配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报复心理。

此时,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动机,是对写作业的无能为力和学习上的自暴自弃。

我们了解孩子不当行为背后的真正动机,有助于帮助我们来破解孩子行为的“密码”。

03 “三步法”破解孩子不当行为的“密码”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这“三步法”,来破解孩子不当行为的“密码”:

第一步:情绪暂停。要点是父母不要被孩子的不当行为所激怒;

第二步:寻找密码。也就是找到孩子不当行为背后的真正目的;

第三步:对症下药。和孩子一起解决实际问题。

在上述四个场景中,同样都是父母叫孩子写作业,孩子不配合,但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是完全不一样的,不同行为背后的目的,都有相匹配的正确回应。

第一种行为目的:孩子想寻求父母的关注

父母对此正确的鼓励性回应是:通过让孩子参与一个有用的任务,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注。

1.平时多陪伴孩子;

2.建立好日常规则;

3.对孩子的近期表现进行及时回应;

4.用爱来温暖孩子。

第二种目的:孩子要求独立选择的权利

父母对此正确的鼓励性回应是:给予孩子一定范围和程度的自主选择权。

1.坚定而和善地表达想法;

2.按照约定的规则办事;

3.培养亲子之间的相互尊重;

4.给予孩子有限度的选择;

5.在设置合理的限制时,征求孩子的意见;

6.引导孩子把权利用在积极的方面。

第三种目的:自暴自弃

父母对此正确的鼓励性回应是:表达对孩子的信任。

1.不断鼓励孩子战胜眼前的困难;

2.教给孩子基本的学习技能;

3.平时多关注孩子的优点;

4.肯定孩子日常点滴的努力,重拾孩子的自信;

5.创造成功的机会;

6.以孩子的兴趣发展为基础。

第四种目的:报复心理

父母对此正确的鼓励性回应是:处理好孩子受伤的感受,同时邀请孩子一起坐下来深入沟通和交换看法。

1.避免因情绪影响而惩罚孩子;

2.对孩子反射式的倾听;

3.在情感上做出弥补;

4.鼓励孩子的长处;

5.和孩子坐在一起沟通和交换看法。

结语

父母如果在情绪激动的状态下去尝试解决孩子的问题,这只会让问题本身连同我们的亲子关系都变得更糟糕。

在遇到这种情况时,父母可以先摁下“情绪暂停键”,去情绪暂停角做一些让自己身心放松的事情,等到自己的情绪变得平和之后,再来跟孩子沟通。

当父母能够透过孩子的不当行为去发现行为背后的真实想法时,就会发现,教育孩子变得更加得心应手了,这也促使孩子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主学习中去。

0 阅读:27

敖爸聊教育

简介:专注0-15岁亲子教育,有效解决父母教育困惑和养育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