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道德经0365:民莫之令而自均。

妍春聊文化 2024-09-25 15:51:23
【前提示】几乎没有争议,可能是共识最多的这句话,蕴含着你没有想到的深意。一,民,就是人类,全人类。二,莫之令,就是莫令之。之是天地一体,不是道。也不仅是天,天空。因为下雨可不是天一个人的事。三,自均,不是全世界各个角落降水都是一般多的,而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有多有少,该多该少,都是“自然”而然的。 【视频版】 【文字版】 一天一分钟,一句道德经。今天我继续给大家分享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二章的“民莫之令而自均”这一句。 民,通常而言是指官绅和奴隶百姓之外的民,一般是自耕农,自由市民,也就是平民阶层。但这里并不是特指这一部分人而是指全体人类。 因为这里无需区分身份。 莫之令,莫令之。 自均,如自宾。自觉自愿,自然而然。老式句式之自然,自化,自朴,自富…… 一定要注意,自均,不是世界各地下雨都一般多,而是该多的地方多,该少的地方少;该多的时候多,该少的时候少。 【不充说】 民,在这里是指人类,全人类,任何人。民虚指人类全体,可不是第一次,而是老子一以贯之的用法。我们从中总结出老子道德经的重要视角。 全称。所谓全称,就是说老子代表全人类观察体验这世界,代表全人类思考发声。 并不是说所有的“民”或“人”都是全称指代。方法很简单就是词语置换游戏。 民莫之令而自均。 人莫之令而自均。 侯王莫之令而自均。 君子莫之令而自均。 圣人莫之令而自均。 百姓莫之令而自均。 换成谁都成立,但唯有民或者人,最是切合这个语境,场景。很多释老者也都领会到这一层次。在解释时往往会加强“人为的”这样的赘语。莫须有,人类的命令,人家就能,自然均匀的降雨。 第二,莫之令。之是谁?我愿意理解成“莫令之”,人类不需要命令它。 他是谁?我的理解是上一句被视为一体的“天地”。人类不需要命令天地,天地就能自然均匀的降雨。 明确施为主体,或被施为者,就是主语和宾语,是很重要的。就像我们前几天说过的“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有很多著名意见领袖,也解为“道”,还特意说明“自宾于道”。 万物本来就自宾于道,何须看“侯王”是不是能守之。也就是侯王守之,万物也是自宾于道的;侯王不守之,人家万物也是自宾于道的。 所以,自宾的对象是侯王,那些能够坚守-遵守-践行道的基本原则和核心本质。 道恒虽然无名,但可以遵行。 这就是“不言之教”。 道恒即便是不可定义,也是可以通过行不言之教,来教化人类乃至这世界的。 第三,自均。自均。是老式句式中“自”系列的重要一员。且不赘述。我想说的还是“自均”不是这世界各地各个角落降水都是一般多的。 这就是本章最后一句“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客观事实基础,也可以理解为是对“自均”的简单解释。 也就是说所谓“自均”就是因时因地,该得多少的多少,能得多少的多少。老子并不是说全世界各地下雨都是一样多的,而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还多改少,都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赤道低气压带降雨多,副热带高气压带降水少。当信风来自海洋,就会带来较多的湿润降水;当信风来自大陆深处,就会带来干燥的空气,导致大面积的干燥寒冷。 这才是自均。自然而然符合自然规律的均匀,而不是数量绝对平均。 #记录我的9月生活#​ #寻找热爱表达的你#​ #分享我的社交故事#​ #央行宣布三大重磅利好政策影响如何#​ #秋日生活打卡季#​
0 阅读:2
妍春聊文化

妍春聊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