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河北四州大乱,始于184年张角黄巾起义。
大起义失败后,不只有活动于冀州、并州之间的黑山军,继续起义反抗东汉王朝。
另有个叫张纯的幽州失意官僚,利用黄巾义军残部,与东胡乌桓外族势力勾结,在187年又爆发了一次大规模叛乱,祸及幽、冀、青、徐四州,到189年才被公孙瓒等所平定。
(公孙瓒及其白马义从)
平叛过程中,公孙瓒与乌桓之间发生了多场可歌可泣的激战,直到195年公孙瓒退保易京,双方一直战争不断。
他视北方外族如仇敌,主张采取强硬手段消灭乌桓。
张纯扰乱四州张角兄弟的家乡冀州巨鹿郡,是黄巾军的根据地。
(皇甫)嵩复与钜鹿太守冯翊郭典攻(张)角弟(张)宝于下曲阳,又斩之。首获十余万人,筑京观于城南。--《后汉书·皇甫嵩朱俊列传》
京观,就是将尸首堆积成山,用土封填,是古人炫耀武功的一种方式。
184年十一月,皇甫嵩与巨鹿太守郭典,攻破黄巾军最后的据点巨鹿郡北部的下曲阳城,斩首十多万人,在城南筑成京观。
(皇甫嵩平息黄巾起义)
这是皇甫嵩对战绩的炫耀,更是对剩余太平道信众的一种威慑。
然而,信仰从来都不是恐怖手段所能吓倒的,由于皇甫嵩被朝廷留任冀州牧,黄巾余众四散逃出冀州,将起义的火种撒播到了周边各州。
185-187年,自边章、韩遂入寇三辅,凉州便与朝廷处于战争状态。
由于当时被塞北的乌桓,对东汉王朝是半服从状态,车骑将军张温调派幽州乌桓突骑三千,准备发往征讨凉州叛军。
幽州渔阳郡人张纯,曾做过冀州中山相,就想谋这个升官发财的好差事,做这支精锐突骑的统帅,但张温没有答应。
统领之职落到了,时为幽州广阳郡治所蓟县令的公孙瓒手中。
于是,张纯对朝廷产生了很大的不满。
(《后汉孝灵皇帝纪下卷第二十五》)
(乌桓突骑)
哪知各地乌桓突骑到蓟县集结后,遭到了朝廷克扣粮饷,大多数叛逃回了原地,故公孙瓒未能出行。(《后汉书·刘虞公孙瓒陶谦列传》)
蓟县,位于现在的天津市蓟州区。
时为187年,张纯看到了黄巾和乌桓人的怨气可用,便找到同郡曾做过泰山太守的张举,谋定与丘力居等乌桓首领联合,于蓟县起兵。
(张纯张举)遂共率乌桓作乱,故人喜悦归(张)纯,日十余万。--《后汉孝灵皇帝纪下卷第二十五》
由于张纯看准了时机,人们争相归附,应者云集。
他们先攻打蓟县,焚烧城郭、掳掠百姓,再一路往东,先后杀害护乌桓校尉公綦稠、右北平太守刘政、辽东太守阳终等,摧毁了汉渔阳以东的行政机构,已聚集到十多万人马,屯驻在辽西郡肥如县。
肥如城,位于现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北。
(张纯转移到肥如的态势)
当时支持张举的辽西乌桓大人丘力居的大本营在柳城,有部众五千多户;辽东属国乌桓大人、峭王苏仆延,又被翻译成速仆丸,有部众一千多户;右北平乌桓大人、汗鲁王乌延,有部众八百多户。(《三国志·乌丸鲜卑东夷传》)
从该传接后“三王部”的行文来看,支持张纯的“三郡乌丸”当为辽西郡、右北平郡、辽东属国三郡国的乌桓势力。
故,乌延当也与张纯有所勾结。
另有辽东属国乌桓贪至王等部,也参与了反叛。
张纯到肥如后,背倚支持他们的乌桓势力,扶立张举称“天子”,自称“弥天将军安定王”,并传檄州郡,说张举将取代汉朝,让汉灵帝退位,派公卿来迎张举。(《后汉书·刘虞公孙瓒陶谦列传》)
可见,张纯军从蓟县到肥如,是一场有意图明确的战略转移,要背倚东北,与汉廷争天下。
但汉朝廷此时还是有实力的,对收拾张纯之众还是有信心的,所以将其转移定义为逃亡。
因而公孙瓒在张纯转移过程中的追击之功,具有政治价值,直接从俸禄六百石的县令,升迁为二千石的骑都尉。(《后汉书·刘虞公孙瓒陶谦列传》)
这位母亲出身卑贱之子,自身实现了层级跨越,迈入了可以被委任独当一面的门槛。
张纯这边,传檄收效甚微,哪就用拳头说话。
(张纯之乱规模巨大)
(张)纯又使乌桓峭王(苏仆延)等步骑五万,入青冀二州,攻破清河、平原,杀害吏民。--《后汉书·刘虞公孙瓒陶谦列传》
清河国在冀州南部,平原郡在冀州之南的青州,苏仆延等汉胡大军从幽州南下,残掠的自然不只这两郡国。
张纯复与畔胡丘力居等寇渔阳、河闲(间)、勃海,入平原,多所杀略。--《后汉书·刘虞公孙瓒陶谦列传》
结合这条记载,张纯的出兵路线就出来了,从辽西肥如往西,经右北平郡,攻入幽州的渔阳郡,然后南下,自北向南寇掠冀州的河间国、勃海郡、清河国,再进入青州的平原郡。
但其影响力还不止于此。
(张纯之乱影响范围)
中山太守张纯叛入丘力居众中,自号弥天安定王,为三郡乌丸(乌桓)元帅,寇略青、徐、幽、冀四州,杀略吏民。--《三国志·乌丸鲜卑东夷传》
在青州南边的徐州,也受到了张纯之乱的影响。
张纯起兵,能“日十余万”,不用说,必然是利用了黄巾余党,才会得到汉人的如此拥护。
在车骑将军张温身边为司马,参与讨伐凉州边章的陶谦,188年被外任为徐州刺史,借助臧霸等讨伐琅琊国的黄巾军。
这徐州黄巾,和闹得沸沸扬扬的青州黄巾,当正是187年响应的张纯势力的黄巾同党,故才有张纯四州之乱。
上面我们介绍清楚了张纯这个狠角色,下面才好烘托出公孙瓒的牛逼。
(公孙瓒)
征讨张纯,大战乌桓188年,朝廷开始大规模平定张纯之乱。
(188年)九月,南(匈奴)单于叛,与白波贼寇河东。遣中郎将孟益率骑都尉公孙瓒讨渔阳贼张纯等。--《后汉书·孝灵帝纪》
先是任刘虞为幽州牧,发并州南匈奴兵为刘虞征讨张纯,不料南匈奴内乱,反倒与白波军一起攻打河东。(《后汉书·南匈奴列传》)
于是朝廷又派出中郎将孟益出兵平定张纯。
由于张纯叛军分布在幽、冀、青州,适合采取分割多路清剿战略。骑都尉公孙瓒得到了机会,负责“直捣黄龙”,直接攻打叛军幽州大本营。
张纯、张举的肥如丢失,退到辽东属国。
188年十一月(《后汉书·孝灵帝纪》),公孙瓒追击到辽东属国,与张纯等胡汉联军大战于石门山,一战成名。
张纯、张举大败,抛弃妻儿逃到塞外,丢下的男女之众,全都成了公孙瓒的战利品。
(《后汉书·刘虞公孙瓒陶谦列传》)
(石门大战)
辽东属国的乌桓贪至王一支,举部落向公孙瓒投降。(《三国志·公孙瓒传》)
公孙瓒善使一柄两刃矛,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双尖枪,近战本领高强,很是彪悍。
于是深入塞北燕山之中,继续追击张纯。
(公孙)瓒深入无继,反为丘力居等所围于辽西管子城,二百余日,粮尽食马,马尽煮弩楯,力战不敌,乃与士卒辞诀,各分散还。时多雨雪,队坑死者十五六,虏(丘力居等)亦剑困,远走柳城。--《后汉书·刘虞公孙瓒陶谦列传》
但也因此失去了后方粮草补给及增援,反被丘力居等困在了辽西管子城。
一困就是两百多天,大半年,粮食吃光了就杀掉战马充饥,战马吃光了就煮食弓弩盾牌上的皮革。
与胡人作战,没了战马、弓弩还怎么打!
悲壮的一幕出现了。
雨雪中,公孙瓒与将士诀别,让大家化整为零,各自逃命回国。
还好乌桓人也疲惫了,返回了柳城没再追击。
(公孙瓒军杀战马充饥)
燕山“多雨雪”的天气,还不大雪,又从188年十一月的石门之战往后二百多天,说明当时是189年的秋天。
想一想,汉军将士们没马,步行在大山泥泞的雪雨里,又冻又饿,是多么惨烈的场景。
烈士们一个接一个地,倒在了燕山的雪地泥泞中,十分之五六的人都没能回到故乡。
刘虞对外族的镇抚招降政策,在前期与公孙瓒的铁血,起到了相辅相成的好作用,峭王苏扑延受到了拉拢。189年三月(《后汉书·孝灵帝纪》),张纯被门客王政所杀,将首级送到了蓟县刘虞处。
大功告成,189年四月(《后汉书·孝灵帝纪》)灵帝拜刘虞太尉,封容丘侯。
公孙瓒九死一生回到蓟县时,已是189年秋冬,也以被功升为降虏校尉,《三国志·公孙瓒传》说是更高的中郎将,封都亭侯,并再次兼任辽东属国长史,受刘虞节度。
(《后汉书·刘虞公孙瓒陶谦列传》)
(回归的公孙瓒升职东山再起)
刘虞的战略收缩公孙瓒、刘虞的事迹,《后汉书》记载更详细有条理,《三国志》相较叙述很是笼统,往往是把跨越时间较长的多件事合在一起,只写了个后面的结果,没有过程记载。
所以上面引,多出自《后汉书》。
但下面这条记载,《后汉书》却貌似没有。
丘力居等闻(刘)虞至,喜,各遣译自归。(公孙)瓒害(刘)虞有功,乃阴使人徼杀胡使。胡(人)知其情,间行诣(刘)虞。(刘)虞上(书)罢诸屯兵,但留(公孙)瓒将步骑万人屯右北平。--《三国志·公孙瓒传》
公孙瓒和刘虞对外族的态度,截然相反,逐渐矛盾就出来了。
张纯已灭,丘力居等胡人,在公孙瓒的铁血打击之下,很是头痛,见刘虞采取招抚政策,自然高兴,就各自派使者希望归顺。
但公孙瓒不愿意功劳都让刘虞得了,就暗地里派人截杀胡人使者,胡人只得绕道拜见刘虞。
(刘虞主张招抚胡人)
刘虞得知情况后,就上书朝廷在幽州采取了削兵政策,边军野战军团只留下公孙瓒率步骑万人,屯驻在右北平郡。
根据不久后的190年,公孙瓒于冀州勃海郡东光南大破黄巾军来看,190年其屯驻在右北平,是靠谱的。
毕竟如果远在辽东属国,公孙瓒自190年后参与中原争霸,可能性不大。
不过,我们仔细看《后汉书》,屯右北平的事,也是有记载的。
(公孙瓒)复兼领属国长史。职统戎马,连接边寇。每闻有警,(公孙)瓒辄厉色愤怒,如赴仇敌,望尘奔逐,或继之以夜战。虏识(公孙)瓒声,惮其勇,莫敢抗犯。--《后汉书·刘虞公孙瓒陶谦列传》
东汉正常的边疆属国长官叫“属国都尉”,而不是“属国长史”。(《后汉书·百官五》)
我们再注意看“职统戎马”几个字。
公孙瓒作为俸禄二千石的高官,往下兼任辽东属国六百石的长史之职,不可能让他去辽东属国就职,还只是让他分管当地军权,而不给予政务权限。
(公孙瓒驻右北平防御范围)
这就说明,公孙瓒是以兼辽东属国长史之职,带领一万边军屯驻右北平郡,负责保卫右北平、辽东属国一带边境,并不干预两郡国的政务。
熟悉明史的朋友,都知道辽西走廊的独特地形,及其战略价值。
辽西走廊,就是夹在燕山和渤海之间的一条狭长细道,像一根扁担,当时关内一头挑着右北平郡,关外一头挑着辽东属国。
(辽西走廊地形)
每逢中原王朝强大时,就往关外一头发展;孱弱时,就收缩到关内。
现在刘虞不但削减边境兵力,还收缩防守到了关内一头。
得亏公孙瓒骁勇,一直压制着北方胡人。
公孙瓒保境安宁公孙瓒有支几十人的特种兵,全骑白马,每战排列在他左右两边,称为“白马义从”。
每当有外族入侵,公孙瓒都非常愤慨,如同剿杀仇敌一般,恨不得将其追杀尽,深更半夜都不罢休。
所以胡人都害怕公孙瓒的悍勇,不敢轻易进犯。
乌桓人都相互转告,躲着点“白马长史”。他们把公孙瓒画成像作箭靶,骑马驰射中者,大家都高呼万岁,以自嗨。(《后汉书·刘虞公孙瓒陶谦列传》)
刘虞虽然采取边境收缩战略,到190年天下大乱,诸侯争霸初期都只有一两郡的弱小时期,公孙瓒以一己之力,始终将东北胡人阻挡在关外,没给他们趁火打劫的机会。
后来的袁绍、曹操都已强大到一定规模,乌桓人再无机会,更是迎来了散落的下场。
总结张纯是个很有眼光和手段的钻营者,勾结乌桓,给东汉王朝的北方带来了很大的灾难。
公孙瓒视外族如仇敌,是个能硬碰硬的铁血汉子。
他与乌桓的战争,让我们看到了汉唐雄风。
就这一点,令人肃然起敬。
也因继黄巾起义之后的张纯之乱,公孙瓒与刘虞的路线矛盾,以及“搅屎棍”袁绍的加入,河北四州再次开启了混乱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