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100天养成一个“微习惯”

职业生涯规划师王静 2024-08-07 08:39:03

从去年开始,我开始了一项「100天微习惯养成」计划。

比如用 100 天养成写作习惯,连续100 天每天运动10分钟,连续 100 天每天断舍一件物品。

100天微习惯养成,给我的生活带来很大变化,也带来很多新的思考和收获。

如果我们可以用100天养成一个好习惯,一年365天,我们能至少养成三个好习惯,而且是受益终身的习惯。

你可能会说:100 天呐!

说的那么简单,21 天我都坚持不下来。

的确,我也有过很多类似的失败尝试。

总结原因,要么目标定的不合理,要么就是方法不适合自己。

你可以尝试从更小、更简单的目标入手。

一个朋友跟我分享他跑步的习惯。

他说之前发现自己很难坚持每天早晨起来跑步。

不是因为“今天身体太疲惫了,休息一天;”就是因为“今天下雨了,休息一天”。

后来他看了我的分享,开始变换策略,决定从更简单的方法入手。

他决定“每天早晨起来,穿上运动服去外面走走,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也就是说,不再把“每天早晨跑步”当做目标,只要每天早晨出门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就好。

这样一来,即便早晨仍然很困或者感觉身体有点疲惫,也能够坚持起床到户外站一站。

看看清晨的太阳,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

而一旦走出大门,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既然都出来了,不如跑跑步吧”的想法。

结果他就这样坚持下来。

所以,养成习惯的关键是--目的定的小一点。

如果你之前没有阅读的习惯,就不要上来给自己定每天读1小时的目标,那是很难做到的。

正确的做法是每天从看一页开始,愿意看就多看几页,不愿意看就看一页两页。

先养成翻开书的习惯,再进一步谈读多少。

先养成,再强化。

再比如之前我在文章里分享过「日舍一物」的习惯,有伙伴留言说这个方法好。

其实日舍一物是我真正意义上开始的第一个微习惯。

我喜欢购物,数量级那种,又不舍得扔,家里越堆越多,又总渴望能一起清理掉。

做得到吗?试了几次,做不到。

然后我就躺平了,一次扔不了 100 件,那我每天扔一件总可以吧?

我算了一下,一天舍一件东西,一年是365件。

我平均一天大概是三件左右,大小都算,一个矿泉水瓶,一个化妆品瓶,一双旧袜子,一件衣服,都算。这样一年大概1000多件物品。

从总量上来说,清理的不算多,但起码不会让家里越来越多。

而且日舍一物都发生在不经意间,厨房做饭的时候看见不要的瓶瓶罐罐,在某个抽屉找东西的时候发现不需要的物品,习惯养成之后就不用刻意去做这件事了,随手就清理了。

每天都坚持清理一点点,对购物也起到一个一定的影响作用。

因为你每天都在往外清,再进来东西呢,你会下意识的过一下脑子:这个东西着不着急用?当下需不需要?

如果不是特别急需的东西就暂时不买,少进多出,或者一进一出,保持一个比较平衡的状态。

为什么是100天?不是21天?不是60天?或者其他?

杨晓霞在《自律100天》里提到习惯培养的5个时间段:

1第一阶段:反抗期(大约1-7天)

这时你的身体抗拒改变,容易三分钟热度。比如,我开始写作的第一周,基本是硬写,硬憋,很难受。

2第二阶段:不稳定期(大约8-21天)

这时你慢慢接受这个习惯,但还是不够稳定,容易受突发情况影响。

3 第三个阶段:倦怠期(大约22-30天)

这个时候你会因为看不到短期反馈而倦怠。比如,我写了一个月时,还是为了完成打卡而写作,写作时间也不固定。

4 第四个阶段:适应期(大约30-60天)

这个阶段,你的身体已经适应新的做法,这个时候,习惯初步形成了。

5 第五个阶段:认同期(大约60-100天)

这个阶段,你会赋予这件事意义,开始体会到,能开始享受这件事的乐趣。

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起码要在60天之后,你才有可能开始享受这件事,开始不再是为了打卡,为了完成任务去做这件事。

习惯养成,是一个无法快速得到成效的事情。

不妄想一步登天,也不因为一时的无效而放弃。

来日方长,你每天努力一点,自然就会有大不同。

0 阅读:0
职业生涯规划师王静

职业生涯规划师王静

职业规划,自我提升